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不知道”,家长该如何找原因?
很多的时候,当我们问一个小孩子的问题时,他们总是说“不知道”,而且再起知道的情况下也还是要说“不知道”。因此,作为家长就要尝试着去引导他们,扩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由“不知道”变为“知道”。
一、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可能是学生和孩子面对不会的问题的第一反应。但其实,“不知道”要比“知道”的意义更重大。“我知道”变相来说,就是学习的本质是通过知识和能力最终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挑战解决的前提。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我不知道“的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比正确答案更重要。我们要允许孩子说“我不知道”,通过引导和探究去一起找到思路并最终“知道”。
二、找出原因
孩子不爱动脑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二是学习活动。究其原因,主要与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切都替孩子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就会从小形成事事依赖大人的习惯,什么事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和动手,思维上也会逐渐懒惰起来,遇事懒得动脑筋,即便是一些稍微动脑筋就明白的简单问题,孩子都会因为畏难心理,懒于思考而以简单的“不知道”忽悠了事。 这些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内向,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同龄孩子交往的环境,社会适应能力差,这样的孩子,对他人的提问往往不善于表达,而采用简单的方式,即回答“不知道”。
三、家长怎么办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讨论没什么对错标准,只要是自己的想法,都可以说出来的。错了也没关系嘛,我们继续分析探索就行了嘛。面对担心出错,说不知道的宝宝,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要鼓励孩子大胆的尝试,勇敢的去说自己思考的结论,对错不是第一位的。所以初期阶段不要过分强调正确性,正确性的建立,还是等孩子敢说了以后再稍加改善为好。
通过引导养成他们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不仅对性格有帮助,对他们成长中培养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信心也十分重要,让他们懂得,不知道没关系,我可以去学,去研究,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