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什么?
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莺莺传》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篇传奇。
这篇传奇讲述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故事。起始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他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
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还搬出商纣周幽王亡国的例子,证明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
数日后张生离去,莺莺回诗决绝。全文于叙事中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较好地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充满了一种诗意美,是唐传奇中带有诗化倾向的佳作。
扩展资料:
《莺莺传》在唐传奇的发展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以其曲折生动的爱情描写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小说创作。
此前的传奇,如《离魂记》《任氏传》《柳毅传》等反映爱情生活的作品,都多少带有志怪的色彩,而《莺莺传》写的则是现实世界中婚恋人情。自它开始,陆续出现了《李娃传》《霍小玉传》,使唐人传奇中这类题材创作达到了顶峰。
《莺莺传》是唐人传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故事广泛流传,北宋以降,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宋代有赵令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莺莺传》话本、《莺莺六幺》杂剧,金代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有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明代有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南西厢》,清代有查继祖《续西厢》杂剧、沈谦《翻西厢》传奇等。直到现当代,活跃在电影、电视以及各种剧目中的西厢故事,《莺莺传》仍是其源头。
《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所写的都是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莺莺传》流传极为广泛,在问世的一千年中,这一题材出现在小说、诗歌、说唱、戏剧等不同的文学形式中,不断地被改编加工,种类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其中较著名的篇章有宋代赵令时鼓子词《商调蝶恋花》、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后者在董解元诸宫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
扩展资料:
这篇小说的思想较为复杂,一方面,作者肯定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大胆相爱的举动;但另一方面又对张生“始乱终弃”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并把它归于“善补过”之原因。
这篇小说在艺术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人物刻画有血有肉,饱满动人,张生温文尔雅,才情横溢,莺莺端庄秀丽,娴静温顺。
特别是莺莺形象塑造得很成功,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自幼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大家闺秀在爱情面前的软弱和矛盾心理,展现了其性格的复杂性,真实可信。小说情节曲折,故事生动,文笔优美,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
全剧叙写了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扩展资料: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
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莺莺传》。
《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
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该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扩展资料:
《西厢记》创作背景:
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
该剧具有很浓的反封建礼教的色彩,作者写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写情与欲的不可遏制与正当合理,写青年人自身的愿望与家长意志的冲突;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
《莺莺传》成功地地塑造了崔莺莺的经典形象。她是位出身于没落士族之家的少女,内心充满了情与礼的矛盾。小说深刻揭示了出身和教养给莺莺带来的思想矛盾和性格特征,细致地描绘这位少女在反抗传统礼教时内心冲突的过程。
扩展资料:
《莺莺传》在唐传奇的发展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它之前小说,如《离魂记》、《任氏传》、《柳毅传》等反映爱情生活的作品,都多少带有志怪的色彩。
《莺莺传》写的则是现实世界中婚恋人情。自它开始,陆续出现了《李娃传》、《霍小玉传》,使唐人传奇中这类题材创作达到了顶峰。《莺莺传》是唐人传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传奇作品之一,故事广泛流传,北宋以降,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当时,李绅就受其影响,写了《莺莺歌》,宋代有赵令畤《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莺莺传》话本、《莺莺六幺》杂剧,金代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有王实甫《西厢记》杂剧。
明代有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南西厢》,清代有查继祖《续西厢》杂剧、沈谦《翻西厢》传奇等。直到今天,活跃在电影、电视以及各种剧目中的西厢故事,《莺莺传》仍是其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