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东西厂主要是干什么的?
主要是收集情报、件事百官和反贪。
1、东厂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
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2、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西厂的成员和东厂一样都是由锦衣卫中选拔出来,宪宗钦定西厂所领缇骑(即锦衣卫校尉)的人数要比东厂多一倍,又把东厂与锦衣卫的职权包揽起来,它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而西厂的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可以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西厂又把监狱以及法庭混为一体,而且可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请。西厂作为一个短命的特务机构,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
扩展资料:
东厂起初为了“毋枉毋纵”、防止造成冤假错案,特意将被陷害致死的岳飞的画像挂在大堂的墙壁上,以警戒自己。
但是宦官专权后,净搞些敲砸勒索,陷害臣民的事情,它与锦衣卫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于是东厂也就慢慢被人门唾弃成特务机构。
东厂的设立是因为明成祖要对抗锦衣卫的势力,而西厂则完全是太监们争夺权利的产物。
明朝第八任皇帝明宪宗,完全地继承了祖辈们重用太监的传统,甚至连早朝都不上了,大小事务皆由亲信太监处理,而其中一个叫”‘汪直“的太监为了争夺这份权利,以加强皇权统治为由奏请成立西厂,而汪直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西厂的最高长官。
西厂的权利完全超过东厂,但是这个汪直太想立功升官了!大量制造冤假错案,京内外官员一旦被他怀疑上,没有罪的官员给你整点罪,有罪的则往大处整,总之是越大越好!搞的京城内外人心惶惶,比东厂手段更黑、更狠。
还好明宪宗不算是昏君,得知汪直乱搞后,就下令撤除了西厂,将汪直调离了京城。但是等到明宪宗的孙子即位后,在大太监刘瑾的撺掇下,西厂又复开了。
但是刘瑾和东、西两厂的关系由于各种原因都不怎么滴,为了营造自己的优势,刘瑾又自己出钱出力建了一个内厂,旗下人员皆对刘瑾一人负责。至此,西厂、东厂、内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内厂的权势比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还要大,所以谁和皇帝亲近,谁权力就大,这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内厂不仅仅监视臣民,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内。
而这几个特务机构也互相监察,互相制约。内厂除了继承其他三个特务机构喜欢制造冤假错案外,还喜欢动用酷刑,并且尤为惨烈!人人为之色变。《明史·刑法志三》有载:“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西厂、内厂,它们的职责都是监察臣民,说白了就是暗地里监视。都具有审问、逮捕、用刑的权利。它们都是明朝皇帝的个人执法机构,是皇权的重要外延渠道。
在明朝,上至王侯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倘若犯法一般都会交付刑部,都察院,或者大理寺三者中的任意一个,但是厂卫机构却越过三法司直接将人给绑了或者法外用刑。
凡是有违皇帝意愿的臣子,都会受到这些厂卫的监视,搞的当朝文武百官个个缄口不言,生怕惹上这帮瘟神。这些机构的存在就是给皇帝某私利,加强皇权。所以厂卫在明朝就是一个恐怖的代名词,搞的人人自危。
“三厂一卫”在服务皇帝的同时,也利用了皇帝所给的权利打压异己,结党营私,宦官专政也在明朝大放异彩。但是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给臣民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使得整个明朝都笼罩在这种恐怖的氛围之下,人人视”厂卫“为虎狼,谈之色变。而国家正常的三法司也成了摆设。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