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志愿的问题

就是如果我第一批只报一所学校的一本专业,然后我第二批第一志愿也报的是那个学校,只不过专业是二本专业,那么如果我第一批未被录取,接下来是由那所学校直接处理我的第二批第一志愿... 就是如果我第一批只报一所学校的一本专业,然后我第二批第一志愿也报的是那个学校,只不过专业是二本专业,那么如果我第一批未被录取,接下来是由那所学校直接处理我的第二批第一志愿还是要重新投档或是其他处理?会浪费时间吗?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605yTo
2014-06-23 · TA获得超过12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志愿的填报既有科学性,也有机遇性。常有考生和家长为填报志愿而烦心苦恼,为此,笔者就志愿的填报谈一些看法,以飨各位考生和家长。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应详细研读《报考指南》和《填报志愿指南》这两本书。了解哪些学校在我省招生?招什么专业?招多少人?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考生不一定要了解所有在我省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但对自己想要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要做到心中有数。学校的录取规则是什么?志愿间的分数级差是多少?有没有体检方面的补充要求?外语语种、男女生比例有无限制等等。考生还要通过上网或其他形式了解报考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所设专业、重点学科、硕博士专业数等。总之,对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情况做详尽的了解,通过对比筛选确定志愿及志愿顺序。

另外,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了解近三年各学校在我省录取的分数情况,尤其要关注《填报志愿指南》上刊登的2001至2003年各高校在我省录取新生的“居中分” (在参考前3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时,应考虑当年的招生专业。往往“热门”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冷门”专业录取分数会低一些)和各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以便衡量自己能否达到报考学校的分数要求。省考试局在每批填报志愿之前会在网上公布当批符合录取资格考生成绩分布表,考生在此表中可了解自己所处的分数段的情况,确定自己在所报考的科类中的大致位置。

填报志愿 应考虑自身的哪些因素?

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依据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志愿。这个实力主要指高考成绩和德体状况。诚然,每个考生都向往名牌大学,但名牌大学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心愿,况且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上“名牌”。因此,“量体裁衣”是最重要的。考生必须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联系自己的实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就读的高校和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专业。高校的录取原则是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德体状况,如果体检结果有不能录取的有关专业或不宜就读的专业,在选择专业时应避开受限专业。如果某一科考试成绩较低,也应避开对该科目要求较高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数学科的成绩要求较高,该科成绩不高的考生不宜选择此专业。

为什么第一志愿非常重要?

高校的录取是分批进行的,每批录取省考试局首先向高校投放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未投给报考学校,那么他所报考的几所平行的第二志愿有可能已经按第一志愿录取满额。我省近年来第一批录取院校的一志愿录取率在70%以上,第二批录取院校的一志愿录取率也接近70%,可见多数考生还是录取到了第一志愿的学校,因此第一志愿非常重要。

第一志愿固然重要,但第二志愿并非无关紧要。每年总有一些考生第一志愿落选,也总有一些高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如果考生第一志愿落选,第二志愿报得合适,也可以被高校录取,只是第一、第二志愿之间要拉开档次,形成梯度,否则即使填报了第二志愿也可能会因所报志愿已录取满了第一志愿的考生而不能出档。

考生应如何选择志愿?

填报志愿的路径有多种,考生可以先确定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然后将招收这些专业的学校挑选出来,再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确定第一和第二志愿。也可以先选择学校,再在所选的学校中确定第一、第二志愿和每个志愿的报考专业。特别向考生说明的是,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干脆就别报。因每年都会有个别考生按所报志愿录取后又要求退档或放弃入学资格来年再考,原因就是填报了并非情愿读的学校和专业。

考生应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

考生知道了自己的排名和分数位置后,如何选择高校,怎样确定高校的档位又是一个难题。除北大、清华、复旦等公认的名校外,各批次的高校在本批内并没有明确的三六九等之分,这就要靠考生和家长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判断、选择。对高校的定位一般应从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科研成果、重点学科、硕博士专业数量等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京津沪穗地区的高校、省会城市的高校,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法学、金融学、新闻学等专业较为热门,考生可根据自己和高校两方面的实力,寻找出志愿和分数的最佳契合点。今年我省实行分时段划线、分时段填报志愿和分时段录取的办法。在每批录取之前还将公布参加当批录取线上考生的成绩分布表。这样做虽然给录取工作增加了工作量,但对考生填报志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每个考生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分数和位置,但不知道别人报什么学校,更不知道自己所选择的高校有多少人报考,他们的分数如何,因此,填报志愿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是首选高校还是首选专业?

