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择业观论文(2000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我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程度加深了,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要搞好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均GDP。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通俗所说的“职业规划”。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要从填报高考志愿到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
如何有效利用大学四年或者更长时间充实完善自己?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诸如经济、恋爱与婚姻、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情操等问题?如何使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更出色?提出这些问题及回答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将极大地决定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
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呼声很高,很多大学生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是“季节性快餐”,而应为全程性指导服务,全方位切入。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看,大学生应该从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开始职业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呢?
①要正确的自我定位
自我评估,要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看看,经常回想自己爱出错的地方,以后就尽量地避免。
②做好自我规划
自我规划就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要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的目标,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在大学的四年里,每个人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年为检测时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自我定位。来到大学的校园里,不要埋头于学习,注意看一下周围的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的,不妨为自己找准方向。第二年为定向期,知道了自己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更清楚的为自己定位了。在此期间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三年为冲刺期,在定向的基础上好好的努力。不要空虚的过大学生活,到头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年为分化期,大四到了,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分化很明显。总的来说,大学四年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③学校应承担职业指导的责任
对于职业指导,我们在来看看美国的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
美国实行的也是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进行。学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美国高校一般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就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中心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很有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还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往往高于其他渠道。
毕业生面对着求职的巨大压力,究竟缺乏的是什么?有关专家指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找不到就业的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工作?
如何有效利用大学四年或者更长时间充实完善自己?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诸如经济、恋爱与婚姻、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情操等问题?如何使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更出色?提出这些问题及回答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将极大地决定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
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呼声很高,很多大学生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是“季节性快餐”,而应为全程性指导服务,全方位切入。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看,大学生应该从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开始职业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呢?
①要正确的自我定位
自我评估,要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看看,经常回想自己爱出错的地方,以后就尽量地避免。
②做好自我规划
自我规划就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要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的目标,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在大学的四年里,每个人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年为检测时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自我定位。来到大学的校园里,不要埋头于学习,注意看一下周围的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的,不妨为自己找准方向。第二年为定向期,知道了自己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更清楚的为自己定位了。在此期间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三年为冲刺期,在定向的基础上好好的努力。不要空虚的过大学生活,到头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四年为分化期,大四到了,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分化很明显。总的来说,大学四年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③学校应承担职业指导的责任
对于职业指导,我们在来看看美国的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
美国实行的也是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进行。学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美国高校一般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就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中心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
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很有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还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往往高于其他渠道。
毕业生面对着求职的巨大压力,究竟缺乏的是什么?有关专家指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找不到就业的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工作?
展开全部
就业关注: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2006年09月07日 08:58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聊城大学 乔丙武 曹晖
摘要:在高等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从“精英就业”逐步向“大众化就业”转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以国家利益为重,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利益;科学;择业观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择业上则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有的毕业生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比较浓厚;还有些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特别是目前一些毕业生存有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的心态。这些择业观、择业心态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不是科学的择业观。
一、注重物质利益,更要做到实现人生价值。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 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到国外、到沿海、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还有的选择到所谓的“三大一高”——大城市、大企业、大海边、高收入的地方去。他们对职业或岗位的选择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或岗位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的这种想法虽然不能算是错误,但不能说是科学。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了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或岗位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去。这些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才的过分集中和浪费,一些内陆省份以及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内陆省份、地区那些相对艰苦的工矿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为了解决人才断层现象,各级领导也都无不求贤若渴,这些情况既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也为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毕业生而言,从大局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造生存环境,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使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在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其实,大学生到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再则,落后地区及一些中小企业和单位缺乏人才,大学生去了之后更容易受到重视一展宏图。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应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把理想和实际结合起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一时当不成元帅怎么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一段话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每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应该做的,而是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这就说明,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好高骛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有些大学生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已连续多年,聊城大学和山东省其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积极要求到西部就业,他们意识到了西部地区发展在即,腾飞在即,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应该说,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实现同社会需要及“报国、奉献”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
