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赏析王维的《终南山》与孟郊的《游终南山》

 我来答
爱情中的那点事
高粉答主

2019-07-20 · 只要你开心,忘记我页没关系。
爱情中的那点事
采纳数:43 获赞数:3767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意境方面的不同:

《终南山》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

《游终南山》景象奇特幽深,感情直露,情景相生。

2、表现手法的不同:

《终南山》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移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游终南山》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终南山》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游终南山》

唐代: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

终南山矗立在那儿不偏不斜,山中居住的人也和这山一样爽直正派,虽然山路陡峭,崎岖不平,但他们却心地平坦,从不会有路险身危的感觉。山高风长,长风吹动松柏,松枝松叶在风中呼呼作响,松涛回荡在千山万壑之间,十分清脆激越。

来到终南山见到如此险绝壮美的景色,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天天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

扩展资料:

《游终南山》

这六句诗插在这中间的两句,以抒情为主。“山中人自正”里的“中”是“正”的同义语。山“中”而不偏,山中人“正”而不邪;因山及人,抒发了赞颂之情。

“路险心亦平”中的“险”是“平”的反义词。山中人既然正而不邪,那么,山路再“险”,心还是“平” 的。以“路险”作反衬,突出地歌颂了山中人的心地平坦。

硬语盘空,险语惊人,也还有言外之意耐人寻味。赞美终南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了。

《终南山》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至公元744年(天宝三年)之间,王维曾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这首诗大概是诗人隐居终南期间的作品。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柳烟7
2010-12-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万
展开全部
意境方面的不同: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情景自然浑成。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感情直露,情景相生。

表现手法的不同: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写景时,王诗移步移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结句采用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写景时以静态为主,诗人立足点未变;抒情采用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