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工程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前身是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始建于1948年8月,是东北农业大学建立最早、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的农业工科学院。
1、机构设置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管理工程系和工程技术基础部,同时设有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农业机械化实验中心、电气工程实验中心、工程技术基础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另设有省农机系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以及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
2、学科建设1983年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后,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理论、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相继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国家批准建立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农业工程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工程博士点方向。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现为重点学科,在这个学科设有黑龙江省特聘教授岗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教授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和学科带头人。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1996年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3、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学院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诚揽英才。形成了目前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术梯队和一批具有相当学术造诣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51人,教师10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授25人,副教授40人,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6人。
4、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学院现有10个本科专业,即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软件工程,其中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省重点专业。多年来学院坚持多层次办学,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在校生近2600人,其中博士生35人、硕士生218人、本科生1930余人、函授生400余人。学院一贯追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省外就业率逐年上升。
5、科学研究学院目前承担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共70余项。近5年累计科研经费近2687万元。每年在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到目前为止获得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
6、办学条件工程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各实验中心设备先进,具备较强的试验与研究能力。现有教学与办公用房19000余平方米,试验仪器设备总值3200余万元。农业工程开放实验室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实验室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国内外学术交流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追求办学的国际化,先后向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派出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数十人,接收留学生多名。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鸟取大学,美国伊里诺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达成了研究生培养协议。
通过“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积极推进工程学院的各项建设,蓬勃发展的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正在进入又一个辉煌发展时期。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
设地方电力系统(含配电系统)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科知识,较好的掌握电工、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相关专业领域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和经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之一。是省重点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设有农业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和电工电子基础理论四个骨干教研室,拥有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设备先进、管理一流水平的电气工程实验中心,注重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变电工程设计、高电压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毕业去向
就业领域:省、地、市(县)各级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大、中型国营企业;各合资、独资企业;高校及科研部门。
从业岗位:教学科研、电气工程设计工程师、生产自动控制工程师、工业控制软件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各类应用电子和信息工程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一个应用电子和信息工程领域的较宽口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实践基础训练,培养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综合应用及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导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感测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语言信号处理、DSP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智能传感技术、无线测控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
毕业去向
就业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信息工程的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大、中型国营企业;各类合资、独资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
从业岗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工程、软件设计、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工程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机械化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的设计、制造、运用、评价及营销等方面能力,素质优良、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实习基地健全。培养学生除掌握生物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外,通过方向培养,还能系统地学习相应方向内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与运用评价的思想、理论及方法,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测试技术、液压技术、技术经济学、农业机械学、汽车拖拉机构造及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农产品加工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遍及全国,既有中央国家机关的高层领导,又有享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相关的国有企业、各类独资合资企业、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机械化及自动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及产品的设计、制造、运用、鉴定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到科学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工作。
工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需要的、具备现代工业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基础能力,懂技术、懂管理的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师)。能够综合应用现代加工制造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类现代工业企业、服务机构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商业系统设计与规划、生产现场管理和运营工作。
专业特色
工业工程是以机械技术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以管理理论为精髓,培养具备现代加工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的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一个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机械设计与工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面向工商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和工商业系统分析、设计、改善、优化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具有综合性知识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机械工程、管理学。核心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气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运筹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特色专业课程:基础工业工程、企业生产管理学、人因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现代企业(国企、独资、合资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工商企业系统分析、设计、改善、评价等综合性技术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尤其是可以在外资企业做工业工程师,就业质量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本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体现“以机为主,机电液结合”的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综合素质;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或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设备的设计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机电液(气)元件及系统的设计、分析、调试及解决工程领域中的自动化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系统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实验。汽车工程专业方向: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与控制。
毕业去向
毕业后可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及其系统的开发工作,以及新材料及工艺的研究生产开发;亦可从事机械或汽车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系统训练,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各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学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及工矿企业中的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目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和行业,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和各专业领域知识的技术人才。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开设面向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适应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信息的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毕业去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生产、科研及教育等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IT行业等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计算机应用、系统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职业:网络设计工程师、网络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教师及其他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职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科知识与素质,能够掌握电工、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电气工程相关专业领域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和经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在强调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同时,侧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毕业去向
