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中,为什么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迅速汉化,然后迅速消失。。

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占绝对劣势的民族,如果不汉化,单凭劫掠式,抢了就走,跑了再来。这样的小打小闹,始终无法成功入主中原,或者无法长期入主中原?而一旦走上... 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占绝对劣势的民族,如果不汉化,单凭劫掠式,抢了就走,跑了再来。这样的小打小闹,始终无法成功入主中原,或者无法长期入主中原?
而一旦走上汉化的道路,就会被占绝对优势的汉民族迅速同化,失去民族特征然后消亡。
展开
 我来答
shizhe17hao
2011-01-16 · TA获得超过750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0万
展开全部
不是所有的,是一些,凡是汉化的少数民族,都是因为数量少,实行的是精兵主义,但只有汉化,才能长久统治中原(三百年左右),如果不汉化很快就被赶走(蒙古一百年左右)。
汉化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鲜卑和满族,没有汉化的主要是蒙古。
鲜卑和满族都是崛起于东北,人数少,面对汉族庞大的人口基数无法有效的进行统治,一般来说,建国的一代最优秀,但少数民族最大的弊病就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体系,直接结果就是建国一代死后,第二代迅速腐朽,这不像汉族,汉族王朝第一代死后第二代肯定不如第一代,但基本上都能保住江山,少数民族就不行,鲜卑就是例证,慕容鲜卑建国时,第一代非常优秀,君臣同心,兄弟同心,比如鲜卑第一名将慕容恪,军事素质过硬,与两代君主(兄弟和侄子)的关系也非常过硬,但是他这一代死后,第二代完全担不起来,迅速被灭,所以后来鲜卑拓拔氏崛起以后与汉族氏族联合,进行统治,后来的关陇贵族就是鲜卑宇文泰创立的,完全就是鲜卑与汉族的混合,这时如果汉族再反对,可以由集团内部的汉族贵族出面解决,而且集团内部有汉族贵族,广大汉族的利益也会被考虑,汉族还是有话语权的。
蒙古就不同的,蒙古帝国实行严格的民族等级制度,把蒙古和汉族分开,结果汉族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汉族起来反抗,蒙古人只统治了一百年左右就被赶回蒙古大草原。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缺乏良好的文治体系,汉族的文治体系可以说是当时世界最优秀的,如果少数民族接受了这个文治体系,就必须与汉族融合,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统治,如果不融合,就不能完全接受文治体系,结果是很快亡国。
百是非
2011-01-07 · TA获得超过29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5万
展开全部
只有当中原王朝腐败没落时,才会有少数民族入住中原的事情发生。但是不论哪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产力都大大地落后于中原,所以历史上并不单单只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才会发生汉化,只要向往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的民族都会向先进的文明学习。
中原文明高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是不争的事实,周边的少数民族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就放弃了自己的文化,所以也就很快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有一个很奇妙的事情是自古以来中国的领土扩张通常不是通过武力得到的,而是通过文化的认同来合并的,就如契丹国主所说的: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意思就是我们的典章制度和中华没有两样,这就是说我也是中华的一员了,这个就是民族的认同感。有的少数民族甚至在入主中原后,不仅全方位地进行汉化,甚至刻意进行基因改造——与中原汉人进行通婚。当这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汉化后,由于已经不具备原有的文化特征,所以很多也就很快地淹没历史的进程中,甚至成为汉民族中的一员。
中国古代对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的评价是:胡运不过百年耳,意思是说:你不学习我的文化,你在中原是待久的。由于中原文化高度文明,所以中原汉民族是很抗拒落后少数民族的统治的。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清朝的统治是比元朝要高明。满族入主中原后,虽然很是害怕有朝一日要退回原居住地,于是他们在不得不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也竭力地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但终究不敌中原文化,并且很快地汉化了,到了最后的结果就是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说满语了,满语已经变成死语言了。与清朝不同的是元朝的统治者,他们在入主中原之前就已经通过对欧洲的侵略学子到先进的文明了,所以入主中原的九十年间,对于中原文化丝毫不感兴趣,没有一个皇帝会讲汉语,就是连住的地方都是蒙古包,甚至连做一口锅的技术都不会,所以在返回草原牧羊后,只好又快马弯刀来当劫匪去抢劫明朝边境的边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cmxr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53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4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656万
展开全部
过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这种王朝更替、政治更新总是以封建正统思想来看待,对“以夷变夏”有违正统的封建道德大加挞伐、横加批判。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这种状况在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充分说明了它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的。在中原王朝腐朽、衰落之际,新兴的草原民族将其推翻,代表的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因此,不能以夷、夏之属来作为褒、毁的标准。
值得重视的是,草原民族建立中原王朝,极大地促进了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流,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草原民族的发展历程,往往都有从弱小、贫困、落后的状态追求进步、追求文明、追求繁荣昌盛的历史进程,其间历经曲折、坎坷,甚至几起几落,然而矢志不渝,不屈不挠,终于风云际会,迅速崛起,甚至统一中国,也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所以不能只看到草原民族的汉化,实际上是民族的融合,纯粹的汉文化也在改变,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各民族融汇交流的中华文明。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unjiabao9562
2011-01-07 · TA获得超过7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3万
展开全部
游牧民族的经济方式落后于汉族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因为游牧民族的主要是游牧方式,属于粗放式的经济,无法与封建地主精耕细作的庄园经济相比。因此,在夺取中原地区的政权之后,为不断丰富物质资料以巩固自身统治,他必然沿用中原地区的经济生产方式,一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了其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客观规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委炳cv
2011-01-07 · TA获得超过5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3万
展开全部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也,游牧民族在草原上生存,放牧集会皆视天气而定,入主中原以后,因为没有了广阔的草原,游牧民族不得已放下马鞭像汉人学习各种生存技能,出于各种原因去接受汉人的学术思想,身上的野气也就逐渐消减殆尽,从而被汉人迅速同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