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与哪一年正式封曹丕为魏太子的?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他起兵后打败了袁绍、陶谦、吕布等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总览政事。虽然没有完成统一,但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216年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王,虽然他没有做皇帝,但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可以说曹操是随时都有可能逼着汉献帝禅位自己做皇帝的。
而曹操在获封魏王后,便是在自己的儿子当中寻找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魏太子。而曹操最终选择了曹丕,在217年,曹丕脱颖而出被立为魏王世子。
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在稳定住局面之后,曹丕逼着汉献帝禅让了帝位,他还有模有样的三次拒绝。就这样,曹丕也正式以帝王的身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
那么曹丕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曹操有25个儿子,曹丕是次子,也是嫡长子。他唯一的哥哥曹昂在建安二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降而复叛,曹昂为救曹操被杀。
曹昂死后,曹丕是理所当然的长子还是嫡长子。在封建社会,嫡长子是合理合法的继承人,所以曹丕当选是有理论依据的。
很多人认为曹丕这个人奸诈,颇有心计。论文采他比不过曹植,人家曹植可以七步成诗,显然曹丕是做不到的。论武艺又比不过曹彰,论聪明他也比不过曹冲,小小的曹冲就可以称象了。而论人缘他也比不上老大曹昂,可惜他早死了。
但是曹操选的是接班人,这个人选是要管理一个国家的,从综合能力上来看,曹丕不得不说有着巨大的优势。
毕竟曹操不是选诗人,不能只看文采,也不是要选人去打架,所以本身有能力武力不是最主要的。
曹丕年纪比较大,他很早就跟着曹操南征北战,长时间的军旅生活锻炼了强健的体魄,而且还丰富了他的见闻。因此,长期以来,他的身边拉拢了非常多的支持者。而曹操在这个问题上狐疑不决。尤其是在曹冲死后,争夺者几乎变为了曹丕和曹植两个人。
曹植也非常受曹操的喜爱,而他身边也有一众支持者,他们各自结为党羽,设计谋、造舆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但整体上,曹植是没有优势的,而曹操最终还是决定立曹丕为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