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胡惟庸案有哪些经过,是此事件终结了宰相制度吗?
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牵连甚广,但从始至终都疑点重重,称其冤案确实不为过。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的死改变了政治上的格局,一直以来分散的皇权完全回归到了皇帝手中,朱元璋加给他的罪名是谋反叛变,而真正的历史或许并非如此,在各方学者关注下,胡惟庸一案到底是因为谋反而罪有应得,亦或是仅仅只是朱元璋加强皇权的一个借口,这一切,都需要仔细地梳理。
整个案件牵扯时间长至二十多年,因为一切,要从胡惟庸投靠朱元璋时谈起。
案发前的背景胡惟庸在朱元璋攻打和州时就已经投靠过来,是名副其实的老革命,跟随朱元璋一路走到建立大明,在此期间,胡惟庸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对上司心理的揣摩,再加上是同为开国功勋李善长的老乡,深受朱元璋信任,因而官职也是快速晋升,从最初的太常寺卿一路突飞猛进到坐到左丞相的位置,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坐上丞相位置之前,他并不能称之为一个恶人,或许是权力并没有很大的缘由,他一直尽心尽力帮助朱元璋治理国家,李善长也十分看好他,甚至还把自己的侄子介绍给了胡惟庸的女儿,两家结为姻亲。但是一路晋升的胡惟庸并没有再小心翼翼维持自己当年的谨慎,走上相位后,随着掌握权力的增大,人的野心和欲望甫经点燃,就会越燃越旺。胡惟庸也“有幸”未成为例外,他的错误,在当上丞相后越积越多,成为了以后被杀的导火索。
当上丞相的胡惟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职显赫,又深受皇帝宠信,朝野里所有想要晋升的官员都来靠拢他,跑官送礼者络绎不绝于途,而他也一直很享受这个过程,面对前来贿赂的人照单全收,《明史》有云:
"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同时,他也一直在剪除异己,和自己作对的人几乎没有好下场,人尽皆知的就是毒死刘伯温一事,史书记载"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而他之所以可以狠下心来对一个生病的老人,而且是地位尊崇的开国功勋下此杀手,正是因为在此之前,刘伯温曾经试图阻止朱元璋任命他为宰相。
当初朱元璋询问刘伯温接替李善长的最佳人选是谁时,他评价胡惟庸为"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怀恨在心的胡惟庸自然不会放过绝佳的报复机会。
一边是自己手握的巨大权力,一边是被自己哄得开心的皇帝,此时的胡惟庸已经变得十分猖狂了,不仅自己无法无天,连身边手下的人也开始目中无人,他的仆人倚仗着主人的势力,居然闯边关,还出手殴打守边关的将士,事情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其实此时的朱元璋已经隐约感受到了这位丞相的威胁,于是下令处死了这个恶仆。
而胡惟庸却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丝毫没有发觉自己已经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仍然我行我素,大将军徐达性情耿直,根本瞧不起胡惟庸这种奸党势力,而胡惟庸却试图铲除这个异己,想要收买徐达的仆人却反被告发给了徐达,徐达只是与他日渐疏离。此时的他更是小人得志,已经得意忘形,对于下属呈上来的奏折他甚至已经不再上报给朱元璋,而是自己擅自做主,隐瞒弹劾自己的奏章,任意处罚下属官员甚至革职,权倾朝野的他,却忘记了身后一直注视着他的朱元璋。
朱元璋面对这个严重威胁到自己的丞相,早已无法容忍,不过,时至此时,胡惟庸是一个嚣张跋扈独断专权的丞相,朱元璋是那个隐忍未发飙的皇帝,疑点虽已出现,但他在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案发时史书上的记载只是一纸官方文书,叫“云奇告变”,胡惟庸邀请朱元璋去自己府邸观看澧泉的祥兆,朱元璋并没有推脱,在去往他府邸的路上却被一个宦官拦住了道路,由于跑得太急,这个宦官气喘吁吁,怎么也喘不匀气息讲话,而这种冲驾行为在当时是要杀头的重罪,旁边的守卫几乎已经快要将他乱棍打死的时候,他费尽气力抬起手指向了胡惟庸家的方向,朱元璋见状发觉有些不妙,便登上城墙远望胡惟庸的府邸,一看就立刻怒发冲冠,原来胡惟庸家里到处都是士兵,这是要谋反叛乱,于是立刻下令处死胡惟庸。
此时,疑点便接踵而至,单看这个官方文书就可以发现,宦官为何非要在路上冲驾,冒着杀头的危险?一个人喘得再厉害,也不至于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吧?并且作为一个小宦官,在即将被打死的时候还能拼死指向胡惟庸家里的方向,这样的忠心也是让许多学者抱有怀疑态度,并且,胡惟庸的府邸距离城墙并不是很近,那么朱元璋是如何一眼便看到院子里面的士兵的?而最重要的就是,多方学者都认为,云奇这个人完全就是正史杜撰出来的人物。
假定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这个人,云奇告变自然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案件处理结果在所谓的云奇告变之后,胡惟庸被赐死,但是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明史记载"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在废除丞相制之后,过了几年,朱元璋再次旧案重提,将开国功勋二十几位全都处死,株连族人将近三万,包括立下汗马功劳的李善长,原因就是他有放任胡惟庸谋反的嫌疑,太子的老师宋濂也被波及,虽然马皇后为他求情,但是还是在发配的路上离世。
时隔将近十年后再次提起旧案,并且如此血腥,残杀将近三万人,做出此种行为的朱元璋让所有人都震惊,这也是许多人疑惑的地方,在李善长死后一年,有一位叫王国用的官员上书朱元璋,他论证李善长死得是真的冤,他完全没有理由去纵容造反。
理由很简单, 胡惟庸造反即便成功了,他李善长也不会是皇帝,冒着杀头的危险得到的还是一个丞相的位置,他没有理由和动机去冒这个险。朱元璋并不理会,也没有迁怒于他,这是否,也表明了朱元璋认可这种概念,默认他这么做是错的呢?不惜戴上杀人魔头的帽子也要将这些人赶尽杀绝,甚至在胡惟庸案后并没有收手,而是一路杀戮到底。
