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各个领域是如何走向世界第一的?

 我来答
勇迷赵先生
2022-08-22 · 专注国艺搞笑领域解说
勇迷赵先生
采纳数:146 获赞数: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像过去的大清帝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舞台具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整体提升,很多领域也走向了世界的前列,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汽车产量第一


随着国内汽车品质的提升,但是有很多车主还是喜欢进口的外国车。虽然国内生产汽车都是大多用的国外的进口零件,但是中国的汽车产量是排世界顶尖的,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从一个落后的国家成为一个世界汽车制造第一的大国。人们熟悉的更是比亚迪,从几年前的落后到现在的新能源,进步是非常大的,在国外也能看见比亚迪器制造的公交车。中国的汽车制造厂借鉴西方的汽车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占据了全球稳定的汽车市场,汽车产量在全球迅速提升。


2、互联网世界第一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中,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强国,在整个改革开放中遭到了许多外国科技的垄断。中国互联网是从1994年诞生到现在,经历了三次大浪潮,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近几年也遭受了美国对5G网络的阻挠及打压,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安全的网络防御系统。从那时候的第一封邮件到现在的微信、QQ等社交软件,有了跨时代的意义。


3、世界第一贸易国


中国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离不开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我国的国情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渐增大,到中国不能满足国情需要时,要进行与外国进口。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所以国民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大。随着中国外贸增长的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国际的地位得到了协显著的提高。


4、高铁


中国的火车到高铁,是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我国虽然起步比别的国家晚,过去那时候的科技水平也不高,一直想与外国寻求合作,但是都被拒绝。近几十年来高铁发展迅速,在国际上也得到了一度外国网友的好评,已经处于国际遥遥领先的地位。


热爱历史的阿呆
2022-08-24 · 超过5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5万
展开全部

中国很多领域已经走向第一,比如盾构机、北斗导航系统、民用无人机、杂交水稻等等。中国的崛起成为了一个客观事实。“世界工厂”“基建狂魔”“东风快递”中国获得一个又一个称号,我国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绩,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倍感骄傲。那么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

——根本原因


(一)精神动力

  • 思想才是硬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嵌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政权会瓦解,武器会生锈,但精神能永存不朽。

  • 爱国团结、众志成城的力量是国家崛起的强大内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二)制度优势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群众路线,让人民当家做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 回顾疫情,国家强大的领导和执行能力令世界震撼,不断显示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三)规模优势

  • 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有需求就有动力,只要突破技术瓶颈,那么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是第一。

  • 只要做大众路线,获得更多人群,占多数人的市场,就能飞跃发展,积小胜为大胜。

——重要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

  • 自冷战结束后,打破了世界的两极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让很多资本家心动

  • 我们把握时机,如愿以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

(二)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带来新机遇

  • 2008年爆发的国际经济危机虽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也催生了新一轮技术革命。这一轮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等方面。

  • 近年来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等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二战之后,局部战争不断,但世界整体安全。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国赢得了发展时间。

  •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使得美国不得不暂时把中国这个竞争对手放到一边。

总之,中国在各个领域走向世界第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享受着国家带来的舒适和安全感,同时也应居安思危,时刻关注世界局势变化和国家处境,为祖国的安荣昌盛贡献绵薄之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笑子弦07
2022-08-25 · 超过1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万
展开全部

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那个只能造出桌子、板凳的时代了,而是可以制造出飞机、大炮的时代。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之下,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有的领域更是创造了世界第一。

一、中国高铁世界第一

目前世界上有16个国家拥有高铁,其中更是不缺乏发达国家——德国、日本、法国等,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却成为了世界第一。在短短的十年内,中国的匠人们攻克了高铁的核心技术,不再求助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匠人们废寝忘食的研究,孜孜不倦的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将高铁速度做到了世界最快。和谐号是世界上时速最快的高铁,时速运行在486.1公里,比日本的新干线还要快很多。京广高铁是单条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全长2298公里;京沪高铁是等级最高的高铁;哈大高铁是首条新建的高寒高铁,哈尔冰全年的温差可达到了80度,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但是在这里仍然建成了高铁;高铁运营量世界第一;高铁运营里程世界最长。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了中国高铁是世界第一。


二、中国造船量世界第一

2021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我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我国的造船完工量将超过4000万载重吨,超过了1941~1945年美国工业处于巅峰时期产能的总和,创造了奇迹。不仅拥有世界第一的造船量,还能建造技术复杂的巨型海上游轮和LNG运输船,还能建造大型航空母舰和055型导弹驱逐舰,因此中国海军的战力在20年内就增长了3倍。造船量的增加不仅仅是国家财力物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技术的突破。

三、手机产量第一

中国的手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达到70.6%。中国手机的崛起首先是因为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二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三是因为通信方式的改变,四是技术的突破。如今中国的品牌逐渐享誉海内外,目前最知名的是华为。华为不仅仅是产量上的增加,更是在芯片技术上突破。


如今中国在各个领域走向世界第一,不单单是国家经济的崛起,更是技术领域的突破。技术的突破是各个领域进步、创新的前提,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不断进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纵三09M
高能答主

2022-08-23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0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7.6万
展开全部

 曾经百年梦,今朝万物苏。 

     在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的双重打击之下,中国制造业还在进一步的迅猛发展,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这样子的壮举是如何做到的呢?站在大变局的新时代上,中国面对这些挑战又是如何逐一击破、走向世界第一的呢?