二、以自我为中心,更要考虑国家的利益。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有关部门统计,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可以放弃户口;33.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充分说明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国家的利益考虑较少。这些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预测,一些传统工业已经完成了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走上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对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层次提高。一批高新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今后,尤其是各种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就业,大显身手是大势所趋。现在,已有许多大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毅然决定到边疆、到农村、到基层、到贫困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些大学生把就业视点转向民营企业,以跻身于民营高科技企业而自豪。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或根据自身的能力,要有自主创业、开拓一片新天地的无畏精神。大学生要逐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加强自身的修养,想国家、人民之所想,急国家、人民之所急,逐步转变择业观念,将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三、靠社会关系,更要靠自己的实力。
由于大学生就业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据有关部门调查,时至今日,仍有26%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 “拉关系、走后门”说得比较直白,它实际上是利用一些社会关系,比如亲戚、朋友、同学、校友,利用这些关系寻找就业信息是捷径。但如果自己综合素质不强,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所以找工作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关系。大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走到哪里都会吃香!才能最终找到理想的岗位,或者说是有更多的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作为毕业生目前能力基本定型,最重要的是寻找机会,或者说是寻找就业信息。目前,我国毕业生择业已经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要主动出击,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招聘单位的承认,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渠道:一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常设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是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机构。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例如在山东省,教育部门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人事部门设有人才交流中心,专门负责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可以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三是师长和校友。学校的一些老师对外联系较多,毕业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有些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高校的校友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家长和亲友。许多家长或亲友在多年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家长、亲友与毕业生的特殊亲情关系,在帮助了解就业信息或推荐就业时会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毕业生可借助他们的力量主动出击,获取就业信息,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而失去自我。五是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毕业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时,直接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毕业生可借此机会了解该单位的用人信息,甚至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推销自己。六是“双选”招聘活动。各地市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各种“双选”招聘活动或招聘会,尤其是以学校为主体举办的招聘活动,时间集中、信息量大、针对性强、专业对口,是毕业生了解信息和择业的难得机会。七是有关新闻媒体。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都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专题、专版、专刊,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些媒体了解有关的就业信息。八是网络系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就业信息日渐丰富。教育部已经开通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终端查阅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寻找理想单位,而不错失良机
毕业生都想寻找理想的单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味地为寻找理想单位,而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从而影响自己的就业,白白错过择业的良机。一是忌好高骛远。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感觉良好,自认为在校经过多年的深造,十八般武艺精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这些毕业生为了能落实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单位,开始不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是一拖再拖,有的毕业生被专业对口、工作条件不错的单位看中,却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这个单位,结果错过了择业机会。 二是忌缺乏自信。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小学毕业进中学,中学毕业进大学,“三点一线”,囿于校园,未经受过社会的实践锻炼。有些毕业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挑战,自始至终处在被动和盲从的地位。这些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勇气与信心,害怕别人提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稍遇挫折便畏缩不前,甚至心灰意冷,听天由命,结果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错过了择业的大好时机。 三是忌目光短浅。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只看重用人单位的经济条件、住房待遇等,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需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虑的少之又少。这些毕业生图的是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缺乏长远打算和艰苦奋斗的思想。须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种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的人,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早晚会被社会淘汰。 四是忌冷落基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大量急需人才的是基层单位。虽然许多毕业生已看到了这一变化,但由于缺乏基层意识,普遍存在着不了解基层,害怕下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心态。其实虽然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要差一点,苦一点,但是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后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五是忌虚荣侥幸。有些毕业生虚荣心极强,惟恐用人单位看不起自己,于是在面试时不切实际地抬高粉饰自己。还有的毕业生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供需见面时间较短,用人单位不可能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推荐材料采取“择业大包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才,结果用人单位一考察,发现并非如此,最终达不成协议。 六是忌缺乏主见。由于学校近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现在的一部分毕业生缺乏主见,有些毕业生见异思迁,今天签约明天毁,听了别人的宣传,又要恢复原协议,反复无常。有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父母身上,依赖父母联系用人单位,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根本不像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
2006年09月07日 08:58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
聊城大学 乔丙武 曹晖
摘要:在高等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从“精英就业”逐步向“大众化就业”转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以国家利益为重,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生;利益;科学;择业观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择业观,对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自主择业一直难以适应。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之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因而滋生出贪图享受、不愿吃苦的思想意识。表现在择业上则产生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有的毕业生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功利色彩比较浓厚;还有些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特别是目前一些毕业生存有靠不正当的社会关系择业的心态。这些择业观、择业心态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不是科学的择业观。
一、注重物质利益,更要做到实现人生价值。
