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芽期
马铃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始,块茎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显生长。从芽萌生至出苗是发芽期,进行主茎第一段的生长。
2、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六叶或第八叶展平,即完成1个叶序的生长,称为“团棵”,是主茎第二段生长,为马铃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经过的时间较短,不论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个月。
3、发棵期
从团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叶展开,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以第二花序开花,为马铃薯的发棵期,为时1个月左右,是主茎第三段的生长。
4、结薯期
即块茎的形成期。发棵期完成后,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此期茎叶生长日益减少,基部叶片开始转黄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机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随之加快膨大,尤在开花期后10天膨大最快。
扩展资料:
关于马铃薯的具体营养价值描述为每100 g马铃薯中含蛋白质1.6 ~ 2.1 g,糖类13.9 ~ 21.9 g,粗纤维0.6 ~ 0.8 g,钾1. 06 mg,钙9.6 mg,磷52 mg,铁0.82 mg,胡萝卜素1.8 mg,硫胺素0.088 mg,核黄素0.026 mg,尼克酸0. 36 mg,抗坏血酸15.8 mg。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丰富而齐全,其丰富的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远远超过粮食作物;其较高的蛋白质、糖类含量又大大超过一般蔬菜。马铃薯营养齐全,结构合理,尤其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与人体的基本一致,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几乎高达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铃薯
1、成熟的块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才能作为种薯播种,即休眠阶段;
2、播种后,依靠自身的营养生根发芽长出幼苗,即自养阶段;
3、出苗后,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利用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元素,形成完整的植株生长体系,直到开花达到植株的最大繁茂,即异养阶段;
4、开花后,地上部停止生长,块茎迅速膨大,积累养分到成熟,即块茎形成阶段。
扩展资料:
品种分类
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黄色马铃薯,七彩马铃薯等。中国已培育出以紫色、红色为主的彩色优质马铃薯,将紫、红色马铃薯老品种与优良高产马铃薯品种杂交,改良筛选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马铃薯。
与老品种相比,改良后彩色马铃薯芽眼小,外观好看,抗病性强,亩产可达到1000至1500公斤。彩色马铃薯还可作为特色食品开发。由于其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经高温油炸后彩色薯片仍能保持天然颜色。
黑色马铃薯之所以呈现黑紫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具有主秆发达、分枝少、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特点,亩产达1500公斤,比普通马铃薯品种增产20%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铃薯
推荐于2017-11-29
发芽期。从块茎的幼芽萌动至出苗为发芽期。一般春季约需25-35天,秋季10-20天。
幼苗期。从出苗至主茎完成第一个叶序为幼苗期,约需15-20天。
发棵期。从幼苗期结束至主茎顶叶平展为发棵期,约需25-30天。早熟品种以第一个花序开花,晚熟品种以第二个花序开花为发棵期结束的形态标志。
结薯期。从主茎顶叶平展到茎叶变黄为结薯期。在此期间块茎迅速膨大。由于马铃薯原产南美低纬度高山地区,所以较冷凉的气候、短日照和昼夜温差大的条件有利于马铃薯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向块茎运输,促进块茎迅速膨大。
块茎休眠期。块茎休眠是在块茎开始形成的同时发生的。但通常休眠期的长短是按收获到幼芽萌发的天数计算的。在温度25℃左右,休眠期至少1-3个月,因品种而异。在0-4℃条件下,块茎可以长期保持休眠状态。
马铃薯原产南美高山地带,喜欢冷凉的气候,发芽期适温为12-18℃,茎叶生长要求较高温度,以20℃左右最适宜。块茎膨大要求较低温度,最适土温为16-18℃。马铃薯是喜光作物,生长期要求有充足阳光。在长日照条件下,茎叶、花果及匍匐茎生长很快,而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和膨大。马铃薯是用种薯播种的,从播种到出苗,主要靠种薯中贮存的水分,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发棵期土壤湿度应维持在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80%,以促进茎叶旺盛生长。发棵期后期要适当控制供水,以利适时转入结薯,土壤湿度应由80%降到60%。结薯期土壤湿度应提高到80-85%,以利块茎迅速膨大。马铃薯的块茎是在土壤中形成的,因此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轻砂壤土种植马铃薯。马铃薯整个生长期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约需吸收纯氮5-6公斤,纯磷1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