高校的名气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同的高校在就业市场中的价值不同。专业的选择同样重要,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就业取向和终身职业。考生如果在两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填报有名气的学校可以淡化专业,报没有名气的学校可选好的专业;选“热门”专业,可降低对学校的选择要求,选好的学校,专业要求不能太高。总之,应从实际出发,综合确定自己对选择高校和专业的目标。另外,在选择专业时,还应考虑重点学科。高校的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对于重点学科各高校在资金、设备、师资方面会有许多优势。有些高校虽然不是名校,但某些专业是重点学科,考生不妨在选择专业时加以考虑。

填报“专业服从”有什么利弊?

考生填报了“专业服从”可增加录取机会,但也有可能被调剂录取到不理想的专业。如果不填报,当所报考的专业已录取了比自己成绩高的考生时,高校就有可能会因“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的理由退档。因此,考生应权衡利弊自主决定是否填报。

没有达到当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能否报考当批录取学校?

没有达到当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也能报考当批录取学校,但只有分数比数接近和报考冷门学校或冷门专业的才有可能因生源不足降分录取。第一批A段不降分录取,没有达到A段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即使填报了志愿也不可能被录取。

分数接近上批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是否可以在当批选报“好”学校?

分数接近上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当批录取的“好”学校。比如分数接近本科第一批B段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理工类二批线上考生,要想选报北京工商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山西医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被录取的可能性恐怕不大。因为在本科B段录取结束后,会有600多名考生自然落选,这些考生将参加本科第二批院校的录取。另外,在参加第二批院校的录取考生中,还有一些限报考生的分数达到了第一批录取分数,他们在第二批院校的录取中占有分数优势。同样,分数未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专科高职批的线上考生,在选择志愿时,也不能见好就报。去年,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学校所录取的考生分数都达到了本科第二批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报考专科高职院校是否没有前途?

由于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目前还暂处于弱势,不少考生把升学的目标定在本科,这也无可非议。上本科也好,读专科也好,最终的目的是要就业,就业市场引导着受教育取向。但是,我以为一些高考成绩未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的考生,不应排斥专科高职院校,应选择师资、实验设备、实习条件良好的专科高职院校和社会上“适销对路”的专业,学一门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会越来越多,今后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好、学精,不怕英雄无用武之地。

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

一是认真阅读“填报志愿须知”,按要求规范操作;

二是一定要把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看好填准,填错了代码就是错报了学校,必定会影响录取。

三是按时上网填报志愿,错过时间视其自愿放弃。

填报志愿从总体上应注意什么?

详细了解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及录取原则;

仔细研读《报考指南》及《填报志愿指南》;

关注往年各校录取的居中分数;

依据高考成绩选择相应学校;

审慎选择第一志愿,合理填报第二志愿;

综合考虑所报学校和就读专业;

根据情况确定是否专业服从;

准确输入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报考院校是否应考虑就业因素?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的都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就业率也不尽相同。考生报考志愿时,适当考虑就业因素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不能盲目夸大就业的影响,把就业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如果把就业放在第一位去考虑,就会使考生不顾自己的学科专长和兴趣爱好,一味地去报考就业率高的所谓热门专业,造成志愿撞车现象。况且,高校的招生专业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论证后设立的,应当说,每一个招生专业都有社会需求,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学得好。另外,就业毕竟是大学毕业时的事,几年后形势的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把握的。也许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到毕业时就变成冷门专业了。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发生过。因此,报考志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学科专长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进行填报。

考生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填报志愿?

在填报志愿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对本人的职业倾向做一个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曾对人与职业相互适应的理论作过实验,提出人与职业、专业相适应的7种类型。即:

艺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作曲、服装设计、写作等。

经营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营销、经营管理、法律事务等。

事务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秘书、银行柜员、资料管理员等。

研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数据统计分析师、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等。

自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农产品开发、医疗、矿产勘探等。

技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机械师、驾驶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社会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中小学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导游等。

职业倾向在填报志愿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毕竟专业选择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一点上,考生家长尤其要注意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能代替考生填报。

考生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要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思想,克服和杜绝期望值过高的思想。据了解,绝大多数家长存在着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倾向,心中的理想志愿超出孩子所能达到的水平。如果带着这种思想去填报志愿,往往会增加考生报考的风险。

第二,注重搜集、整理、分析高考资讯和招生信息,给孩子提供参考。有条件的话,应该多关注高考资讯方面的杂志、报刊,以及网上的信息,还可以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对高考招生的相关政策,一定要认真研读、分析、吃透精神,给孩子填报志愿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三,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但不包办。考生填报志愿,是全家人的大事,家长和考生要多交流和沟通。家长要以友善的态度、商量的语气、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千万不要替孩子包办,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免将来后悔。

