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主要讲了什么?
2019-02-01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多卷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认为是“我们时代最高水平,最优美的作品之一”,高尔基称它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作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里,在德、法、意等西欧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上,塑造了一个贝多芬式的平民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再现了他为追求纯真的艺术与“和谐”的生活理想而奋斗的一生,展示了十月革命前一代有头脑、善思考、不懈追求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思想蕴涵十分丰富,它的主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归结起来,大致有3层:第1层,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揭示十月革命前西欧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反抗-幻灭的心灵历程,讴歌他们孤军反抗不合理世界的“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义精神;第2层,通过主人公的生活遭际,反映当时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国家的黑暗现实,抨击依赖于金钱与权势的虚伪、堕落的艺术,倡导真诚的能净化道德的艺术,以此创造健全的文明;第3层,主人公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是反对西欧各民族间的仇恨和战争,企图以“博爱”作为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团结的纽带。
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他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
克利斯朵夫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在艺术观上,舅舅教导他创作要发自心声要真诚的影响明显占上风;而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则得之于祖父的教诲。
克利斯朵夫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极其丰富而敏感。由于家庭贫困和社会地位低下,他从小就饱尝了人间不公。在少年时期,他与一个贵族小姐弥娜纯洁的初恋因门第悬殊而告吹。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与独立,他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冲撞。克利斯朵夫第一次与社会的公开冲突发生在他的祖国。他敏锐地发现了德国艺术的虚伪和鄙俗,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对其进行了尽情的嘲笑和批评。为此,他遭到了围攻,被当作国民公敌对待,连他的台柱子——宫廷也同他决裂了,他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面对一系列的厄运,他毫不服输,对责备他的亲王说;“我不是你的奴隶,我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在德国,他的叛逆性格已初露锋芒。到法国后,他对不健全的文明的反抗更是锋芒毕露了。由于他在一次郊游时打死了一个侮辱村姑的普鲁士军官,他不得不亡命法国。曾以大革命震撼过世界的法兰西,一直是他向往的理想王国和自由艺术的圣地,但冷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尽管这位青年音乐家的名声早已传到了法国,但他的才华无人赏识,只得靠教授钢琴和改写乐谱来维持生计。尤其使他失望的是,他发现巴黎的文艺界简直像个杂耍市场。那里口头上高喊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为金钱而艺术,在艺术繁荣的表面下掩盖着普遍颓废堕落的景象,“到处弥漫着精神卖淫的风气”。克利斯朵夫不仅不愿入乡随俗、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来换取名誉地位,反而不顾自己客居的地位,对法国的艺术界、文学界乃至整个法国社会进行了无所顾忌的抨击。
这样,他得罪了一大批艺术界的权贵和政客,遭到了比在祖国更惨的命运:出版商不肯出版他的作品,音乐会上不予演奏,文艺沙龙对他闭门不纳,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对他大肆讨伐,甚至断绝了他的生计。他在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挣扎,要不是同公寓一位好心的女仆搭救了他,他几乎成了异国的亡魂。面对这一切挫折,他比以前更执拗,更顽强。他轻蔑地对一个艺术权威说:“好吧,你批判我吧,我也批判你,100年之后,看你投降不投降!”
