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哪些功过?
功:
1、经过长期的封建割据和兼并,秦始皇发动剿灭六国战争,统一全国。
2、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把郡县制推向全国并肯定下来,有利于国家统一。
3、书同文、车同轨,修驰道、统一度量等措施有利于全国文化、经济上的融合。
过:
1、秦始皇好大喜功超越战后秦朝物资匮乏,人丁稀疏的现实,不惜动用大量民力财力筑长城,同时调遣百万之南征五岭,北击匈奴。
2、“焚书坑懦”,对,维护封建中央集权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本质上说,是对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反动,是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
3、秦始皇在灭六国以后,好高骛远,建阿房宫、修骊山之墓等一系列的浩大的工程,使人民淹没在大规役徭役、兵役的苦海里。
扩展资料: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位时期行政措施,对于全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中国版图之确立、中华民族之传承,都有着重大影响。
可是,秦始皇的专制独裁、横征暴敛,使秦朝在统一中国后只历时十五年即告覆亡。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对于其功过,我们应辩证地看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始皇
一、统一六国
秦始皇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几百年的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废除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为秦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外方面,统一了中国之后,加强了同北方游牧民族的联系。并派兵消灭了东胡、楼烦、白羊3个部落,在北方边境构筑起一道屏障。并且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驱逐了匈奴,并派人南下灭南越。
二、修筑万里长城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为防止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骚扰,决定修筑长城。他下令把全国各地的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一带),绵延万里。在《史记》中记载:“自始皇起,凿山通道,通直道。”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巩固边防等重大举措,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统一文字,车同轨
在国家的统一之前,六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统一后,秦始皇统一文字,不仅对统一国家的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的文化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此外,还实行“车同轨、行同伦。”颁布的法令中规定了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度量衡。“车同轨”和“书同文”被后世奉为治理国家和统一全国的基本国策。
四、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的一大败笔,他统一中国后,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对各地的儒学、道家等学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也是第一次焚书坑儒。为了阻止各国士子继续留在秦国做官,秦始皇下令将全国的书籍都集中起来烧毁,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秦始皇这一举动不仅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激化了他与士人的矛盾。这也为后面大秦帝国倒塌埋下一定伏笔,也是被称‘’暴君'’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