💡  中国的机遇和实力

“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第一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全球经济结构转型,而中国正好踩在‘正确’的时点上”90年代中期,随着欧美创新经济体态转型产生的大规模外包需求,让中国得以承接,有了转型的目标和机遇。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位置,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在后期中国加入了WTO,使全球市场对中国敞开,拉动了中国制造业变得更加强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文化、经济、科技的标志。

中国的内驱动力很强大,中国拥有完善的工业部门、巨大的市场空间、齐全的配套设施、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等,都促使了中国制造不断加强,而且速度飞快。专业人士分析:“中国人的刻苦,几乎没有其他国家可以相比,以及强有力的政府,这些要素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供应链网络’,把中国制造的综合成本降到很低的水平。”

💡  中国对发展有清晰的认识

中国对自身的发展水平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制造的不足除了在高端设备上有存在明显的短板之外,还存在工艺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中国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上存在大量的短板,仍需要进行不断的突破和创新,在这些方面中国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国际方面我们一定要获取核心的技术,不能给别人卡脖子。在新冠疫情和贸易摩擦,暴露出中国产业链工业上的短板。近日,中国工信部表示将在工业大类和细类中进行梳理,找到产业供应链的空白点。

💡  中国在各领域的迅速发展

中国高铁、桥梁、快递、移动支付、人身安全、超级稻和杂交技术、高压电输送技术、民用无人机技术等位居世界第一,量子通讯、北斗、超级计算机、5G、人工智能等世界领先。这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成果,体现着中国在各个领域走向世界皆处于进行时。

中国人是了不起的,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项项世界第一实属正常。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仍需继续努力。凝聚新的力量,开始新的征程。

    综上所述,中国在各领域发展走向世界第一是大势所趋。不仅因为我们找准了时机,更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努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摘星VVRd
2022-08-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万
展开全部

《说文解字》有云:“崛,山短而高也。”中国在高铁,陶瓷,建桥,卫星技术等领域不断走向世界第一的过程,其路艰辛,其势却胜,可谓是一段不折不扣的励志史!                               


  1. 高铁技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末以日本新干线铁路建成使用为标志,全球开始发展商业高速铁路,此时中国铁路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客货混跑,铁路需求较大,为解决供需矛盾,我国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                                                                                                           20世纪90年代,客货运输能力互相制约严重,中国开始高铁技术攻关和试验实践规划等项目 ,1991年首次正式提出兴建高速铁路,1994年我国铁路最高运营速度达160km/h,1998年中国第一条达到高速指标铁路问世,最高行驶速度200km/h                                  21世纪以来,中国高铁发展较快,2001年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开工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磁悬浮技术线路示范性工程,2002年中国首条高速轨道系统问世,2003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国铁问世,标志着中国高铁开始走向发展成熟阶段                                                        到 2019年底,中国高铁营业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2.陶瓷技术


                                   

中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距今10000年的新石器时期,鼎盛于唐宋时期,由于起步早,经验丰富,这让中国的陶瓷技术曾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悠久的陶瓷工艺历史也为近现代中国陶瓷技术领先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                                                                         1986年以后,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振兴陶瓷工艺,恢复瓷器之国盛誉“的工作,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和工业陶瓷进一步发展,1988年全国日用陶瓷出口创汇首次突破2亿美元,2000年中国美术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成立,陶瓷工艺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和发展完善。当今,中国nai是当之无愧的瓷器大国,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江苏宜兴都是中国瓷器名产地,中国在陶瓷领域已领先世界。

3.建桥技术

 

中国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领先世界。著名的有隋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这为近现代中国建桥技术发展提供了许多借鉴。

1937年,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铜桥出现,即钱塘江大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经济建设需要,桥梁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并获得长足发展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桥梁使用材料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道路桥梁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我国的大桥跨度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在技术水平上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在海峡,海湾大桥建设上,如2018年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世界又一奇迹,也昭示着我国建桥技术走向世界领先行列

我国还有很多领域位居世界第一这里小编不能一一列举,但是那些能走向世界第一的领域之所以能走向世界第一,这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工程师的奉献精神以及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里小编向每一个无私尽责的祖国建设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