克利斯朵夫对现实的否定是与他对未来的理想联结在一起的。他之所以奋斗,是希望通过真诚的艺术力量和天才的个人力量来改变现状,重建欧洲健康文明。
克利斯朵夫的个人英雄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法国生活的运期,在奥里维的带动下,他意识到“唯有跟别人息息相通的艺术才是有生命的艺术……连贝多芬也得照顾到大众”,因此,“他不再希望音乐只是一种独白,只是自己的语言”,而要使自己的音乐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他开始走出艺术的象牙之塔,到民间去,到工人区去,与工人交朋友,他还想办一所平民音乐学校。虽然他对工人的思想和斗争并不理解,也不赞同,但他与工人们相处得很融洽。在工人的五一示威游行时,尽管他是无意中卷入的,但他毫不退却,高唱着自己编的革命歌曲,同工人们一起同前来镇压的反动军警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知识分子“秀才”们对社会的反抗,理想青年的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反抗,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奋斗无望后的克利斯朵夫认为解决如此严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是艺术,唯一思想武器是“爱”。他追求的真诚的艺术是超阶级的“纯艺术”,不为党派之争服务的艺术,这种艺术是超乎一切社会斗争之上的精神力量。音乐艺术能减轻人间的苦难,净化人们的灵魂,实现世界归于“和谐”的理想。这种认识基于其博爱主义,他的博爱主义最终使他走向妥协。他晚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下一代中传播爱的种子,把奥里维的儿子和葛拉齐娅的女儿结合成美满的一对。
在创作上,他潜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他的艺术境界变得清明恬静,完全失去了往昔的战斗气息,“当年的作品像春天的雷雨”,“现在的作品却像夏日的白云,积雪的山峰”。就这样,克利斯朵夫在他所追求的心灵的和谐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克利斯朵夫是一位贝多芬式的英雄。这不仅指他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更主要是两人在思想气质上非常想象,贝多芬那唐突鬼神、蔑视天地的反抗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再现。萧伯纳称赞贝多芬具有“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用这句话来概括青年克利斯朵夫是十分恰切的。他在同旧的精神世界作斗争时那种嫉恶如仇、奋不顾身的搏击行为确实充满了英雄气概。但是,他和贝多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后者的一生贯串了法国大革命的资产阶级英雄时代,而前者生活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间整整隔着一个世纪。克利斯朵夫仍打着资产阶级反封建时代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以“纯艺术”为武器,单枪匹马地向旧世界冲杀过去,必然遭致挫折和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过是一个20世纪的堂吉诃德罢了。
克利斯朵夫思想上的落伍与作者早期思想上的局限有直接关系。罗兰的人道主义与托尔斯泰的基督教人道主义颇为相似,他一方面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不健全,另一方面又倡导以博爱、人道来改造社会。
克利斯朵夫由一个嫉恶如仇、顽强反抗的艺术界的斗士变成一个隐忍恬退的旧世界的妥协者,表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代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悲剧。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独树一帜的作品。
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于一体,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罗兰在作品“原序”中声明:它“不以故事为程序而以感情为程序”。的确,作者很少像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大师那样用许多具体的细节去描绘主人公的外部特征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是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穿插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种艺术手段,去表现主人公丰富而又奔腾的内心世界,展示他生命的流程,即一生精神探索的曲折历程。
总的看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同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理性的思考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是具体可感的,不像意识流小说那样捉摸不定。如作品第一册中,作者将一场倾盆大雨及雨过天晴后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正处于青春期的骚乱与困惑之中的克利斯朵夫的心理感受交融在一起,暗示了他在肉体上和心灵上也经历了一番暴风雨的洗涤,从旧的躯壳中蜕化出了一颗新的灵魂。同时,罗兰的心理描写,不只是为了在更深的层面上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是为了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中心点去看客观世界,即以心灵为窗口去反映外部的大千世界。罗兰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当代法国的社会生活图景,在“节场”一卷中表现最突出。在这里,主人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主要是通过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反抗”和“节场”卷中,现实的针对性强,批判毫不留情,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笔法一脉相承。
