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E-10/25坦克歼击车?
二战德国E-10/25坦克歼击车
E系列装甲武器虽然被称为二战德国的末日武器,但是这个理念的提出却是在1942年5月,相比于E-100重型坦克这样的庞然大物,E-10/25坦克歼击车则是最具实际意义的两个型号。
E-10歼击车是E系列第一个比较具有实际价值的设计型号,在它之前还有更加小型的E-5。E-10重量约为10~20吨,它的定位为一种轻型坦克歼击车,和黄鼠狼之类的有点类似,是以反坦克为主要功能的装备。
理念和技术都先进的E-10
E-10与当时德军已经装备或者正在研制的主流装备不同,可以说与元首强硬干预下获得发展的主流思想完全不一样。
首先最适合当时德国情况的,就是通用化设计。E系列武器着重强调通用化,即在不同的装备型号之间大量使用标准化的零部件,这样就能减轻工业生产的压力,以及减轻后勤的压力。因此波舍尔博士尽可能地利用手头已有的生产资源进行研发,不仅火炮等,连炮盾、观瞄设备等都基本不动的挪用其他设备。
在整体设计思路上,E-10并没有走当时德国五号、六号那种“高大上”的风格路线,而是走了苏系坦克低矮灵活的路线。
主要的改动就是采用动力后置+主动轮后置的方案,这种设计避免了长长的传动轴贯穿车体,有效地降低了车体高度,E-10预计比追猎者还低矮。在装甲防护方面,E-10也引入了倾斜装甲防护理念,正面首上装甲约为60°倾斜角的60毫米装甲,以1942年的水平来衡量,其防护还不错。通过这一系列设计,E-10与当时四号等“四四方方”的德国坦克很不一样,
火炮最初计划使用75毫米PaK 39 L/48火炮,这门火炮在整个二战时期都够用,追猎者就安装的这个型号,也有说法称生产型号将会安装75毫米Pak 42/1 L/70火炮,其杀伤力将比肩黑豹后期型号。
动力为一台迈巴赫HL 100发动机,输出功率400马力,预计最大时速将达到70千米。行走机构是E-10另一大特色,它不仅保留了交错式负重轮,而且在首尾负重轮上安装液气悬挂,相关设备放置在主车体外部,并不影响车内空间,驾驶员可根据道路情况调整车体高度,射击时也能降低高度提高车体稳定性,减少车体摇晃对精度带来的影响。
E-10预计还有两个变形,一个是安装炮塔的轻型坦克,炮塔内安装20毫米机炮,或者50毫米坦克炮,和山猫轻型坦克差不多;另一个变形是自行火炮,直接在中部安装一个旋转炮架,一门105毫米榴弹炮裸露安装。
强化版的E-25
E-25可以看作是E-10的升级版本,在它的基础上加大了车体,整体性能有所提升,预计重量约为27吨。
火炮上,E-25设计之初就标配75毫米Pak 42/1 L/70火炮,正面装甲增加到80毫米,不过为了保障车内空间,倾斜角度降低为45°。另外E-25还将增添一座安装20毫米机炮的小型辅助炮塔,以及安装食雀鹰红外夜视设备。理论上来说E-25具备在1200米距离上击穿早期IS-2重型坦克正面装甲的能力,同时具有当时罕见的夜战能力。
它的缺点就是引擎没有变化,增加车重后会降低机动性,不过加大尺寸的车体允许升级发动机,这一点不是大问题。
对于E-25,军队的看法显然和设计师想法不一致,将领们从德国当时的实际生产情况着手,希望E-25安装威力稍次的88毫米 KwK36 L/56炮,因为该炮的生产相对容易一点,更适宜提高歼击车的产量。
元首不想要苍蝇拍
尽管E-10/25综合性能不错,如果能普及到德军中,势必能提升德军的装甲作战力量,不过它们没能走向实际,其中主要原因有2个。
其一仍然是老生常谈的德国产能,大战中的德国已经没有多余的生产资源用于调整生产E-10/25,它们不得不加班加点生产四号坦克、三号突击炮等既有装备,就算这样仍不能满足前线需求,工厂还时不时遭到盟军轰炸。
其二就是E系列并没有得到元首的高度认可,哪怕元首支持了追猎者这样的项目,但在他心中仍然希望借助鼠式这样的怪物装备扭转战局,长得像苍蝇拍的E-10/25根本不符合元首心中高大的形象,也就很难从本就艰难的德国中分配资源。
2024-01-1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