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阁加强了君主专制

要一百字左右,一定要对!!!... 要一百字左右,一定要对!!!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09
展开全部
①明朝皇帝从官僚中选拔官吏入值殿阁,在皇帝指挥下处理政事,由于殿阁处于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②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很少能参与政事。明成祖内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时,内阁大臣有票拟权,地位日益提高。万历年间,部权尽归内阁。③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阁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
匿名用户
2013-11-09
展开全部
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帮助 集中央权力于皇帝。 具体表现为废除丞相制, 权分六部。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 既可以辅佐皇帝, 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决策机要; 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 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 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 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 难免偏颇、 草率。 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 “内阁的出现” 一目, 主要叙述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立内阁制度。 如前所述, 明太祖忌大臣权重, 自洪武十三年杀胡惟庸后, 不设宰相。 但“政皆独断” 却又造成政务丛集于一身的矛盾。 据统计, 洪武十七年(1384) 9 月 14 日至21 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 件,共3 391 事, 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 件、 411 事, 以致“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 遇到大事, 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 于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 置诸殿阁大学士, 收阅奏章, 批发文稿, 协助皇帝办理政务。 永乐初年, 选翰林院讲读、 编撰等入阁, 参与机务, 称内阁, 无官属。 明中叶以后, 职权渐重, 兼领六部尚书, 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兼决策机构。 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 尽管内阁 权力日盛, 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 后者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 其地位十分巩固。 但内阁 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并无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 职位, 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一落千丈。 因此,尽管有人认为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 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09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史看来,皇帝在纳柬的时候,在唐代,被纳柬的人,通常是坐着与皇帝说话;在宋明代,被纳柬的人,通常是站着与皇帝说话;在清代,被纳柬的人,通常是跪着与皇帝说话了,由此看出,皇帝越来越有权威.从内阁的权力来看,它是没有实权的,差不多相当于一个顾问机构,真正的权力是掌握在皇帝一人手里.从外面送进宫的奏折,首先是送到内阁里,但必须有皇帝"批红"才能生效执行,在之前没有内阁的时候,所有奏折都由皇帝一人批阅,由于力不从心,故成立内阁,帮助皇帝批阅奏折,可若没有皇帝的审核,是不能给予通过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