音乐性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贝多芬用音符和旋律谱写的英雄交响乐,罗兰用语言文学谱写了出来。这部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浓郁的音乐色彩。它的结构是按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设计的。作者在此书的原序中说,他把这10卷作品分为4册:少年、反抗、悲歌和复旦,“相当于交响曲的4个乐章”,即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作品采用这种结构方式,更适宜于展现作为音乐家的主人公的心灵发展史,因为他的一生就是为追求真诚的音乐艺术而斗争的一生。
同时,在作品的主要人物关系上体现了音乐中的“调性”,作者自云,他是以“气氛与调性来做结合作品的原则”的。克利斯朵夫可谓这部乐曲中的主音,处于核心地位;奥里维、安多纳德和葛拉齐娅则是其余的基本音,它们都倾向并围绕着主音。更重要的是,音乐是主人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真正的音乐家是生活在音响的宇宙中的,只要是颤抖的,震荡的,跳动的东西,在他听来都是音乐”。这种无所不在的音乐,在克利斯朵夫心里都有回响。他所见所感,全部化为音乐,“他的岁月就等于音乐的浪潮”。音乐是作品中无所不在的灵魂,作品中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主人公情感的触发,往往渗透着音乐气息。如小克利斯朵夫和舅舅在野外见到的夜色,就是一幅用色彩、音响和旋律组成的奇妙而清新的大自然图景,在朦胧的月色下,青蛙、蛤蟆、蟋蟀和夜莺都在以各种不同的音调歌唱,令人心旷神怡。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思想蕴涵十分丰富,它的主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归结起来,大致有3层:第1层,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揭示十月革命前西欧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反抗-幻灭的心灵历程,讴歌他们孤军反抗不合理世界的“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义精神;第2层,通过主人公的生活遭际,反映当时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国家的黑暗现实,抨击依赖于金钱与权势的虚伪、堕落的艺术,倡导真诚的能净化道德的艺术,以此创造健全的文明;第3层,主人公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是反对西欧各民族间的仇恨和战争,企图以“博爱”作为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团结的纽带。
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他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
克利斯朵夫是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在艺术观上,舅舅教导他创作要发自心声要真诚的影响明显占上风;而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则得之于祖父的教诲。
克利斯朵夫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极其丰富而敏感。由于家庭贫困和社会地位低下,他从小就饱尝了人间不公。在少年时期,他与一个贵族小姐弥娜纯洁的初恋因门第悬殊而告吹。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与独立,他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冲撞。克利斯朵夫第一次与社会的公开冲突发生在他的祖国。他敏锐地发现了德国艺术的虚伪和鄙俗,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对其进行了尽情的嘲笑和批评。为此,他遭到了围攻,被当作国民公敌对待,连他的台柱子——宫廷也同他决裂了,他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面对一系列的厄运,他毫不服输,对责备他的亲王说;“我不是你的奴隶,我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
在德国,他的叛逆性格已初露锋芒。到法国后,他对不健全的文明的反抗更是锋芒毕露了。由于他在一次郊游时打死了一个侮辱村姑的普鲁士军官,他不得不亡命法国。曾以大革命震撼过世界的法兰西,一直是他向往的理想王国和自由艺术的圣地,但冷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尽管这位青年音乐家的名声早已传到了法国,但他的才华无人赏识,只得靠教授钢琴和改写乐谱来维持生计。尤其使他失望的是,他发现巴黎的文艺界简直像个杂耍市场。那里口头上高喊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为金钱而艺术,在艺术繁荣的表面下掩盖着普遍颓废堕落的景象,“到处弥漫着精神卖淫的风气”。克利斯朵夫不仅不愿入乡随俗、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来换取名誉地位,反而不顾自己客居的地位,对法国的艺术界、文学界乃至整个法国社会进行了无所顾忌的抨击。
这样,他得罪了一大批艺术界的权贵和政客,遭到了比在祖国更惨的命运:出版商不肯出版他的作品,音乐会上不予演奏,文艺沙龙对他闭门不纳,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对他大肆讨伐,甚至断绝了他的生计。他在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挣扎,要不是同公寓一位好心的女仆搭救了他,他几乎成了异国的亡魂。面对这一切挫折,他比以前更执拗,更顽强。他轻蔑地对一个艺术权威说:“好吧,你批判我吧,我也批判你,100年之后,看你投降不投降!”
克利斯朵夫对现实的否定是与他对未来的理想联结在一起的。他之所以奋斗,是希望通过真诚的艺术力量和天才的个人力量来改变现状,重建欧洲健康文明。
克利斯朵夫的个人英雄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法国生活的运期,在奥里维的带动下,他意识到“唯有跟别人息息相通的艺术才是有生命的艺术……连贝多芬也得照顾到大众”,因此,“他不再希望音乐只是一种独白,只是自己的语言”,而要使自己的音乐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他开始走出艺术的象牙之塔,到民间去,到工人区去,与工人交朋友,他还想办一所平民音乐学校。虽然他对工人的思想和斗争并不理解,也不赞同,但他与工人们相处得很融洽。在工人的五一示威游行时,尽管他是无意中卷入的,但他毫不退却,高唱着自己编的革命歌曲,同工人们一起同前来镇压的反动军警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知识分子“秀才”们对社会的反抗,理想青年的单枪匹马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反抗,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奋斗无望后的克利斯朵夫认为解决如此严重、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是艺术,唯一思想武器是“爱”。他追求的真诚的艺术是超阶级的“纯艺术”,不为党派之争服务的艺术,这种艺术是超乎一切社会斗争之上的精神力量。音乐艺术能减轻人间的苦难,净化人们的灵魂,实现世界归于“和谐”的理想。这种认识基于其博爱主义,他的博爱主义最终使他走向妥协。他晚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下一代中传播爱的种子,把奥里维的儿子和葛拉齐娅的女儿结合成美满的一对。
