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同时,也是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时期 。
汉魏之际,曹操崛起于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节,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在思想理论上,体现道法结合的刑名之学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
西晋后期,玄学思潮同极端发展,至此,玄学所主张的放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对封建政权构成破坏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学内部及儒家学者的不满,从而掀起对道家和玄学的批判思潮。
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响,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系统和创造性。
南北朝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但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就魏晋南北朝的学术思潮和玄学思潮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改革、发展和补充儒学的愿望。他们不满意把儒学凝固化、教条化和神学化,故提出有无、体用、本末等哲学概念来论证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他们虽然倡导玄学,实际上却在玄谈中不断渗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于老庄,名教符合自然。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不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
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 (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这时诸国彼此混战,仅有前秦苻坚时,曾经一度统一北方,但为时不久。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强盛时统治区域有今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南朝当中疆域最大者,后来河南、淮北渐为北魏所夺。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统治区域有今长江抭域和珠江流域各省,东昏侯时国内大乱,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梁武帝时国力颇盛,统治区域有今长江及珠江流域各地,曾一度取得淮北和汉中。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6年。
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统治区域有今长江、珠江流域各省,是南朝当中版图最小者,58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3年。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或称后魏、拓跋魏、元魏。
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分裂 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常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
统治区域有原北魏领土洛阳以东的地区。公元550年为高洋(高欢子)所代,东魏共历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统治区域有今原北魏领土洛阳以西的地区及益州、襄阳等地。公元557年 宇文觉(子文泰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57年 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禹文泰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
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并继续攻取江北、淮南,统治区域扩大到长江北岸。公元581年隋所代,共历五帝、25年。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受禅登基,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到新疆西部,西南至云南、广西,北到大漠,东至辽河。
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与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1、从政治上看。⑴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东汉末年,军事集团割据混战,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兵南下,企图统一全国,但兵败赤壁,三国鼎立的局面初现雏形。220年,曹丕废汉称帝,接着蜀汉、孙吴先后称帝建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西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西晋迅速败亡。其后,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形成了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局面。期间,北方的前秦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使南北对峙的形势得以延续。东晋以后,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即“南朝”。同时,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即“北朝”。北朝末年,北周统一北方,为隋的大统一打下了基础。⑵士族势力发展迅速,贯穿这一阶段始终。士族势力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主要社会基础,它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最终形成了士族制度。士族制度形成于汉魏之际,巩固于西晋,到东晋时达到鼎盛,至南朝时逐渐衰落。士族制度的形成是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结果,也是割据混战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⑶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多有建树。这一时期,我国虽然处于长期的分裂对峙状态,但是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却多有建树,其中有些制度,如均田制等,对隋唐的历史发展、治乱兴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2、从经济上看。⑴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北方的黄河流域。而这一时期,规模大、破坏性强、持续时间长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南方则相对安定。这就使江南得以较好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逐渐改变,江南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的另一个经济重心,且为后来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⑵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由于士族地主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膨胀,造成了地主、寺院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和劳动力的现象。⑶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长期的战乱,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总体水平比较低。
注意: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和作用。经济发展上承秦汉,虽然发展过程有曲折和反复,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前进的,而且在一些行业和部门也多有开创,它又为隋唐时期的繁荣鼎盛准备了条件。
3、从民族关系上看,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这一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政权的迭起、各族之间的频繁接触以及汉族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民族迁徙、友好往来、联合斗争、少数民族改革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各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融合和文化心理特征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不仅是各族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也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它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为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可见,民族大融合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从文化上看,这一时期,由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科技和文艺进一步发展,哲学思想又有新成果。⑴科技进步明显。它既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又在数学、农学、和地理等方面多有创新;南朝祖冲之精确推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北朝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⑵文艺成就斐然。文学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诗歌成就突出,诗人辈出;建安文学,多有佳作;陶渊明的田园诗,享誉文坛;南北民歌成为文学的明珠。艺术全面发展,光彩夺目:书法艺术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绘画艺术进步很快,带有宗教色彩;石窟艺术吸纳异域文化,名闻古今中外。⑶哲学思想有重大发展,玄学的出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道教的改造,丰富了古代文化;佛教的传播,对中国影响巨大;范缜的《神灭论》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从而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明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础。
那么,怎样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与统一的关系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之中,前后达300年之久。究其分裂的原因主要有: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分裂的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的削弱给地方分裂势力提供了条件,政治黑暗、民族矛盾和地方差异也是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一时期的分裂不是辐射式的越分越散,而是向心式的越分越合,统一逐渐形成历史趋势。大分裂中有局部统一,长期的分裂中有短期的统一,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随着各地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以及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统一的因素逐渐增强,从而实现了更大的统一。
如何看待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⑴盛行的原因:①社会的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民容易接受宗教,这为佛教的盛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②佛教自身的欺骗性。佛教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广大劳动人民很容易被欺骗和麻痹。③统治阶级提倡和支持。封建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自身统治,也大力提倡和支持佛教。
