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至今没出现可变后掠翼的隐身战斗机
为什么至今没出现可变后掠翼的隐身战斗机
当今全球几种具备隐身性能的战斗机,当然也包括B2等大型隐身轰炸机和F117等基本已淘汰的隐身攻击机,不论其主要的隐身原理是什么,但是所有隐身飞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属于固定机翼类型。其主翼除了作为舰载机型号有简单的折叠外,明显没有可变后掠翼等更大的变化。现有的几种隐身机,要么是要么是钻石型主翼,要么是兰姆达型主翼。B2就可以算是兰姆达型飞翼的一个拉长了的变形版。那么由此就可以说,可变后掠翼就不能当做隐身机,特别是隐身战斗机的基本外形设计呢?这么判断似乎也不对。毕竟早年超级大国海军准备上马的NATF主力隐身舰载机,本身就是可变后掠翼的。其实也可以看成是F14和YF22技术的高度整合。正因为冷战无预警的突然结束,苏联海军这个最大的竞争对象,快速自废武功,
导致本身已经相当强大的美国海军瞬间没有了对手。甚至在当时看来,未来至少大半个世纪都不可能再有像样的“敌人”;于是像NATF这种超级项目,也就没有了再进行下去的必要。于是美国海军半推半就的被陆战队的所谓先进对地攻击机项目拉下水,最终接受了一个根本无法正常使用的F35C。如果当年的美国海军稍微强硬一点,也不至于到今天落得个F35C在甲板上跳华尔兹的结果了。换句话说,如果NATF项目最终坚持下来,那么全球肯定会有一种可变后掠翼的隐身战斗机。不过更加实事求是的讲,NATF项目说到底,最多也就在PPT的阶段就已经终止了;连全尺寸木头样机模型的程度就没到;更不用说是进行到全金属样机甚至是技术验证机的阶段。这个项目只有自始至终模棱两可的规划,并没有真正从技术细节上深入研讨。可变后掠翼再加隐身技术,
是否有非常可信的良好融合?也就是可变后掠翼的隐身战机,是否能够达到与大多数固定主翼的当代主流隐身战机相同的隐身效果?总的看来,要同时实现全机隐身要求,兼顾可变后掠翼技术,对比完全固定主翼的普通隐身机,在一些基本环节上,还是有明显挑战的。很显然,可变后掠翼战机的主机翼的前缘后掠角的角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这类飞机的主翼都有3种后掠角度。以F14为例,其主翼有20度、68度和75度三种后掠模式。这就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隐身困局。对隐身飞机来说,机翼的前后边缘,甚至包括平尾或者鸭翼的前后边缘,都是呈现要么完全平行,要么前后轴对称的模式。总的要求就是对正面来袭的雷达探测波,有最佳削弱或者分散的作用。而可变后掠翼飞机却无法让主翼的前后边缘,完全符合以上要求的基本物理规律。
其采用小后掠角时的机翼前缘基本反射角度和大后掠角时对比,肯定差异很大。这样就对降低整体的反射指标起到了部分拖后腿的作用。另外任何可变后掠翼的飞机,都在主机身和转动的后掠翼之间,有一个结构叠加的大型缝隙;这个缝隙是无论如何都消除不掉的。而对雷达探测波中的表面爬波来说,对这种表面缝隙尤其敏感。这一点也会同步增大此类飞机的正面或者其他方向的反射指标。由此可见,相对于当今主翼完全固定,而且各种翼面的前后边缘的角度都经过精细设计,表面基本光滑无缝隙的当代隐身机来说,像NATF这种既追求隐身,又追求后掠翼技术好处的舰载机,其整体隐身指标肯定要打一些折扣。最终能不能还算是隐身机,就看这种设计对外来雷达探测波的削弱程度,能不能符合先进隐身机的最低标准。
比如正面反射指标在0.01平米以下。单纯从感觉上来说,NATF在大后掠角的状态之下,达到隐身机标准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是在最小后掠角之下,还能不能高度隐身,就很值得怀疑了。另外同时追求变后掠翼的好处的情况下,还要占据隐身机优势。这种“便宜赚尽”的想法,其实对项目的深入细化设计是很大的压力。像F14这种单纯只变后掠翼,而完全没有隐身设计的重型舰载机来说,就已经因为使用成本太高而导致其提前退役。如果再加上隐身设计,增加日常涂层维护等更复杂的任务,即便是以超级大国海军的综合实力都很难长期负担。当然隐身再加后掠翼的设计,也不算是都只剩缺点。这类设计一般有很强的高速拦截能力。而且最大过载可以达到9G,明显强于任何必须折叠机翼的现役舰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