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孩子想上学但不敢去学校
抑郁症孩子想上学但不敢去学校
抑郁症孩子想上学但不敢去学校,抑郁症是大忌都不陌生的病历,随着时代发展,抑郁症似乎也变得随处可见起来,而且年龄逐渐减小,很多家长在面对抑郁症的孩子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抑郁症孩子想上学但不敢去学校的解决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抑郁症孩子想上学但不敢去学校1
我们要知道孩子不上学的深层原因。
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可能是非常复杂的,也有可能是非常简单的。他不告诉你,有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告诉你也没用,要么是你不同意他的想法会批评他,要么是你同意他的想法,却帮不到他。另外有可能在此之前你跟他的关系有一些不太愉快的经历,所以他目前不决定相信你。在你想搞清楚怎么办之前,你先来了解一下孩子拒绝上学可能的原因吧。
著名的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在“依恋三部曲”《分离》那本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学校恐怖症与家庭互动模式有关。并列出了四种与孩子因恐惧拒绝上学直接相关的家庭互动模式。
第一种:母亲或者主要父母,在依恋方面遭受长期的慢性焦虑,因此将孩子“留在”身边作为陪伴。
听起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父母居然会为了满足自己的依恋需求,把孩子留在身边陪伴自己吗?会的。
这里我给留在一词加了引号,意思是说,这种对孩子的依恋并不是大人自身能够意识到的,更不是故意要把孩子留在身边不让他去学校的,而是一种潜意识在作怪。
什么是潜意识呢?就如同望梅止渴,想到酸梅就流口水。张三欺负过你,你想到张三就生气。看到张三走过来,你就自然会警觉,内心会有所防范。
父母的很多潜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比如:父母自身遭遇过依恋方面的挫折,长期感受不到被爱,也无法去爱别人,他们的情感世界是空洞贫乏的,当有了一个孩子后,就会把情感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非常需要通过爱孩子或者得到孩子的爱来填补自己的情感世界。这就颠倒了亲子关系——大人需要小孩来爱护。重要的是,这种倒置的关系是隐蔽的,表面上,我们只能听到了很多“留住”孩子的理由:
有些父母会把孩子的小病看得很严重,将孩子“留在”家中静养;有些爷爷奶奶会把孩子看做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寸步不离,依依不舍;有些父母会感觉孩子很无能,什么都做不了,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等等等。
假如这种模式下的父母觉察到了这个问题,实现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分离,建立起合适的依恋关系和亲子界限,那孩子的成长也指日可待了。
遗憾的是,当局者迷啊!很多父母替孩子请假,因为孩子不去学校,一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让孩子感受到在家要比在学校优越很多。她在学校里受到的同学、老师的冷落或者打击,自尊心完全可以通过在家不去学校而能够很好地挽回,这种潜意识更加让她无法面对学校老师和同学。
第二种:孩子害怕他在学校的时候,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在父母身上,所以他留在家里阻止那些事情发生。
这个听起来很心疼孩子。那家里有什么事孩子放不下呢?这些事情可以是真实的经历,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事件。
在我指导的家庭中,有的孩子经历或想象暴力侵害,担心自己不在家父母也会有此遭遇;有的父母之间存在巨大冲突,孩子担心自己不在家父母会离婚;有的孩子目睹死亡事件或者想象死亡事件,担心自己不在父母会死;有的有家庭暴力,孩子担心自己不在家妈妈会被爸爸打;父母曾经威胁孩子如果他不听话,父母就会生病或者死掉,孩子担心自己不在父母真的会病会死;等等等。
如果父母意识到这个模式,及时调整大人之间的关系,跟孩子建立深入的情感连接,给孩子以确实的承诺和保证,相信能够逐渐安抚孩子担忧的心。
但是,不得不说,很遗憾,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依旧吵得热火朝天,或者依旧冷战到底,或者一走了之。我指导的很多单亲家庭,大多数是爸爸的问题非常严重,而且顽固不化。当然,也有是爸爸已经不在了,妈妈一个人面对孩子。总之,是家庭的各种原因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
第三种:孩子害怕自己离开家的时候,会有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呆在家里避免坏事发生。
这真是无奈之举啊。你可能不理解,现在的孩子备受呵护怎么会有坏事发生在他身上呢?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有很多恐惧大人不理解。
孩子曾经被父母威胁要抛弃他,或者经历过一不留神父母就消失的局面,那他就会担心自己不在家父母会借机抛弃他;过度焦虑的父母曾经用很严肃的方式告诉孩子,他的某些做法非常不合适,会被人唾弃,那孩子就对学校的社交环境非常恐惧,生怕自己不合适被人唾弃;过度焦虑的父母曾经夸张的强调安全问题,令孩子感觉这个世界很不安全,那他就会不敢离开家去学校;孩子在学校遭受过人际挫折,包括人际冲突和校园霸凌,他会不敢再去面对那样的环境;等等等。
针对孩子害怕的内容,我们一定要做一些澄清和补救,帮助孩子去面对学校。
第四种:父母害怕孩子去学校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让孩子呆在家里。
这种模式听起来更加不可思议。其实这种模式是潜意识的,家长不能意识到。
家长一方面会下意识地用各种理由和方式给孩子很高的要求,造成孩子永远达不到要求的'局面,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无能,什么都做不好,既笨拙又丢人;另一方面又极度担心孩子没法坚持完成学业;最终,孩子不敢再去学校了。家长的潜意识觉得“不出所料”,也就是不断印证自己的推测,而意识层面却又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孩子拒绝上学,还可能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孩子觉得学校对于自己的人生来说已经失去意义,却又要去面对无尽的压力和挫败感,自然选择逃避或者放弃。这到底是“不想去”还是“不敢去”呢?恐怕只有孩子本人说得清楚。
