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

 我来答
史论纵横
优质答主

2020-09-19 · 历史领域创作者
个人认证用户
史论纵横
采纳数:12 获赞数:37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西汉景帝时期爆发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诸侯国叛乱的事件,史称“七国之乱”。而叛乱的诸侯国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

叛乱的诸侯国来势汹汹,景帝胆怯了,在明知道应叛军要求诛杀晁错可能并不会让叛军退兵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将晁错杀掉。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度为七国之乱埋下伏笔

七国之乱的爆发,是西汉王朝初期中央与地方矛盾的一次爆发,这其实与当时的“郡国并行制”有很大的关系,秦朝建立郡县制后,实际上并没有彻底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后来的反秦起义过程中,郡县制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刘邦建立汉朝时,吸取秦朝时期郡县制的经验,在推行郡县制的时候,也分封了一些诸侯国,相互进行牵制。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为了壮大势力、收拢人心,封了许多将领为异姓王,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这些势力强大的异姓王十分忌惮,所以选择将其除掉。

与此同时,刘邦觉得自己已经是九五至尊,应该让自己的亲戚也沾点光,同时也可以达到“以亲制疏”的目的,所以将他的同族人大封为王,地位比列侯还要高一等。

通过刘氏宗亲,刘邦最后铲除了所有异诸侯王,并且定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就导致,刘氏宗亲的势力急剧增加,最后甚至威胁到中央的权利。

这些同族人封王后,有自己的封国,在封国内,一切以他们的意愿为大,他们就等同于君王。这也就是“郡国并行制”的由来。

这种制度的确是让刘家子孙都受到了荫庇,但是也导致了许多隐患。分封国中的自由度太大,而且还可以自主掌握军权和财权,久而久之,这些分封王便不愿意受管制了,他们开始形成了一种分裂之势,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

所以统治者就开始着手削藩,这也使得两方的矛盾愈加激化,为七国之乱的爆发埋下隐患。

七国之乱的爆发与晁错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刘邦去世后,又经过吕氏篡权,导致西汉初期的政治生态极为混乱,等到汉景帝刘启登基之时,藩王与朝廷的矛盾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七国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吴王刘濞牵头导致的,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兄长刘仲的儿子,在刘邦起事的时候,建立了一定的功劳,后来刘邦封其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在西汉初期实力一直非常大。

汉文帝时期,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宫朝见皇帝,并且经常与刘启一块玩耍,结果在一次下棋时,吴王太子对刘启的态度十分不恭敬,刘启大怒,竟然拿棋盘生生砸死了他。

吴王刘濞痛失爱子,对朝廷的不满愈发严重,从此称病不上朝,连对天子的基本礼节也不遵守了。

汉文帝觉得吴王痛失爱子,所以身体抱恙,再加上是太子刘启的过错,心中有愧,一开始对吴王的态度十分包容。可是过了许久,吴王还是如此,而且经过调查,吴王好好的,并没有生病,朝廷就扣押下了吴王的使臣,借此警告吴王。

吴王心中十分惶恐不安,于是就起了反叛的念头。

汉景帝继位后,藩王的态度已经十分嚣张了,严重威胁到了朝廷。于是景帝与御史大夫晁错开始谋划削藩。

晁错上书陈述诸侯过错,请求将诸侯的封地削减。景帝开始逐渐寻找藩王的过错,削减他们的封地。

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六个县的封地;楚王刘戊服丧时淫乱,削减其东海郡。

此类种种,都让藩王们非常不安。于是与朝廷素有旧怨的吴王刘濞连同赵王刘遂、楚王刘戊、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招兵买马,公开叛乱。

又与匈奴、东越的人勾结,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向西进军,因为声势浩大,前后参与的诸侯国多达七个,因此被称为“七国之乱”。

晁错在这个事件中,起到的不是根本性的作用,只是触发七国之乱的直接性原因。

汉景帝明知诛杀晁错无用,为何要杀他呢?

