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和故事
春联源于中国的宋朝,其起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桃符和春帖。
桃符是春联的一个起源。桃符是民间于春节时用桃木板画上神荼、郁櫑二神驱避鬼怪的物品,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主管万鬼的神荼和郁櫑。遇作祟的鬼就会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人们在桃符上写上一些吉祥语句,带有吉祥寓意。
春帖,是春联的另一个起源,又名“春书”,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是人们祈求招祥纳福的物品,是于立春日用色纸剪成“宜春”二字,张贴在门柱上,也有一些是写成单句的其他吉祥话,贴于门楣上。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贴春联的习俗也见于朝鲜半岛,称为立春榜、立春书、立春帖、立春祝等,济州岛叫입춘굿(立春굿,其中“굿”为固有词,祭祀之意)。是春联的吉祥文句,贴在大门或大梁、天井,表达新年的祝福。虽然朝鲜半岛在日常生活已普遍使用谚文多年,但立春榜仍然用汉字书写。
与中国的春联相同,朝鲜立春联的其中一个源由是延祥诗。朝鲜王朝时期,承政院(승정원)的正三品以下官员和侍从每人在立春几天前要给国王呈五言绝句一首,然后再择好句贴于宫内柱子上,就是立春帖。
初期只有两班贵族府邸和宫廷才会贴立春帖,后来才流传到民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