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有毒吗?
2023-06-12 · 国内高端的健康、美容、美体产品及服务平台
关注
展开全部
每条鱼中都会有鱼胆,因为鱼胆特别苦因此在烹饪鱼的时候需要将鱼胆祛除,那么鱼胆有没有毒,鱼胆可以吃吗?鱼胆是有毒的,食用后会对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吃鱼还有很多其他的初一事项,下面就来详细了解鱼胆,以及吃与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1、鱼胆有毒吗
鱼胆有毒。鱼胆中含有胆酸、甘胆酸及胆色素和钙盐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因此在我国民间流传有许多鱼胆的食疗方及药方,但其实鱼胆是有毒的,吃鱼胆可能造成年人体多种器官的损害。
2、鱼胆中毒的剂量
一般吞食500克重鱼的鱼胆4-5个,或1000克公斤重鱼的鱼胆1个,即可引起中毒。而且鱼胆本身含有毒素,不管剂量多大都最好不要吃。
3、鱼胆中毒的症状
鱼胆中毒的症状约在0.5-1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心律不齐,全身浮肿等。慢性中毒的,在2-3天后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无尿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休克、昏迷乃至死亡。
4、鱼胆中毒怎么办
目前对于鱼胆中毒并没有特效药物,因此,切不可盲目或随意服用鱼胆。利用鱼胆致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肝功能不全者禁服。发现鱼胆中毒应立即送医救治。
5、吃鱼胆有什么害处
鱼胆进入肠胃经吸收后,先到达肝脏,再到肾脏,最后由肾脏排出,因此吃鱼胆最容易造成急性肾衰竭和肝损害,其次是心脏、大脑等器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6、吃鱼注意事项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4、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1、鱼胆有毒吗
鱼胆有毒。鱼胆中含有胆酸、甘胆酸及胆色素和钙盐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因此在我国民间流传有许多鱼胆的食疗方及药方,但其实鱼胆是有毒的,吃鱼胆可能造成年人体多种器官的损害。
2、鱼胆中毒的剂量
一般吞食500克重鱼的鱼胆4-5个,或1000克公斤重鱼的鱼胆1个,即可引起中毒。而且鱼胆本身含有毒素,不管剂量多大都最好不要吃。
3、鱼胆中毒的症状
鱼胆中毒的症状约在0.5-1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心律不齐,全身浮肿等。慢性中毒的,在2-3天后可能出现肝功能衰竭、无尿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休克、昏迷乃至死亡。
4、鱼胆中毒怎么办
目前对于鱼胆中毒并没有特效药物,因此,切不可盲目或随意服用鱼胆。利用鱼胆致病,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肝功能不全者禁服。发现鱼胆中毒应立即送医救治。
5、吃鱼胆有什么害处
鱼胆进入肠胃经吸收后,先到达肝脏,再到肾脏,最后由肾脏排出,因此吃鱼胆最容易造成急性肾衰竭和肝损害,其次是心脏、大脑等器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6、吃鱼注意事项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4、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