由于西汉初期,地方诸侯国势力雄厚,因此在七国之乱起初进展十分顺利,势头十分迅猛,景帝知道后,有些不安,与大臣商量对策。

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但是大臣袁盎却建议景帝满足叛军的借口杀了晁错,这样叛军就没有借口继续发兵了。袁盎曾经做过吴国的丞相,所提议的建议自然是对吴国有利。

但景帝思考之后,却听从了袁盎这个建议,将晁错腰斩于东市。但此举并没有让叛军停下脚步,反而是觉得朝廷软弱可欺,更加张狂了。

这才让景帝坚定了武力镇压叛乱的决心,派遣了大将周亚夫镇压叛乱,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将这场叛乱平息。

其实景帝应该能够料到,就算杀了晁错也不能平息这场叛乱,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景帝选择杀了晁错其实是一种政治赌博,如果七国退兵,那就算是赌赢了,但显而易见,他赌输了。

但是就算他赌输了,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这也为景帝争取了一些调兵遣将的时间。

从根本上来说,七国之乱的爆发还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杀晁错实际上可以告诉更多的诸侯国,中央没有削藩的意愿,使得没有参与叛乱的诸侯国不要加入进来。

这也让诸侯国的出兵没有了立场,因为叛军打出的的名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现如今晁错已死,叛军仍然不退兵,这在道义上就是站不住脚的。

同时还可以让朝中主和派的大臣们认清现实,就算是杀了晁错,也不能让叛军退兵,只能靠武力解决,为后来自己对叛军的镇压省去不少口舌。

这样来看,汉景帝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只死晁错一个人,但却能带来诸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汉景帝看的清楚、算的明白,自然选择牺牲晁错了,虽然晁错曾经是汉景帝的恩师,但对于景帝来说他也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对于帝王而言,没有什么恩情可讲,只有服从政治利益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静静123456145
2020-09-19 · TA获得超过4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7万
展开全部

一、我认为汉景帝诛杀晁错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他想借着这件事来评定其他七国的叛乱,也想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最后虽然是杀了晁错但是也没有阻止了七国之乱。

二、汉景帝杀害恩师晁错也是受了袁盎等人的怂恿。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取代晁错的地位,方便他们日后在朝廷里成为能够更有权势的人,所以袁盎一再的怂恿汉景帝伤害晁错,除此之说白了只是他的一颗棋子罢了。

、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吴王刘濞一直都有叛乱之心。因为在汉景帝小的时候伤害了刘濞的儿子,而刘濞怀恨在心在那时候就有叛乱之心,只是时机不成熟,其实汉景帝已经想到了即便是杀害了晁错也不能平息这场战乱,可是他还是想赌一把,事实证明他错了,就算是他错了,也起了一定的好的作用,这件事也帮汉景帝争取了调兵的时间。

四、在那种紧急的情况之下,看景地还是选择了杀害晁错,这就是当时社会中出现的政治赌博,错杀晁错其实是要告诉更多的人,都不要有叛乱的心,这件事同时还让朝中的大臣们认清楚了,一个事实是即便是杀错了晁错,叛军也不退兵,在道德上是说不下去的汉景帝是如此的会看,而且也看得明白而晁错说白了只是他的一颗棋子罢了。

汉景帝还真的是会打小算盘。错杀晁错一人就带来了那么多的好处,对于帝王来说只有政治利益并没有什么亲情可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白自我
2019-12-06 · 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7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万
展开全部

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度为七国之乱埋下伏笔,七国动乱的爆发是西汉初年中央与地方矛盾的爆发。事实上,它与当时的“郡县平行制”有很大关系。秦朝郡县制建立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在后来的反秦起义中,郡县制的作用很小。

刘邦在汉代建立时,吸收了秦代郡县制的经验,在推行郡县制的过程中,还封封了一些诸侯国,互相制约。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赢得民心,刘邦任命了许多将领为异族国王。汉朝建立后,刘邦非常害怕这些强大的外来国王,所以他选择消灭他们。

同时,刘邦觉得自己是“九五”规划中的至高无上者,所以他应该让自己的亲人有一些亮色,同时,他也可以达到“控制亲属隔阂”的目的。因此,他使他的人民代表大会同僚为王,比侯爵地位更高。

通过刘邦的血统,刘邦最终消灭了所有不同的王子,并确定那些不是刘邦而是国王的人将受到全世界的攻击。这导致刘氏宗族的势力急剧增加,甚至威胁到中央政府的权利。这些同种族的人建立了一个女王和他们自己的王国。在他们自己的王国里,如果他们的意志伟大,他们就等于国王。

这种制度确实让刘家后人得到了庇护,也带来了许多隐患。分封状态下的自由度太大,也能独立控制军权和财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分封国王不愿意被控制。他们开始形成分裂的趋势,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干物女360
2019-10-06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9.2万
展开全部
不过是为了向吴王表示出此次削藩行为与自己无关,是听信了晁错之言七国联合对抗他,但是七国起兵理由是诛杀晁错,为了让对方没有起兵的理由索性杀了晁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阳光的tb1122
2019-10-06 · 贡献了超过467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67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0.2万
展开全部
七国联合对抗他,但是七国起兵理由是诛杀晁错,为了让对方没有起兵的理由索性杀了晁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