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赏析?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原载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这是一篇朴素优美的典范性的记叙文。在这篇回忆性的散文里,朱德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追述了自己母亲的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一曲发自肺腑的对千千万万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颂歌。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逝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我们敬爱的朱委员长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家,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读《回忆我的母亲》,更增加了我们对这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敬与怀念。
本文从内容看,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的第1自然段,说明本文的写作动机。“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像那些优秀的散文一样,本文第一笔就接触了主题。直截了当,点出了记叙的对象,同时抒发了自己得到母亲去世消息的“很悲痛”的感情。“我爱我母亲。”这是十分真挚、朴素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接着,作者突出了母亲优秀品德的集中表现:“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勤劳一生”,是本文记叙母亲的重点。“特别”“值得”“永远”这些词起了强调作用。这一句既点了题,又是总写母亲的美德,很自然地成了提起下文的一个纲。
第二部分,包括文章的第2至第13自然段。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翔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这部分开始,作者先回忆了自己“世代为地主耕种”的贫苦的佃农家史。据有关材料,朱德同志的母亲是19岁上嫁到朱家来的。在那黑暗的旧中国,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但因为“家境贫穷”,不得不忍痛溺死了5个。这种苦难的遭遇,是多么怵目惊心啊。作者画龙点睛地议论道:“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用不着详叙母亲其他方面的苦难,仅此一个典型事例,也便概括出了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处境。但是,作者的母亲,性格又是极为刚强、坚毅的,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连照顾孩子的工夫都没有。但是,这位勤劳的母亲却给了孩子们极好的影响。
文中首先谈到了“母亲是个好劳动”,“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由于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
接着,文章又介绍了母亲的聪明能干。“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这都表明,母亲确实是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母亲第三个方面的特点是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她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从不打骂孩子,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在她的良好影响下,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母亲又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她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这是一种自发的反抗行动。但是,对于这样起码的反抗行动,万恶的反动统治阶级却总是进行野蛮的镇压。有一次,作者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这是吮吸人民血汗的万恶的剥削阶级及其爪牙,欠下人民的又一笔血债!正是在这样的荒年暴月里,灾难也降临到他们家庭。1909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地上加租子,由于阴谋未能得逞,“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也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培养作者去读书,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这种想法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它反映了劳动人民摆脱剥削阶级压迫的合理愿望。在作者求学期间,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负了200多块钱的债,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当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献身于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时,又得到了母亲的“许多慰勉”。这足以表明,母亲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再往后,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道:“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读到这里,革命母亲钟太夫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钦佩,使我们敬仰。
作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将结束时,特别强调加以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她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母亲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在她身上十分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刻苦耐劳的美德。作者对母亲的颂扬,也是对劳动妇女的颂扬,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德和优良传统的颂扬。
从第14自然段至结束,是全文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示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第14、15自然段是两个并列段。作者在扼要地回顾了母亲伟大而又平凡的一生之后,十分明确地总结出了母亲对自己的良好教育与影响。作者以“我应该感谢母亲”而加以强调说:“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就是向困难作英勇无畏的斗争。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知难而进,是一个革命者必须具备的品德。作者十分豪迈地回顾说:“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我们敬爱的朱委员长,从井冈山到南泥湾,与红军士兵一起下山挑粮,与革命战士一起上坡开荒,处处以身作则,成为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光辉典范。作者还质朴动人地说:“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作者之所以怀念母亲,这是因为母亲始终如一地积极支持他投身革命。作为劳动人民的一员,母亲的这种支持,是有深远意义的。作者进一步阐述他的感受说:“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句满怀革命哲理的话,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深深地懂得:社会的财富,人类的历史,就是母亲这样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就是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作者对母亲的颂扬,就是对劳动人民的颂扬。作者挥笔写下的这篇纪念文字,就是一首质朴动人的讴歌革命母亲的交响乐章。作者恳挚地告诉我们:“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但是,作者是把他的怀念母亲的深厚感情同热爱民族、热爱人民的革命感情交织起来,融为一体的。他十分坚定地表示:“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金石铮铮的语句,披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宽阔博大的革命胸襟,给革命的后来人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是纪念性文章常用的自然而又深情的结尾。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在这篇简洁朴素的优秀散文里,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讴歌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示了继续革命、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逝世的,享年86岁。1944年3月25日《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这位英雄的母亲的传略。我们敬爱的朱委员长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家,是深受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读《回忆我的母亲》,更增加了我们对这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敬与怀念。