⑵兴盛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信奉佛教的;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且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⑶佛教的影响:①加重了人民思想的愚昧,消磨了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②汉有解脱人民灾难,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③修建佛寺,耗费大量财物。④佛寺广占田地、侵夺百姓,寺院经济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⑤出现了反佛教思想(如范缜的《神灭论》)和反佛教斗争(如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灭佛)。⑥同佛教相关的绘画、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中外文化交融的特征。
最后,关于民族融合
⑴含义: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频繁交流和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同化现象。
⑵表现:民族差异、民族隔阂消除,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趋向一致。
⑶实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民族融合就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被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所同化,最后丰富了民族内涵,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在封建社会,从直接的民族取向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⑷形式和途径:民族迁徙(自然迁徙,政府移民),各族人民联合反压迫斗争;各族人民友好往来(杂居通婚);少数民族汉化政策(统治者的改革)。
⑸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矛盾和民族融合并存。民族迁徙的特点突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尤其是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封建化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
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一是民族矛盾突出。少数民族同汉族统治者的矛盾:如内迁民族同西晋统治者的矛盾。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如十六国政权之间争夺、晋秦之战。各族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矛盾:如前秦内部汉族、鲜卑族、羌族等各族人民反对氐族贵族压迫,希望摆脱氐族统治;少数民族贵族同汉族政权的矛盾:如匈奴贵族反晋、灭晋等。民族矛盾尖锐也是这一时期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但民族矛盾不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而且往往是在各族人民同上层统治者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交流。
二是民族迁徙。三国时,吴国境内的山越族,从大山迁出;西晋时,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大规模内迁至甘肃、陕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而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也是很突出的特点。民族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是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三国时山越族同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加强了联系;吴国还加强了同夷州的联系;蜀汉开发南中,加强了同西南各民族的联系。西晋西部北部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后,同汉族杂居相处,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生产技术,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民族融合的加强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推动统一的有力因素之一。
汉魏之际,曹操崛起于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节,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在思想理论上,体现道法结合的刑名之学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
西晋后期,玄学思潮同极端发展,至此,玄学所主张的放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对封建政权构成破坏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学内部及儒家学者的不满,从而掀起对道家和玄学的批判思潮。
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响,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系统和创造性。
南北朝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但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就魏晋南北朝的学术思潮和玄学思潮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改革、发展和补充儒学的愿望。他们不满意把儒学凝固化、教条化和神学化,故提出有无、体用、本末等哲学概念来论证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他们虽然倡导玄学,实际上却在玄谈中不断渗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于老庄,名教符合自然。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不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
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 (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这时诸国彼此混战,仅有前秦苻坚时,曾经一度统一北方,但为时不久。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强盛时统治区域有今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南朝当中疆域最大者,后来河南、淮北渐为北魏所夺。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统治区域有今长江抭域和珠江流域各省,东昏侯时国内大乱,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梁武帝时国力颇盛,统治区域有今长江及珠江流域各地,曾一度取得淮北和汉中。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6年。
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统治区域有今长江、珠江流域各省,是南朝当中版图最小者,58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3年。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或称后魏、拓跋魏、元魏。
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
公元534年分裂 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常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
统治区域有原北魏领土洛阳以东的地区。公元550年为高洋(高欢子)所代,东魏共历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统治区域有今原北魏领土洛阳以西的地区及益州、襄阳等地。公元557年 宇文觉(子文泰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57年 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禹文泰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
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并继续攻取江北、淮南,统治区域扩大到长江北岸。公元581年隋所代,共历五帝、25年。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受禅登基,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到新疆西部,西南至云南、广西,北到大漠,东至辽河。
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公元589年隋灭陈,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与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两大鼎盛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具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1、从政治上看。⑴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东汉末年,军事集团割据混战,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兵南下,企图统一全国,但兵败赤壁,三国鼎立的局面初现雏形。220年,曹丕废汉称帝,接着蜀汉、孙吴先后称帝建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部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西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西晋迅速败亡。其后,西晋皇族在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与此同时,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形成了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局面。期间,北方的前秦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使南北对峙的形势得以延续。东晋以后,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即“南朝”。同时,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即“北朝”。北朝末年,北周统一北方,为隋的大统一打下了基础。⑵士族势力发展迅速,贯穿这一阶段始终。士族势力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主要社会基础,它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最终形成了士族制度。士族制度形成于汉魏之际,巩固于西晋,到东晋时达到鼎盛,至南朝时逐渐衰落。士族制度的形成是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结果,也是割据混战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⑶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多有建树。这一时期,我国虽然处于长期的分裂对峙状态,但是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却多有建树,其中有些制度,如均田制等,对隋唐的历史发展、治乱兴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2、从经济上看。⑴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北方的黄河流域。而这一时期,规模大、破坏性强、持续时间长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南方则相对安定。这就使江南得以较好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逐渐改变,江南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的另一个经济重心,且为后来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⑵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由于士族地主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膨胀,造成了地主、寺院与封建国家争夺土地和劳动力的现象。⑶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长期的战乱,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总体水平比较低。