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 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到国外、到沿海、到最赚钱的地方去,还有的选择到所谓的“三大一高”——大城市、大企业、大海边、高收入的地方去。他们对职业或岗位的选择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符合自己的专业,而感兴趣和关注的是职业或岗位的附属物诸如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的这种想法虽然不能算是错误,但不能说是科学。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变迁,进一步导致了人才竞争的加剧,引起了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或岗位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不愿到贫困地区去。这些选择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人才的过分集中和浪费,一些内陆省份以及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特别是内陆省份、地区那些相对艰苦的工矿企业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为了解决人才断层现象,各级领导也都无不求贤若渴,这些情况既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也为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就毕业生而言,从大局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造生存环境,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使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在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其实,大学生到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在一定意义上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再则,落后地区及一些中小企业和单位缺乏人才,大学生去了之后更容易受到重视一展宏图。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应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把理想和实际结合起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一时当不成元帅怎么办?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一段话是具有启发意义的“每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应该做的,而是要做他可能做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这就说明,做事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好高骛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有些大学生在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已连续多年,聊城大学和山东省其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积极要求到西部就业,他们意识到了西部地区发展在即,腾飞在即,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应该说,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需要和自身价值实现同社会需要及“报国、奉献”联系起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业理想。
二、以自我为中心,更要考虑国家的利益。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把是否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专长,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作为择业的唯一要求,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据有关部门统计,43.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的单位“条件好、待遇高、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可以放弃户口;33.1%的毕业生表示,如果用人单位的条件适合,他们可以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这充分说明有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利益,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国家的利益考虑较少。这些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预测,一些传统工业已经完成了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走上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道路,对毕业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层次提高。一批高新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出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今后,尤其是各种经济成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就业,大显身手是大势所趋。现在,已有许多大学生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毅然决定到边疆、到农村、到基层、到贫困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些大学生把就业视点转向民营企业,以跻身于民营高科技企业而自豪。另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特长,或根据自身的能力,要有自主创业、开拓一片新天地的无畏精神。大学生要逐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加强自身的修养,想国家、人民之所想,急国家、人民之所急,逐步转变择业观念,将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体现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
三、靠社会关系,更要靠自己的实力。
由于大学生就业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些人把择业希望寄托在社会关系上。据有关部门调查,时至今日,仍有26%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 “拉关系、走后门”说得比较直白,它实际上是利用一些社会关系,比如亲戚、朋友、同学、校友,利用这些关系寻找就业信息是捷径。但如果自己综合素质不强,最终还是会被淘汰,所以找工作最终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关系。大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走到哪里都会吃香!才能最终找到理想的岗位,或者说是有更多的机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作为毕业生目前能力基本定型,最重要的是寻找机会,或者说是寻找就业信息。目前,我国毕业生择业已经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要主动出击,靠自己的能力获取招聘单位的承认,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渠道:一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常设机构,与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就业指导部门及用人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二是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机构。为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例如在山东省,教育部门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人事部门设有人才交流中心,专门负责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可以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三是师长和校友。学校的一些老师对外联系较多,毕业生可以通过他们了解有些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高校的校友遍及全国各地,而且大都在专业对口的单位工作,毕业生也可通过他们了解就业信息。 四是家长和亲友。许多家长或亲友在多年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由于家长、亲友与毕业生的特殊亲情关系,在帮助了解就业信息或推荐就业时会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毕业生可借助他们的力量主动出击,获取就业信息,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们而失去自我。五是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毕业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时,直接和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毕业生可借此机会了解该单位的用人信息,甚至可以利用实习的机会推销自己。六是“双选”招聘活动。各地市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各种“双选”招聘活动或招聘会,尤其是以学校为主体举办的招聘活动,时间集中、信息量大、针对性强、专业对口,是毕业生了解信息和择业的难得机会。七是有关新闻媒体。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各种新闻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都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专题、专版、专刊,毕业生可以通过这些媒体了解有关的就业信息。八是网络系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就业信息日渐丰富。教育部已经开通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毕业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终端查阅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寻找理想单位,而不错失良机
毕业生都想寻找理想的单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味地为寻找理想单位,而作出一些不切实际的举动,从而影响自己的就业,白白错过择业的良机。一是忌好高骛远。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感觉良好,自认为在校经过多年的深造,十八般武艺精通,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这些毕业生为了能落实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单位,开始不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而是一拖再拖,有的毕业生被专业对口、工作条件不错的单位看中,却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这个单位,结果错过了择业机会。 二是忌缺乏自信。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小学毕业进中学,中学毕业进大学,“三点一线”,囿于校园,未经受过社会的实践锻炼。有些毕业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挑战,自始至终处在被动和盲从的地位。这些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勇气与信心,害怕别人提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稍遇挫折便畏缩不前,甚至心灰意冷,听天由命,结果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错过了择业的大好时机。 三是忌目光短浅。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只看重用人单位的经济条件、住房待遇等,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需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虑的少之又少。这些毕业生图的是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缺乏长远打算和艰苦奋斗的思想。须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种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的人,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早晚会被社会淘汰。 四是忌冷落基层。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急需的建设人才,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些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已无法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大量急需人才的是基层单位。虽然许多毕业生已看到了这一变化,但由于缺乏基层意识,普遍存在着不了解基层,害怕下基层,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心态。其实虽然基层单位条件相对要差一点,苦一点,但是基层单位人才缺乏,大学生到基层单位后会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五是忌虚荣侥幸。有些毕业生虚荣心极强,惟恐用人单位看不起自己,于是在面试时不切实际地抬高粉饰自己。还有的毕业生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认为供需见面时间较短,用人单位不可能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推荐材料采取“择业大包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才,结果用人单位一考察,发现并非如此,最终达不成协议。 六是忌缺乏主见。由于学校近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使得现在的一部分毕业生缺乏主见,有些毕业生见异思迁,今天签约明天毁,听了别人的宣传,又要恢复原协议,反复无常。有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父母身上,依赖父母联系用人单位,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根本不像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