本文从内容看,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的第1自然段,说明本文的写作动机。“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像那些优秀的散文一样,本文第一笔就接触了主题。直截了当,点出了记叙的对象,同时抒发了自己得到母亲去世消息的“很悲痛”的感情。“我爱我母亲。”这是十分真挚、朴素的内心情感的抒发。接着,作者突出了母亲优秀品德的集中表现:“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勤劳一生”,是本文记叙母亲的重点。“特别”“值得”“永远”这些词起了强调作用。这一句既点了题,又是总写母亲的美德,很自然地成了提起下文的一个纲。
第二部分,包括文章的第2至第13自然段。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翔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这部分开始,作者先回忆了自己“世代为地主耕种”的贫苦的佃农家史。据有关材料,朱德同志的母亲是19岁上嫁到朱家来的。在那黑暗的旧中国,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但因为“家境贫穷”,不得不忍痛溺死了5个。这种苦难的遭遇,是多么怵目惊心啊。作者画龙点睛地议论道:“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用不着详叙母亲其他方面的苦难,仅此一个典型事例,也便概括出了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处境。但是,作者的母亲,性格又是极为刚强、坚毅的,她克服了种种困难,“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连照顾孩子的工夫都没有。但是,这位勤劳的母亲却给了孩子们极好的影响。
文中首先谈到了“母亲是个好劳动”,“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由于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
接着,文章又介绍了母亲的聪明能干。“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很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这都表明,母亲确实是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母亲第三个方面的特点是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她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从不打骂孩子,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在她的良好影响下,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母亲又是一个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她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1900年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这是一种自发的反抗行动。但是,对于这样起码的反抗行动,万恶的反动统治阶级却总是进行野蛮的镇压。有一次,作者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这是吮吸人民血汗的万恶的剥削阶级及其爪牙,欠下人民的又一笔血债!正是在这样的荒年暴月里,灾难也降临到他们家庭。1909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地上加租子,由于阴谋未能得逞,“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也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培养作者去读书,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这种想法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它反映了劳动人民摆脱剥削阶级压迫的合理愿望。在作者求学期间,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负了200多块钱的债,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当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献身于改造中国的进步事业时,又得到了母亲的“许多慰勉”。这足以表明,母亲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的征途。再往后,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道:“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读到这里,革命母亲钟太夫人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钦佩,使我们敬仰。
作者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将结束时,特别强调加以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她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母亲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在她身上十分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刻苦耐劳的美德。作者对母亲的颂扬,也是对劳动妇女的颂扬,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德和优良传统的颂扬。
从第14自然段至结束,是全文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示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第14、15自然段是两个并列段。作者在扼要地回顾了母亲伟大而又平凡的一生之后,十分明确地总结出了母亲对自己的良好教育与影响。作者以“我应该感谢母亲”而加以强调说:“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就是向困难作英勇无畏的斗争。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知难而进,是一个革命者必须具备的品德。作者十分豪迈地回顾说:“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我们敬爱的朱委员长,从井冈山到南泥湾,与红军士兵一起下山挑粮,与革命战士一起上坡开荒,处处以身作则,成为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光辉典范。作者还质朴动人地说:“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作者之所以怀念母亲,这是因为母亲始终如一地积极支持他投身革命。作为劳动人民的一员,母亲的这种支持,是有深远意义的。作者进一步阐述他的感受说:“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句满怀革命哲理的话,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深深地懂得:社会的财富,人类的历史,就是母亲这样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作者对母亲的热爱,就是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作者对母亲的颂扬,就是对劳动人民的颂扬。作者挥笔写下的这篇纪念文字,就是一首质朴动人的讴歌革命母亲的交响乐章。作者恳挚地告诉我们:“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但是,作者是把他的怀念母亲的深厚感情同热爱民族、热爱人民的革命感情交织起来,融为一体的。他十分坚定地表示:“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金石铮铮的语句,披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宽阔博大的革命胸襟,给革命的后来人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是纪念性文章常用的自然而又深情的结尾。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在这篇简洁朴素的优秀散文里,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讴歌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示了继续革命、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展开全部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起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
原文欣赏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庚子年(一九零零)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零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创作背景
《回忆我的母亲》本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下午2时,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集结在杨家岭大礼堂,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延安农民劳动英雄田二鸿、工人劳动英雄郝作明和士绅商民代表均参加了此次追悼大会。