注意: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和作用。经济发展上承秦汉,虽然发展过程有曲折和反复,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前进的,而且在一些行业和部门也多有开创,它又为隋唐时期的繁荣鼎盛准备了条件。
3、从民族关系上看,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这一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政权的迭起、各族之间的频繁接触以及汉族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主要表现在民族迁徙、友好往来、联合斗争、少数民族改革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各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融合和文化心理特征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因此,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不仅是各族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也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它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为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可见,民族大融合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4、从文化上看,这一时期,由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科技和文艺进一步发展,哲学思想又有新成果。⑴科技进步明显。它既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又在数学、农学、和地理等方面多有创新;南朝祖冲之精确推算出的圆周率比外国早近一千年;北朝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⑵文艺成就斐然。文学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诗歌成就突出,诗人辈出;建安文学,多有佳作;陶渊明的田园诗,享誉文坛;南北民歌成为文学的明珠。艺术全面发展,光彩夺目:书法艺术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绘画艺术进步很快,带有宗教色彩;石窟艺术吸纳异域文化,名闻古今中外。⑶哲学思想有重大发展,玄学的出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道教的改造,丰富了古代文化;佛教的传播,对中国影响巨大;范缜的《神灭论》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从而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明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础。
那么,怎样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与统一的关系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之中,前后达300年之久。究其分裂的原因主要有: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是分裂的经济基础,中央集权的削弱给地方分裂势力提供了条件,政治黑暗、民族矛盾和地方差异也是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一时期的分裂不是辐射式的越分越散,而是向心式的越分越合,统一逐渐形成历史趋势。大分裂中有局部统一,长期的分裂中有短期的统一,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随着各地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以及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统一的因素逐渐增强,从而实现了更大的统一。
如何看待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⑴盛行的原因:①社会的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人民容易接受宗教,这为佛教的盛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②佛教自身的欺骗性。佛教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所宣扬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广大劳动人民很容易被欺骗和麻痹。③统治阶级提倡和支持。封建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自身统治,也大力提倡和支持佛教。
⑵兴盛的表现:信奉佛教的人很多,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有信奉佛教的;佛寺遍布各地,僧尼众多,且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⑶佛教的影响:①加重了人民思想的愚昧,消磨了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②汉有解脱人民灾难,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③修建佛寺,耗费大量财物。④佛寺广占田地、侵夺百姓,寺院经济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⑤出现了反佛教思想(如范缜的《神灭论》)和反佛教斗争(如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灭佛)。⑥同佛教相关的绘画、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中外文化交融的特征。
最后,关于民族融合
⑴含义: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频繁交流和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生产方式,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同化现象。
⑵表现:民族差异、民族隔阂消除,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趋向一致。
⑶实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民族融合就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被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所同化,最后丰富了民族内涵,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在封建社会,从直接的民族取向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从社会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⑷形式和途径:民族迁徙(自然迁徙,政府移民),各族人民联合反压迫斗争;各族人民友好往来(杂居通婚);少数民族汉化政策(统治者的改革)。
⑸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民族矛盾和民族融合并存。民族迁徙的特点突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尤其是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技术,加快封建化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
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一是民族矛盾突出。少数民族同汉族统治者的矛盾:如内迁民族同西晋统治者的矛盾。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如十六国政权之间争夺、晋秦之战。各族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矛盾:如前秦内部汉族、鲜卑族、羌族等各族人民反对氐族贵族压迫,希望摆脱氐族统治;少数民族贵族同汉族政权的矛盾:如匈奴贵族反晋、灭晋等。民族矛盾尖锐也是这一时期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但民族矛盾不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而且往往是在各族人民同上层统治者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交流。
二是民族迁徙。三国时,吴国境内的山越族,从大山迁出;西晋时,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大规模内迁至甘肃、陕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而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也是很突出的特点。民族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是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三国时山越族同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加强了联系;吴国还加强了同夷州的联系;蜀汉开发南中,加强了同西南各民族的联系。西晋西部北部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后,同汉族杂居相处,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生产技术,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民族融合的加强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推动统一的有力因素之一。
展开全部
当时的少数民族虽然掌握了政权,但是他们很仰慕中原文化,一般都把汉语作为通用语言,着汉族服饰,有的少数民族改姓汉族姓氏,多民族间施行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1-04
展开全部
蒙元统治中国,民族分若干等级;满清统治中国,禁止满汉通婚。论证完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3-05-18
展开全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权更替导致民族融合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权更替,包括三国魏、晋朝、南北朝,这些政权的兴起和灭亡,必然伴随着各个民族的融合和交流。例如,魏晋时期,南方吴越百越、西南的滇、巴地区等地的土著民族都在不断与中原文化接触和融合,这些民族融合的结果,是日后形成了晋南、江南等地特有的文化格局。二、多元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多种文化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这种多元文化的混合和交流,形成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影响,涵盖了北方、南方、西南、东北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这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创作和思想。三、经济交流促进区域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手工业和农业都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景象,而这些经济活动的推动也促进了各地民族的经济交流和科技传播,从而促进了区域统一。例如,隋唐王朝在统一南北之后,加强了对丝绸之路的开发,进一步推动了各地文化和经济交流。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种融合在政权更替、多元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等方面都有体现,这对于后来中国的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融合因为最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