愿所有的考生心想事成,走进心仪的高等学府。
零食日记
2015-10-29 · TA获得超过221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4万
展开全部
志愿的填报既有科学性,也有机遇性。常有考生和家长为填报志愿而烦心苦恼,为此,笔者就志愿的填报谈一些看法,以飨各位考生和家长。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应详细研读《报考指南》和《填报志愿指南》这两本书。了解哪些学校在我省招生?招什么专业?招多少人?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考生不一定要了解所有在我省招生高校的招生章程,但对自己想要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要做到心中有数。学校的录取规则是什么?志愿间的分数级差是多少?有没有体检方面的补充要求?外语语种、男女生比例有无限制等等。考生还要通过上网或其他形式了解报考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所设专业、重点学科、硕博士专业数等。总之,对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情况做详尽的了解,通过对比筛选确定志愿及志愿顺序。

另外,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了解近三年各学校在我省录取的分数情况,尤其要关注《填报志愿指南》上刊登的2001至2003年各高校在我省录取新生的“居中分” (在参考前3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时,应考虑当年的招生专业。往往“热门”专业录取分数较高,“冷门”专业录取分数会低一些)和各批次的录取分数线,以便衡量自己能否达到报考学校的分数要求。省考试局在每批填报志愿之前会在网上公布当批符合录取资格考生成绩分布表,考生在此表中可了解自己所处的分数段的情况,确定自己在所报考的科类中的大致位置。

填报志愿 应考虑自身的哪些因素?

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依据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志愿。这个实力主要指高考成绩和德体状况。诚然,每个考生都向往名牌大学,但名牌大学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心愿,况且并不是人人都适合上“名牌”。因此,“量体裁衣”是最重要的。考生必须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联系自己的实际,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合自己就读的高校和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专业。高校的录取原则是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要录取依据,德智体全面衡量。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德体状况,如果体检结果有不能录取的有关专业或不宜就读的专业,在选择专业时应避开受限专业。如果某一科考试成绩较低,也应避开对该科目要求较高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数学科的成绩要求较高,该科成绩不高的考生不宜选择此专业。

为什么第一志愿非常重要?

高校的录取是分批进行的,每批录取省考试局首先向高校投放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未投给报考学校,那么他所报考的几所平行的第二志愿有可能已经按第一志愿录取满额。我省近年来第一批录取院校的一志愿录取率在70%以上,第二批录取院校的一志愿录取率也接近70%,可见多数考生还是录取到了第一志愿的学校,因此第一志愿非常重要。

第一志愿固然重要,但第二志愿并非无关紧要。每年总有一些考生第一志愿落选,也总有一些高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如果考生第一志愿落选,第二志愿报得合适,也可以被高校录取,只是第一、第二志愿之间要拉开档次,形成梯度,否则即使填报了第二志愿也可能会因所报志愿已录取满了第一志愿的考生而不能出档。

考生应如何选择志愿?

填报志愿的路径有多种,考生可以先确定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然后将招收这些专业的学校挑选出来,再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确定第一和第二志愿。也可以先选择学校,再在所选的学校中确定第一、第二志愿和每个志愿的报考专业。特别向考生说明的是,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干脆就别报。因每年都会有个别考生按所报志愿录取后又要求退档或放弃入学资格来年再考,原因就是填报了并非情愿读的学校和专业。

考生应如何选择高校和专业?

考生知道了自己的排名和分数位置后,如何选择高校,怎样确定高校的档位又是一个难题。除北大、清华、复旦等公认的名校外,各批次的高校在本批内并没有明确的三六九等之分,这就要靠考生和家长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判断、选择。对高校的定位一般应从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科研成果、重点学科、硕博士专业数量等方面考虑。一般来说,进入“211工程”的高校、京津沪穗地区的高校、省会城市的高校,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法学、金融学、新闻学等专业较为热门,考生可根据自己和高校两方面的实力,寻找出志愿和分数的最佳契合点。今年我省实行分时段划线、分时段填报志愿和分时段录取的办法。在每批录取之前还将公布参加当批录取线上考生的成绩分布表。这样做虽然给录取工作增加了工作量,但对考生填报志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每个考生虽然明确了自己的分数和位置,但不知道别人报什么学校,更不知道自己所选择的高校有多少人报考,他们的分数如何,因此,填报志愿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是首选高校还是首选专业?

高校的名气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同的高校在就业市场中的价值不同。专业的选择同样重要,它影响着一个人的就业取向和终身职业。考生如果在两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填报有名气的学校可以淡化专业,报没有名气的学校可选好的专业;选“热门”专业,可降低对学校的选择要求,选好的学校,专业要求不能太高。总之,应从实际出发,综合确定自己对选择高校和专业的目标。另外,在选择专业时,还应考虑重点学科。高校的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对于重点学科各高校在资金、设备、师资方面会有许多优势。有些高校虽然不是名校,但某些专业是重点学科,考生不妨在选择专业时加以考虑。

填报“专业服从”有什么利弊?