抑郁症孩子想上学但不敢去学校2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每年患上抑郁症的人都有很多,现在随着学生们的学业压力增大,尤其是一些学历较高的知识分子,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更有出现抑郁的可能,因此大家对于学生出现抑郁症一定要重视,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表现出不良状态,要让孩子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
抑郁症是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自闭状态,不愿意和他人沟通交流,并且出现了轻生念头,这个时候即使病人是学生,也一定要休学进行治疗,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大家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重视,很多抑郁症严重的人,会有自杀的可能性。
抑郁症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情低落,出现了精神疲惫,不愿意和外界接触,长时间的精神郁闷,很容易让人做出极端的事情,一些重度抑郁症的学生是必须要休学治疗的,虽然这会对病人的学业造成影响,但出现了抑郁症,先要以治疗疾病为主。
抑郁症的病人一定要接受心理医生的,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它的危害要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发现身边出现抑郁的人,一定要给他更多的关心,适当的进行开导,如果不见效的话,一定要让其去接受心理医生的正规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加深。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而且相对来说它比较常见,抑郁症不仅会对病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还会造成病人免疫力下降,引起身体健康状态下滑,出现抑郁症的学生,要接受相关的治疗工作,有的时候可能会耽误学业,但是对于病人来说,身体先恢复健康才是首要的。
抑郁症孩子想上学但不敢去学校3
1、保持平稳的情绪
孩子患了抑郁症,家长紧张、焦虑,期望孩子快点好起来,这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但家长需要明白:焦虑的情绪会传染,如果家长不能控制情绪,无论是刻意鼓励“加油!”还是表达担忧“你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或者提些并不专业的建议要求“你必须每天几点起床,去锻炼身体,坚持学习多少小时……”带给孩子的感受都是否认、不被接纳、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甚至感觉自己受到了排斥、攻击,激起他更强烈的愧疚和愤怒。
所以家长一定先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欲速则不达”,明白康复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下最好的做法就是先接纳孩子的病情,放平心态,克制自己不过度关心,配合医生,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这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2、接纳孩子,也接纳自己
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长会有“为什么是我的孩子病了?”这样的困扰,内心有一种“病耻感”,觉得倒霉、耻辱,传出去很丢面子,或总认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愧疚、自责。这都是内心不接纳的表现。
抑郁症在全球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疾病,谁也没有自信说谁这一生什么病都不会得。抑郁症有复杂的成因,明白当下该做什么,远比去追究“孩子为什么会得病”要有意义得多。当然积极听取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也反思纠正之前做的不当的地方,对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帮助。
3、陪伴和守护
抑郁症的康复之路,是一个曲折或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医生、心理咨询师形成联盟。孩子患了抑郁症,家长不单是监护人,更要做好观察者。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父母是给医生和咨询师反映第一手病情的人。患者出现问题,要鼓励患者咨询就医,有问题及时求助沟通。
如果孩子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如自责、愧疚、暴躁、痛哭及躯体化症状恶化,或开始安排后事、有自残行为等,家长就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自杀的风险了,这时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4、爱的共情
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父母,看到孩子被疾病折磨,内心也无比痛苦,但一定要相信,抑郁症是有治愈希望的,爱是人生至暗时刻的一道曙光。
“无条件的爱”,是爱的最高境界,不管孩子有病没病,都一如既往地让他感受到父母无私伟大的爱,这会给他注入重要的生命能量。
不评判、不施压,只需告诉他“你对我们无比重要”“我们永远都爱你”“不是因为你健康、优秀我们才爱你,你只因为是你,就是我们爱你的理由”。
孩子难受痛苦的时候,可以和他说“我看到你很难受,这种痛苦我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但我明白你的痛苦”“我在这陪着你”“你需要我做点什么,尽管告诉我”……
这种爱的陪伴和共情,能让抑郁症患者疗愈过程加快。爱能够给患者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不是孤独的,我是被爱的,我要好起来,我的生命是有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