就业领域:与电力系统有关的运行,管理,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领域;高校,科研部门;大中型企业动力部门;计算机应用开发部门。
从业岗位:教学科研、电气工程设计工程师、生产自动控制工程师、工业控制软件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能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农业生产性建筑、设施农业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建筑与环境、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厂化设施农业系统等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在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接受必要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具备独立工作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相关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农业建筑学、能源微生物、能源工程导论、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风能技术、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学、农业废弃物处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项目办、能源办、建委、科研机构、设计院所、高等学校、新能源相关企业等单位担任行政管理人员、建筑设计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等职务,从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建筑工程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职业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以及能源开发利用相关的职业。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结合软件产业市场需求,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知识及较强的英语、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并熟练运用国际上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科学的软件管理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级软件工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企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
微机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与Linux、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
毕业去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能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企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和在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从事软件工程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工作。
具体职业
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教师以及与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相关的职业。
物流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工科学科为理论基础,工科学科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该专业学生掌握物流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物流装备设计与运用、物流系统运营与管理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营与管理以及物流工程领域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特色
物流工程专业是以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培养工科学科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和物流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并受到机械工程、物流工程及管理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面向企业物流系统或物流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与改善的能力,满足现代物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系统工程、运筹学、人因工程、工程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现代物流学、物流设施与设备、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储与配送中心规划、现代物流运输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仿真、供应链管理等。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现代企业(国企、独资、合资企业)、各种物流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装备研制、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可以在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前身是东北农学院农机系,始建于1948年8月,是东北农业大学建立最早、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的农业工科学院。
1、机构设置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管理工程系和工程技术基础部,同时设有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农业机械化实验中心、电气工程实验中心、工程技术基础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另设有省农机系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以及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
2、学科建设1983年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后,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与理论、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相继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国家批准建立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农业工程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生物质转化与利用工程博士点方向。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现为重点学科,在这个学科设有黑龙江省特聘教授岗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教授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和学科带头人。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1996年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3、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学院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诚揽英才。形成了目前有较高学术水平、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术梯队和一批具有相当学术造诣和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51人,教师10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授25人,副教授40人,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6人。
4、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学院现有10个本科专业,即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软件工程,其中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特色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省重点专业。多年来学院坚持多层次办学,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院在校生近2600人,其中博士生35人、硕士生218人、本科生1930余人、函授生400余人。学院一贯追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省外就业率逐年上升。
5、科学研究学院目前承担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共70余项。近5年累计科研经费近2687万元。每年在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到目前为止获得专利2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
6、办学条件工程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各实验中心设备先进,具备较强的试验与研究能力。现有教学与办公用房19000余平方米,试验仪器设备总值3200余万元。农业工程开放实验室为黑龙江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实验室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国内外学术交流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追求办学的国际化,先后向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派出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数十人,接收留学生多名。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鸟取大学,美国伊里诺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达成了研究生培养协议。
通过“重点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积极推进工程学院的各项建设,蓬勃发展的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正在进入又一个辉煌发展时期。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
设地方电力系统(含配电系统)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两个方向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科知识,较好的掌握电工、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相关专业领域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和经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成立于1960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之一。是省重点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设有农业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和电工电子基础理论四个骨干教研室,拥有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设备先进、管理一流水平的电气工程实验中心,注重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变电工程设计、高电压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毕业去向
就业领域:省、地、市(县)各级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大、中型国营企业;各合资、独资企业;高校及科研部门。
从业岗位:教学科研、电气工程设计工程师、生产自动控制工程师、工业控制软件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各类应用电子和信息工程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一个应用电子和信息工程领域的较宽口径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实践基础训练,培养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与信息工程的设计、研究、开发、综合应用及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导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感测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语言信号处理、DSP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智能传感技术、无线测控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等。
