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参”是什么意思?
参谒、参寻、参学、参究之意,即学人谒见师家以问道。如‘参师问法’。
修行坐禅,亦称参。如‘参禅办道’。
禅林住持集一山之大众以开示说教,亦称为参,即参见住持以求开示,其类颇多。如:诘旦升堂为早参(朝参),晡时(今午后四时)念诵为晚参,晚参前坐禅为坐参,每五日一参为五参上堂,定期上堂为大参,住持不定时集众问答应酬为小参,大众同参为广参等。[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住持日用晚参条、祖庭事苑卷八小参条、禅林象器笺丛轨门、垂说门]。
佛教中常见名词释义:
如是:指所闻之法体,即实相之理体。实相妙理,古今不变,故曰如。如理而说,故曰是。又如蕅益大师在要解曰:‘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盖实相妙理,只是当前一念心之自性。非生非灭,无去无来,湛然常住,故名曰如。依此心性念佛,求生净土。能念是实相心,所念是实相佛,所生是实相土,咸为实相正印之所印。故大师曰:‘决定无非,曰是。’ 如祥细参研见大智度论。
空:佛教各时期、各派别对空的解释不一。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通概念。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重点之一。大乘佛教时期,尤其是般若经系统的大乘思想则进而以空为其理论基础。从所否定的对象来说,空可分“我空”、“法空”两种。我空,即认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个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断流转生灭,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体——我,这是小乘佛教的观点;法空,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但法空并非虚无,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称为“妙有”,这主要是大乘中观派阐明的观点。从论证的方式来说,空可分“分析空”、“当体空”两种。分析空即从统一之可分解为若干部分或因素上,从事物的生灭变化上,说明事物的不实在和不自在,这主要是小乘所采用的方法;当体空则认为一切事物无须分解,只要用空的理法去观察,就可以明白它本身就是空的,这主要是大乘所采用的方法。从是否终极真理来说,大乘又把空分成“但空”、“不但空”两种。把空当作绝对的虚无,认识不到它实际是有的一种存在形式,即一种妙有,就是但空,也叫“恶趣空”;反之,如能认识到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还有不空的一面,认识到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这就是不但空,也叫中道。从上述几种对空的基本解释出发,佛教各派还推衍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其中以《大品般若》、《大智度论》所说的十八空影响较大。
三界: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
三界的不同版本:版本1(1) 欲界(梵kāma -dhātu),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2)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 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二〕
版本2
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 (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版本3
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
(这是今天下午应天津居士问,师父刚刚给我,让我用Q做的回复!)
参是用自己的识心破所遇障碍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两个门,一个是破障立障门,一个是灭除障碍门!也就是常说的野狐锐智门与菩提禅悦门!
什么是菩提禅悦门呢?
要进菩提禅悦门,走法喜参禅之路,首先要明心!所谓明心,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有人说你要明的是清净心,有的人说就是你自己的妄心,其实,这都是不知道心是什么!
众生世界,四生之类所有的心都是因清净妄起,攀缘成种所成!也就是说,你现在用的这个心,是攀缘八识心王,简称识心。
既然你现在的这个心是识心,那么,你在进禅悦门时最重要的是要依此心走初禅、用相禅、二禅、三禅、四禅四个地!这四个地主要是在识心的心性上下工夫!这个法现在当来下生弥勒佛在兜率内院讲!一个人,要修得四禅,前提是戒律立本,然后是师父引导!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心法!
一些邪魔外道把五七八糟的东西说成心法,实际上就是罪孽愚昧所致!佛门现在的心法基本已经失传!
所以,你问什么是参,师父只能给你讲点皮毛,师父是给茶喝,不是给你讲茶味! 所谓禅修,其根本在入门,然后用功!师父讲四地,中间的用相禅是四地回用,为什么单列,因为从一禅到四禅不能回用过不了地。
大家也不要过于追究谁谁如何,自己的修行自己都很清楚,自己做口业自食其果,所以,你要好好发心,尽早自己修证了义诸佛所说!
师父给你回复,师父不取分纹、也不要什么名声,师父告诉你,佛法是真实的,只因众生罪孽深重故,而不能敬信!希望你做个真正的佛弟子!祝你早成佛道!2013、4、15
(成萱 15:22:47顶礼师傅。阿弥陀佛。定要精进努力,争取早进师门 )
2019-09-10 · 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