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和欣赏中国画中的留白
留白”艺术具有虚实相生、黑白互依的均衡美、整体美。按照传统的道家虚实相生理论,绘画着色处可视为阳,空白处可视为阴,而“留白”是将绘画作品的着色和空白处整体思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均衡与统一。说到虚实相生、黑白互依,一个比较直观的形象就是道家标志性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 它是由一个圆形内两个一黑一白的阴阳鱼首尾相连互咬而成的平面构成,黑色图形代表阴,白色图形代表阳,白色图形中有一个小黑点,黑色图形中有一个小白点,形象表达了虚实、黑白互生互存的思想。中国画的“留白”也是将空白处视为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通盘考虑效果。
具体了解一下
宗白华说:“‘虚’和‘实’辨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潘天寿说:“我国绘画,向以黑白二色为主彩,有画处黑也;无画处,白也。白即虚也,黑即实也,虚实之联系,即以空白显实有也。”如在八大山人的《荷花水鸟图》中,一只小鸟立于怪石之上,一枝枯荷垂于小鸟头上,其余为大块的空白。在这里,空白之处并非毫无意义,它同荷花、寒鸟一起成为凄冷感觉的营造者,共同营造了空旷寂寥的环境气氛。除了结构上的整体思考,也要将绘画同画家的人生境遇通盘思考,方能更为准确地理解绘画的意蕴。绘画的着色与空白形成虚实关系,绘画作品同作者的境遇及至观赏者的心情、心境,也构成虚实关系。
“留白”指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从而有意留下空白。
清代笪重光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清代画家汤贻汾在《画鉴析览》指出:“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说的也是绘画中,笔墨未到的空白处,同样是有意义的,是影响画作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创作和欣赏中不可忽视。
一般认为,中国画“留白”艺术形成于六朝,成长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及至明清则成为成熟的创作法则。纵观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留白”艺术已然成为中国画重要的构图法则和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