考生填报了“专业服从”可增加录取机会,但也有可能被调剂录取到不理想的专业。如果不填报,当所报考的专业已录取了比自己成绩高的考生时,高校就有可能会因“所报专业已满,不服从专业调剂”的理由退档。因此,考生应权衡利弊自主决定是否填报。

没有达到当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能否报考当批录取学校?

没有达到当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也能报考当批录取学校,但只有分数比数接近和报考冷门学校或冷门专业的才有可能因生源不足降分录取。第一批A段不降分录取,没有达到A段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即使填报了志愿也不可能被录取。

分数接近上批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是否可以在当批选报“好”学校?

分数接近上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当批录取的“好”学校。比如分数接近本科第一批B段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理工类二批线上考生,要想选报北京工商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山西医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被录取的可能性恐怕不大。因为在本科B段录取结束后,会有600多名考生自然落选,这些考生将参加本科第二批院校的录取。另外,在参加第二批院校的录取考生中,还有一些限报考生的分数达到了第一批录取分数,他们在第二批院校的录取中占有分数优势。同样,分数未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的专科高职批的线上考生,在选择志愿时,也不能见好就报。去年,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学校所录取的考生分数都达到了本科第二批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报考专科高职院校是否没有前途?

由于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目前还暂处于弱势,不少考生把升学的目标定在本科,这也无可非议。上本科也好,读专科也好,最终的目的是要就业,就业市场引导着受教育取向。但是,我以为一些高考成绩未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的考生,不应排斥专科高职院校,应选择师资、实验设备、实习条件良好的专科高职院校和社会上“适销对路”的专业,学一门技术,掌握一技之长。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会越来越多,今后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学好、学精,不怕英雄无用武之地。

考生上网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

一是认真阅读“填报志愿须知”,按要求规范操作;

二是一定要把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看好填准,填错了代码就是错报了学校,必定会影响录取。

三是按时上网填报志愿,错过时间视其自愿放弃。

填报志愿从总体上应注意什么?

详细了解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及录取原则;

仔细研读《报考指南》及《填报志愿指南》;

关注往年各校录取的居中分数;

依据高考成绩选择相应学校;

审慎选择第一志愿,合理填报第二志愿;

综合考虑所报学校和就读专业;

根据情况确定是否专业服从;

准确输入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报考院校是否应考虑就业因素?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的都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就业率也不尽相同。考生报考志愿时,适当考虑就业因素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不能盲目夸大就业的影响,把就业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如果把就业放在第一位去考虑,就会使考生不顾自己的学科专长和兴趣爱好,一味地去报考就业率高的所谓热门专业,造成志愿撞车现象。况且,高校的招生专业都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论证后设立的,应当说,每一个招生专业都有社会需求,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学得好。另外,就业毕竟是大学毕业时的事,几年后形势的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把握的。也许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到毕业时就变成冷门专业了。这样的先例不是没有发生过。因此,报考志愿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学科专长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进行填报。

考生如何根据自己的性格类型填报志愿?

在填报志愿前,如果有条件,可以对本人的职业倾向做一个测试。教育部考试中心曾对人与职业相互适应的理论作过实验,提出人与职业、专业相适应的7种类型。即:

艺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作曲、服装设计、写作等。

经营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营销、经营管理、法律事务等。

事务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秘书、银行柜员、资料管理员等。

研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数据统计分析师、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等。

自然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农产品开发、医疗、矿产勘探等。

技术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机械师、驾驶员、工程技术人员等。

社会型:适合从事的工作有中小学教师、社区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导游等。

职业倾向在填报志愿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毕竟专业选择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是紧密相关的。在这一点上,考生家长尤其要注意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能代替考生填报。

考生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要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思想,克服和杜绝期望值过高的思想。据了解,绝大多数家长存在着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倾向,心中的理想志愿超出孩子所能达到的水平。如果带着这种思想去填报志愿,往往会增加考生报考的风险。

第二,注重搜集、整理、分析高考资讯和招生信息,给孩子提供参考。有条件的话,应该多关注高考资讯方面的杂志、报刊,以及网上的信息,还可以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对高考招生的相关政策,一定要认真研读、分析、吃透精神,给孩子填报志愿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三,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但不包办。考生填报志愿,是全家人的大事,家长和考生要多交流和沟通。家长要以友善的态度、商量的语气、摆事实、讲道理,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和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千万不要替孩子包办,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以免将来后悔。

愿所有的考生心想事成,走进心仪的高等学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