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是怎样出现的?各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张是什么?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的产物,是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激烈的阶级斗争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出自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思想家,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去适应错综复杂的政治需要,就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攻击和辩论,形成了墨、儒、道、法、兵等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鲁国的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他的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不可能实现。
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邹国人孟轲,著有《孟子》一书。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仁政”,还宣扬剥削压迫有理。另一个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赵国人荀况,著有《荀子》,一书,是个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和“人定胜天”。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宋国人庄周,著有《庄子》一书,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但思想消极。
法家学派重要代表是韩国人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今必胜古,人们不必循古,必须进行改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法”治。韩非子的学说后被秦始皇所采用。
兵家学派著名军事家是春秋时期著有《孙子兵法》一书的孙武后代孙膑。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主张打仗要谨慎,战前要进行充分准备,作战中能做到集中自己的兵力,分散敌人的兵力,就可以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