在创作上,他潜心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他的艺术境界变得清明恬静,完全失去了往昔的战斗气息,“当年的作品像春天的雷雨”,“现在的作品却像夏日的白云,积雪的山峰”。就这样,克利斯朵夫在他所追求的心灵的和谐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克利斯朵夫是一位贝多芬式的英雄。这不仅指他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更主要是两人在思想气质上非常想象,贝多芬那唐突鬼神、蔑视天地的反抗精神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再现。萧伯纳称赞贝多芬具有“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用这句话来概括青年克利斯朵夫是十分恰切的。他在同旧的精神世界作斗争时那种嫉恶如仇、奋不顾身的搏击行为确实充满了英雄气概。但是,他和贝多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后者的一生贯串了法国大革命的资产阶级英雄时代,而前者生活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间整整隔着一个世纪。克利斯朵夫仍打着资产阶级反封建时代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以“纯艺术”为武器,单枪匹马地向旧世界冲杀过去,必然遭致挫折和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不过是一个20世纪的堂吉诃德罢了。
克利斯朵夫思想上的落伍与作者早期思想上的局限有直接关系。罗兰的人道主义与托尔斯泰的基督教人道主义颇为相似,他一方面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文明的不健全,另一方面又倡导以博爱、人道来改造社会。
克利斯朵夫由一个嫉恶如仇、顽强反抗的艺术界的斗士变成一个隐忍恬退的旧世界的妥协者,表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代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悲剧。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独树一帜的作品。
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于一体,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罗兰在作品“原序”中声明:它“不以故事为程序而以感情为程序”。的确,作者很少像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大师那样用许多具体的细节去描绘主人公的外部特征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是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穿插以及情景交融等多种艺术手段,去表现主人公丰富而又奔腾的内心世界,展示他生命的流程,即一生精神探索的曲折历程。
总的看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同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理性的思考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是具体可感的,不像意识流小说那样捉摸不定。如作品第一册中,作者将一场倾盆大雨及雨过天晴后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正处于青春期的骚乱与困惑之中的克利斯朵夫的心理感受交融在一起,暗示了他在肉体上和心灵上也经历了一番暴风雨的洗涤,从旧的躯壳中蜕化出了一颗新的灵魂。同时,罗兰的心理描写,不只是为了在更深的层面上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是为了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中心点去看客观世界,即以心灵为窗口去反映外部的大千世界。罗兰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当代法国的社会生活图景,在“节场”一卷中表现最突出。在这里,主人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主要是通过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在“反抗”和“节场”卷中,现实的针对性强,批判毫不留情,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笔法一脉相承。
音乐性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贝多芬用音符和旋律谱写的英雄交响乐,罗兰用语言文学谱写了出来。这部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浓郁的音乐色彩。它的结构是按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设计的。作者在此书的原序中说,他把这10卷作品分为4册:少年、反抗、悲歌和复旦,“相当于交响曲的4个乐章”,即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作品采用这种结构方式,更适宜于展现作为音乐家的主人公的心灵发展史,因为他的一生就是为追求真诚的音乐艺术而斗争的一生。
同时,在作品的主要人物关系上体现了音乐中的“调性”,作者自云,他是以“气氛与调性来做结合作品的原则”的。克利斯朵夫可谓这部乐曲中的主音,处于核心地位;奥里维、安多纳德和葛拉齐娅则是其余的基本音,它们都倾向并围绕着主音。更重要的是,音乐是主人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真正的音乐家是生活在音响的宇宙中的,只要是颤抖的,震荡的,跳动的东西,在他听来都是音乐”。这种无所不在的音乐,在克利斯朵夫心里都有回响。他所见所感,全部化为音乐,“他的岁月就等于音乐的浪潮”。音乐是作品中无所不在的灵魂,作品中环境气氛的渲染和主人公情感的触发,往往渗透着音乐气息。如小克利斯朵夫和舅舅在野外见到的夜色,就是一幅用色彩、音响和旋律组成的奇妙而清新的大自然图景,在朦胧的月色下,青蛙、蛤蟆、蟋蟀和夜莺都在以各种不同的音调歌唱,令人心旷神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