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子发黄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小麦叶子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原因:
1、缺素引起发黄缺氮: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叶片发黄、叶尖枯萎,下部老叶发黄枯落。缺磷:次生根极少,分蘖少,叶色暗绿,叶尖发黄;新叶蓝绿,叶尖紫红。
缺钾:发黄先从老叶的开始,然后沿叶脉向下延伸,黄斑明显,呈镶嵌状发黄。黄叶下披,后期贴地,病苗茎秆细小瘦弱,易早衰。
2、虫害引起的发黄蝼蛄:咬食麦苗根茎,使叶片发黄,受害重的干枯死亡。麦圆蜘蛛:吸食小麦叶肉组织营养,致使叶片发黄甚至死亡。蚜虫:蚜虫危害可导致麦苗发黄。
3、病害引起的发黄根腐病:症状为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秆枯死等。小麦返青后发病,表现为苗色发黄,株高参差不齐。纹枯病:纹枯病危害导致下部叶片发黄。
4、肥害引起的发黄使用缩二脲含量超标的劣质尿素或游离酸含量超过5%的劣质磷肥,重者烧芽不出苗,轻者麦苗枯黄;使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导致麦苗发黄。防治方法:若土壤墒情差,应立即浇水。
5、渍害引起的发黄地势低洼或排水不畅田遇连阴雨,麦苗根部受渍害影响,地上部发僵,苗弱苗瘦,铁锈色,叶片发黄。防治方法:开好“三沟”—围沟、墒沟、腰沟。
6、干旱主要表现为麦苗矮小,整个麦田发黄较一致。防治方法是及时进行灌水(要注意方法);乘雨或浇水时撒施氮肥,但用量不宜太大。
7、其它基本苗过大,气温高,麦苗旺长,田间郁闭,底部老叶发黄。
二、防治方法:
1、加强肥水管理。若是底肥充足,年后已经浇过水。田间不太旱,应以中耕划锄为主,促进麦苗生长。若是底肥不足,年后又没浇过水,田间干旱严重,应及时加强肥水管理。浇水前撒施化肥,以碳铵、硫铵等肥为主,尿素在低温下转化慢不宜使用。
2、马上使用一次小麦专用调节剂——麦巨金。调节剂麦巨金具有促进小麦生根、促壮,缩短节间、增强抗病能力,防止倒伏等功效,在小麦返青期,只需要使用一次,简单方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意病虫害防治:在防治蚜虫、红蜘蛛的同时,加入适量抗病的杀菌剂,比如粉锈宁、多菌灵、丙环唑等。如必要时建议拔取样本到当地农技植保部门咨询一下,对症治理。
4、针对低温、土壤干旱、大风和霜冻等气象因素所造成的黄叶。这种黄叶出现时间往往和天气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范围也往往很大,整块田表现比较一致。这种黄叶是生理性的,一般不用防治,严重的可以追施肥料,促进生长。
5、因土壤缺肥,包括氮、磷、钾、钙等。缺乏氮素营养的植株整体黄瘦,生长缓慢。不难理解,缓解这种黄叶的办法就是追肥灌水,缺什么就补什么。
6、因为土壤板结、淹水、渍涝、盐碱害、有毒物质等,受这些因素影响造成根系生长死亡而黄叶。还有因为使用药剂,特别是除草剂过量或方法不当和秸杆还田粉碎不细,分散不均,架空根系造成的黄叶。对策当然就是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提倡精耕细作和规范用药技术等。
小麦的生长环境: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