毕业去向
就业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信息工程的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大、中型国营企业;各类合资、独资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
从业岗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工程、软件设计、控制、计算机等领域的工程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机械化及自动化控制装置的设计、制造、运用、评价及营销等方面能力,素质优良、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先进,实习基地健全。培养学生除掌握生物学、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外,通过方向培养,还能系统地学习相应方向内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与运用评价的思想、理论及方法,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测试技术、液压技术、技术经济学、农业机械学、汽车拖拉机构造及原理、汽车电器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与管理、农产品加工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遍及全国,既有中央国家机关的高层领导,又有享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农机管理部门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本专业毕业生可到相关的国有企业、各类独资合资企业、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机械化及自动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及产品的设计、制造、运用、鉴定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到科学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工作。
工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需要的、具备现代工业生产管理及工程技术基础能力,懂技术、懂管理的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工业工程师)。能够综合应用现代加工制造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理论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类现代工业企业、服务机构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商业系统设计与规划、生产现场管理和运营工作。
专业特色
工业工程是以机械技术理论与实践为基础,以管理理论为精髓,培养具备现代加工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的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一个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机械设计与工业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面向工商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和工商业系统分析、设计、改善、优化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具有综合性知识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机械工程、管理学。核心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气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运筹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特色专业课程:基础工业工程、企业生产管理学、人因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质量管理、工程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等。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现代企业(国企、独资、合资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工商企业系统分析、设计、改善、评价等综合性技术工作。也可以在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尤其是可以在外资企业做工业工程师,就业质量好。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本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体现“以机为主,机电液结合”的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综合素质;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或汽车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设备的设计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机电液(气)元件及系统的设计、分析、调试及解决工程领域中的自动化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系统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实验。汽车工程专业方向: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子与控制。
毕业去向
毕业后可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及其系统的开发工作,以及新材料及工艺的研究生产开发;亦可从事机械或汽车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系统训练,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各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学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及工矿企业中的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目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和行业,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具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和各专业领域知识的技术人才。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开设面向交叉学科的课程,培养适应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信息的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毕业去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生产、科研及教育等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IT行业等从事计算机教学、科研、计算机应用、系统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职业:网络设计工程师、网络开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教师及其他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职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学科知识与素质,能够掌握电工、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电气工程相关专业领域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和经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方向,在强调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同时,侧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毕业去向
就业领域:与电力系统有关的运行,管理,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领域;高校,科研部门;大中型企业动力部门;计算机应用开发部门。
从业岗位:教学科研、电气工程设计工程师、生产自动控制工程师、工业控制软件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能源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农业生产性建筑、设施农业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建筑与环境、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工厂化设施农业系统等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
在加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接受必要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具备独立工作和创新的能力,具有相关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等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农业建筑学、能源微生物、能源工程导论、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风能技术、设施农业工程工艺学、农业废弃物处理等。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项目办、能源办、建委、科研机构、设计院所、高等学校、新能源相关企业等单位担任行政管理人员、建筑设计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等职务,从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建筑工程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职业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以及能源开发利用相关的职业。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结合软件产业市场需求,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知识及较强的英语、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并熟练运用国际上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科学的软件管理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级软件工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开发技术,具备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企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
微机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与Linux、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
毕业去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能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企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教学和在软件服务外包行业从事软件工程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工作。
具体职业
软件工程师、软件设计师、教师以及与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相关的职业。
物流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工科学科为理论基础,工科学科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学生应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该专业学生掌握物流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物流装备设计与运用、物流系统运营与管理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营与管理以及物流工程领域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特色
物流工程专业是以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培养工科学科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科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和物流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及知识,并受到机械工程、物流工程及管理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面向企业物流系统或物流企业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与改善的能力,满足现代物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系统工程、运筹学、人因工程、工程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现代物流学、物流设施与设备、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储与配送中心规划、现代物流运输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仿真、供应链管理等。
毕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现代企业(国企、独资、合资企业)、各种物流企业、物流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装备研制、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等技术与管理工作;可以在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可以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