悼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悼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为“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为“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追悼会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全体起立默哀。主祭人朱德、康克清就位,敬香献爵。然后由谢觉哉代读朱德祭文。这篇祭文曾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刊登在《解放日报》上。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生于1858年,祖辈靠卖艺为生。朱德在祭文中回忆道: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8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纱,还要与家里的其他妇女轮班做饭。家里的生活很苦,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平时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穿的衣服是母亲亲手纺线、再请人织成布、染成色的土布衣服。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母亲性格和蔼,任劳任怨,从没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在这个大家庭中,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得很和睦。母亲同情穷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对我们管束很严。我刚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干家务活。父亲有时吸点烟,喝点酒,母亲不让我们沾上一点。长大后,我离开母亲,参加了革命。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了我许多安慰。由于过多的生育,繁重的劳动,贫寒的生活,使这位年轻的母亲过早地苍老和憔悴。
朱德后来向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起母亲时说,她的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伏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了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朱德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在祭文中对母亲满含感激之情。他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认识到: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能够做到的。
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达了自己将继续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又有美的艺术形式:清新自然的基调美、真挚动人的情感美、朴素无华的语言美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

作品主题
1.勤劳聪慧
文章开头说:“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可见“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
文中谈到“母亲是个好劳动”,“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由于受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作者这样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她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母亲聪明能干,“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可见,母亲不愧为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2.坚强不屈
在荒年暴月里,灾难降临到朱德的家庭。
1904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地加租子,由于阴谋未能得逞,“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她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看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母亲真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
3.识大体、顾大局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供养作者去读书,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
在作者求学期间,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负了二百多块钱的债,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当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征途。再往后,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到:“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不愧为一位革命母亲,令我们钦佩。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从不打骂孩子,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在她的良好影响下,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回忆我的母亲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美:清新自然的基调美高尔基曾经说过,在写作中,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它如音乐中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

艺术手法
《回忆我的母亲》在取材角度,主题显示,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在散文的人物写作中,可谓各呈异彩,相映成辉。这些特色和异彩可以为后来的同题文章作了一个示范。以简约,平淡的语言,字字句句流露感情,充分体现了散文作品的人情味。
这篇文章在以母亲“勤劳的品质”作为明线的背后,其实还有另一条线,那就是“我”的成长经历,围绕这条暗线,“我”从幼年受到母亲熏陶而养成一些好习惯,到少年受母亲激发而发愤求学,再到青年获母亲支持参加革命,直到母亲逝世的成长过程,这个内容也贯穿了全文,如此写法,在一般悼文中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样,说它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就显得更贴切了。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录,它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语言十分质朴、简洁。在平实平静流畅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充分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已任而难求两全的境地,使慈母眷眷的心和赤子拳拳的心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回忆我的母亲》开门见山,用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这个简洁明朗的开头,形成了一种质朴洗练的风格。文章思路畅达,线索清楚。先由家史写起,依次介绍了钟太夫人多方面的事迹:“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及支持慰勉作者献身革命事业等等。
全文用口语写成,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形容词,是无产阶级优良文风的体现。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同时又兼顾了体现母亲崇高品德的几个方面。这么一来,恰当而又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读后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 。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
原文欣赏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
庚子年(一九零零)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零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创作背景
《回忆我的母亲》本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下午2时,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集结在杨家岭大礼堂,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延安农民劳动英雄田二鸿、工人劳动英雄郝作明和士绅商民代表均参加了此次追悼大会。
