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计时的
在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计时制度,从而产生不少名称。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_。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早在商朝时期,古人便发明了圭表计时,其原理便是在地上直立一根长杆,通过影子长短的变化来判断时间。
古人计时的方法有鸡鸣计时、漏刻计时和天象计时。
1、鸡鸣计时
鸡鸣是最古老的晚上计时方式,在农村一直沿用至今。一般公鸡打鸣是十分规律的,靠“鸡叫三遍”能够大致确认晚上的时间。鸡在过了半夜十二点后不久会叫一遍,表示子时;第二便会在四更天叫,表示到了寅时;第三遍会在五更天叫,表示到了辰时。百姓常常听到鸡叫第三遍就会起床。但这种计时方式颇为粗糙,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范围。
2、漏刻计时
漏刻是古代的另一种计时工具,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将标尺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的变化便能知道当前时刻。而且漏刻不需要依靠天气和太阳,所以也可用于晚上计时。这种计时方式比较精确,但也能看出来这不是老百姓用得起的,所以一般只有皇室和贵族使用。
3、天象计时
白天可以看太阳确认时间,晚上自然也可以看星星和月亮确认时间。这种方法要比鸡鸣计时还要古老,但也极其复杂,要根据月亮、其他恒星、北斗星等天体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方位才能确定晚上的时间。
古代计时的十二时辰
古代把白天和黑夜分为十二个时间段,这些时间段都是古代人们根据太阳的出没规律、生活劳动等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是古代人的一种智慧结晶。
十二时辰的其实在西周就已经出现了,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隅中、日中、日昳、黄昏和人定等。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到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时辰都是有特定的名词来构成的,这些名词也能够很清晰地反映那个时候的场景特征,对于古人来说是比较容易记忆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古代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