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阳泉历史?
1900年前是一片名为沙江口的荒滩。
1903年石太铁路通车后,采矿业随之兴起,1936年形成了3万余人的小镇,属平定县。
1949年建市。
1983年平定县、盂县归辖于阳泉市。
阳泉市历史悠久,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
春秋时,今盂县地有仇犹国。
周贞定王十二年(前457),晋卿智伯灭仇犹;十六年(前453),韩赵魏三家分晋,市境属赵。
秦属太原郡。
西汉初,于市境置上艾县,县治在今平定县新城村,属并州太原郡。
东汉,上艾县属冀州常山国。
三国时,南北分属魏并州乐平郡、新兴郡。
西晋沿用曹魏旧制。
东晋十六国时,历属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北魏等国。
北魏时南北分属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和肆州新兴郡定襄县。
后全境属东魏和北齐。
隋时于今娘子关置苇泽县,属井州,后废;于今盂县境置原仇县(后改称盂县),与石艾县同属辽州。
唐初,市境属受州,后受州废,石艾、盂县先后属并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石艾更名广阳,徙县治于广阳村。
五代历属后唐、后晋、后汉、北汉。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县治迁回平定上城,隶平定军;盂县属并州;之后,平定县、盂县同属河东路。
金升平定州、盂州,属河东路、河东北路。
元属冀宁路。
明,盂州降为县,与 平定州同属山西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
民国初为平定县和盂县,属山西冀宁道,后直辖山西省。
抗日战争时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县、平(定)东县和平(定)西县,盂县分置盂(县)平(山)县、盂(县)阳(曲)县、盂(县)寿(阳)县;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东、平(定)西二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以北各县属晋察冀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平定、盂县逐渐恢复原建置;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以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
阳泉市(工矿区)先后归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 *** 、山西省管辖。
新中国建立后,阳泉市(初为工矿区,1952年恢复市建置)数度由晋中(榆次)地区(专署)代管,平定县、盂县则属晋中(榆次)地区(专署)。
先后置城区、郊区和矿区。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阳泉市成为由山西省直辖的下辖两县(平定、盂县)三区(城、矿、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