紧随其后再度爆出蓝玉案,如此心狠手辣铲除功臣,到底又是为何?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胡惟庸一案,其实分作两个阶段,最初只是针对胡惟庸,或者说,是针对丞相这个制度,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出身,一步一步走到皇位,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不想自己的权力被分割,其实历代皇帝都不想要皇权分散,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稳固皇帝权力,只不过朱元璋他更加重视自己的皇位。
在洪武十一年时,已经有了端倪,朱元璋下令以后臣下上书可以越过中书省,皇帝独揽大权。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只是上一个命令的延续,他的目的就是废除丞相,加强中央集权,使皇帝的权力达到最大话。
那么,废除丞相制度需要的就是一个“谋反”的罪名,因为贪污受贿纵仆行凶这是犯罪事实,完全可以杀了胡惟庸,还需另立新相,跟“丞相”这个官职毫无干系;可是谋反这个罪名,却与丞相这个官职强相关,朱元璋必须让大家意识到,这个位置,是能够滋生造反意识的温床,是一种制度缺陷,而有了缺陷,就要从制度上再去弥补。所以,胡惟庸就是朱元璋废相的一个棋子,朱元璋明白胡惟庸的性格,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压迫他,把他逼急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事实上,胡惟庸确实是被逼得这反不造也不行,因为他的儿子在一次外出时,因为马车的问题,车子翻了,于是他愤怒杀了马车夫,这件事情被报给了朱元璋,愤怒却又心怀鬼胎的朱元璋立刻处死了胡惟庸的儿子,目的就是为了逼急胡惟庸。按照朱元璋的设计,胡惟庸被逼得狗急跳墙,密谋想要造反,只是朝中几乎人人都已经知晓皇帝对丞相的厌恶,此时正是上奏的大好时机。
正中下怀的朱元璋自然不会放过他,杀了胡惟庸,颁布《废丞相敕》。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极刑。”
自此,整个大明朝的统治架构真真正正握在勤奋的皇帝手中。
胡惟庸冤吗?确实有些冤,因为其实一切都是皇帝的布局,但严格来说,他也算罪有应得,毕竟他做的所有事情加起来,死罪并不委屈他。而时隔十多年的胡惟庸后续牵连案,是真正让人感慨万千的,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确实过分,也确实让人费解,一同打下江山的战友如果真的想要谋反,何苦要等到现在呢?
他们完全没有造反的理由。王国用的奏疏是最大的证据,李善长作为最不可能有谋反罪的人,却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其他诸多开国元勋也都是因为子女姻亲关系而被诛杀,难道皇帝真的就是一个以杀人为乐的嗜血恶魔吗?
其实也并不是,从马皇后为宋濂求情,朱元璋感动而改变命令就可以看出,朱元璋也有感情,也讲究情面,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些并肩作战一同打下江山的臣子也是朋友们赶尽杀绝呢?
从当时的情形来分析,只能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在朱元璋重提旧案前,太子朱标去世,而皇长孙朱允炆又尚且年幼,朱元璋害怕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被他人夺走,那他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为自己的子孙拔掉所有可能伤害到他们的刺,所以他不惧怕变成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人,能为自己的子孙留下完整的江山就足够了,所以行动方向从一开始的废除丞相制度,演变成了后来的铲除后患。
那些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那些敌军的眼中钉,现在就变成了他的肉中刺,他要拔掉这些刺,生性多疑的他不相信这些忠于自己的人也能同样忠于自己的儿孙,于是这场殃及两万余人的杀戮,不可避免地拉开序幕。他没有反驳王国用,也没有迁怒于他,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么做很不讲道理,根本无从反驳,虽然他觉得自己没有做错。
结语:胡惟庸案距离现在如此久远,具体事件过程谁也不能看得清楚讲得分明,而在当时的情形下,也没有文官敢记录下真实发生的事件,虽然野史不少,正史也有所谓的官方文书,但是对于里面扑朔迷离的案情,我们只能去尝试着寻找答案,尝试在历史的长河中打捞信息,找出历史本来的样貌。
这个案子被称为冤案确实也并不为过,因为这一切都在朱元璋的掌控之中,虽然胡惟庸在做丞相之时犯下了许多罪过,但并不排除是朱元璋有意纵容,给他假象,因为朱元璋目的明确,就是想利用胡惟庸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客观来讲,胡惟庸也算是一个政治牺牲品。
但是如果胡惟庸生性没有那么嚣张,或许这颗棋子不会让他做吧!而后来所牵连的人,则是名副其实的冤枉,作为开国元老却不能得到善终,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有可能会变成后患,确实放在谁人身上也都十分委屈。
纵观整个案件,朱元璋作为一个专制时代的开国皇帝,为了巩固皇权,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切在后人看来并不很意外,相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古往今来一直都存在,朱元璋只是更加冷酷而已,选择彻底铲除这个威胁,既为自己也为后代。
所以,胡惟庸的死亡结果本身早已注定,因为他遇到的是朱元璋。
而那些因为被怀疑而无辜枉死的大臣们,也仍然只能说,因为他们遇到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