悼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悼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为“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为“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追悼会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全体起立默哀。主祭人朱德、康克清就位,敬香献爵。然后由谢觉哉代读朱德祭文。这篇祭文曾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刊登在《解放日报》上。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生于1858年,祖辈靠卖艺为生。朱德在祭文中回忆道:母亲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8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纱,还要与家里的其他妇女轮班做饭。家里的生活很苦,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平时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穿的衣服是母亲亲手纺线、再请人织成布、染成色的土布衣服。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母亲性格和蔼,任劳任怨,从没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在这个大家庭中,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得很和睦。母亲同情穷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对我们管束很严。我刚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干家务活。父亲有时吸点烟,喝点酒,母亲不让我们沾上一点。长大后,我离开母亲,参加了革命。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了我许多安慰。由于过多的生育,繁重的劳动,贫寒的生活,使这位年轻的母亲过早地苍老和憔悴。
朱德后来向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起母亲时说,她的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伏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了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朱德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在祭文中对母亲满含感激之情。他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认识到: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一定能够做到的。
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达了自己将继续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又有美的艺术形式:清新自然的基调美、真挚动人的情感美、朴素无华的语言美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

作品主题
1.勤劳聪慧
文章开头说:“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可见“勤劳”是母亲美德的闪光点。
文中谈到“母亲是个好劳动”,“她身体高大结实”,除了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由于受母亲整日劳碌的影响,作者“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作者十分深情地回忆说:“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是使他学会生产劳动的最早的老师。作者这样归纳说:“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未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她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虽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母亲聪明能干,“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那些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陋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了“有铜钱那样厚”的“家织布”一套衣服可以有两三个孩子“接着穿还穿不烂”可见,母亲不愧为一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2.坚强不屈
在荒年暴月里,灾难降临到朱德的家庭。
1904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地加租子,由于阴谋未能得逞,“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作者沉痛地回忆说:“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剥削阶级的侵害面前,“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鼓励作者去寻找新的生活。她这种刚毅、倔强、爱憎分明的品格,是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给了向往革命的幼年时期的作者以良好的启示,作者回忆说:“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看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母亲真是一位坚强不屈的劳动妇女。
3.识大体、顾大局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供养作者去读书,想着靠他作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
在作者求学期间,尽管学费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负了二百多块钱的债,母亲仍然一直顽强地支持着他。后来,当作者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她支持作者走上了革命征途。再往后,随着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作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更加积极地支持他。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到:“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不愧为一位革命母亲,令我们钦佩。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从不打骂孩子,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在她的良好影响下,这个大家庭长幼伯叔妯娌之间,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赞扬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印象。”回忆我的母亲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美:清新自然的基调美高尔基曾经说过,在写作中,开头的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它如音乐中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

艺术手法
《回忆我的母亲》在取材角度,主题显示,语言的表达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在散文的人物写作中,可谓各呈异彩,相映成辉。这些特色和异彩可以为后来的同题文章作了一个示范。以简约,平淡的语言,字字句句流露感情,充分体现了散文作品的人情味。
这篇文章在以母亲“勤劳的品质”作为明线的背后,其实还有另一条线,那就是“我”的成长经历,围绕这条暗线,“我”从幼年受到母亲熏陶而养成一些好习惯,到少年受母亲激发而发愤求学,再到青年获母亲支持参加革命,直到母亲逝世的成长过程,这个内容也贯穿了全文,如此写法,在一般悼文中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样,说它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就显得更贴切了。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录,它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语言十分质朴、简洁。在平实平静流畅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充分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已任而难求两全的境地,使慈母眷眷的心和赤子拳拳的心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回忆我的母亲》开门见山,用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这个简洁明朗的开头,形成了一种质朴洗练的风格。文章思路畅达,线索清楚。先由家史写起,依次介绍了钟太夫人多方面的事迹:“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性格和蔼”,“同情贫苦的人”及支持慰勉作者献身革命事业等等。
全文用口语写成,没有那些令人头晕目眩的形容词,是无产阶级优良文风的体现。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同时又兼顾了体现母亲崇高品德的几个方面。这么一来,恰当而又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读后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