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你看待这个清明节吗?

 我来答
暴盼晴Ox
2023-03-05 · TA获得超过305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0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9.9万
展开全部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相传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中有一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给重耳吃。十几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的时候,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御林军上山搜索,但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便会自己走出来的。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一阵哭拜。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洞,洞里有 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习俗: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吃青团❤️‍🩹💛

主要是为了奠先人,祭祀之用。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清明节的流行风俗之一就是吃青团。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清明前后,正是采摘清明草的最好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以吃清明果的方式来祭奠先人。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3、吃鸡蛋❤️‍🩹💛

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这个是因为在以前先秦时代在清明时节有禁火的习俗,一段时间的禁火,没有热食吃,在这段时间,煮熟的鸡蛋就是最好的干粮;现在则是因为在清明节气前后,春暖花开,大家都喜欢出去郊游、踏春,那水煮蛋就成了很好的选择,方便携带,而且营养丰富。

清明时节吃鸡蛋还有2个美好的寓意,一是象征着圆圆满满,多子多福,在古代的这个时候,人们会把煮熟的鸡蛋涂上各种颜色,等清明的时候把这些五彩蛋扔到河里,让五彩蛋顺水而下,下游的人则会打捞出来食用;二是象征着破壳而出,出人头地的意思,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会让孩子们把鸡蛋打碎,寓意着打破蛋壳,出人头地。

❤️‍🩹💛4、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5、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怎么看待清明节:

作为一个能够让子孙后代集中以哀思先祖、寄托情感、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凝聚着中国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是千百年来人类潜藏于心底本能的疑惑和叩问,也是我们从精神上对于“根”的追寻。寻根文化是人文精神的理性阐释与深度挖掘。血缘和脉系通过香火的传续告知生命的因果,从前世到达今生,祖宗是源头,是母体,是标本、是化石、是指印、是足痕、是晃动的影子、是喘息,他是一种根据,一种凭据;我们由此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获得先祖的引导和神谕,于是知道了我们是谁,要到哪里去,获得现实生存的鼓舞和力量。站在祖辈们的墓前,关于他们的记忆,关于家族的点点滴滴,会如滔滔洪水般将我们湮没。祖先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家族是我们继续前行的立足之点。清明祭祖,我们不单怀念故人,更能感受故人精神的力量。感受他们在远方对我们的关注,对我们的期盼。因而一种对家族的责任感便自然而生,它让我们坚守优良的家风,更让我们对于“振兴家族”这四个字,有了真切的体味。

与此同时,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也油然而生。生命是天地孕育的精华,是众多生灵中的一个奇迹。她很强大,因为她可以改善世界,改变未来。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敬畏她,尊重生命法则,珍爱生命奇迹,才能让生命过程无限精彩。除了思想上的寻根,我们更应在心灵上寻根。人生似船,心则为舵。


清明它既是一个节日,又是一个节气。作为节日,我们要在这一天祭祀先人,慎终追远,为生命的逝去而悲痛;作为节气,我们可以在这一天外出踏青,放歌逐春,为生命的再一次勃发而欢欣。

灵感风暴潮
2023-02-25 · TA获得超过1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15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34.1万
展开全部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始于古代春季祭祀活动。以下是有关清明节的介绍:
由来:
清明节最早是古代中国人民祭祀祖先和英雄的节日。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命令百姓在其墓前举行祭祀。后来,清明节成为祭祀先祖的固定节日。
习俗:
清明节有许多传统的习俗,主要包括:
(1)扫墓祭祖:清明节是祭祖的重要节日,人们会到祖先的墓地扫墓、烧纸钱、上香,祭拜祖先。
(2)踏青赏花:清明节正值春天,气候宜人,人们会外出踏青、赏花、采摘。
(3)食清明:清明节有独特的食品和食俗,如清明粥、青团、寿面等。
(4)插柳戴桃: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清明节期间插柳戴桃,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希望。
个人看法:
清明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对于爱好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说,清明节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0-04-04
展开全部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 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因此,代表清明节的标志性物体。应为插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灯光假没
2020-04-04 · TA获得超过48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45
采纳率:24%
帮助的人:194万
展开全部
杜牧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