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张士贵到底有多厉害呢?
反正和电视剧里的张士贵差距很大,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看《薛仁贵传奇》,里面最痛恨的人就是张士贵。电视剧里的张士贵可谓是坏事做尽。尤其是看到张士贵把薛仁贵的功劳都记在他的女婿何宗宪头上的时候,特别气愤。但毕竟小说演义和正史有一定出入,有时候小说会根据作者的喜好刻意拔高一些人,有时候又会可以贬低一些人。
张士贵在《新唐书》和《旧唐书》关于张士贵的记载都不是特别多,好在张士贵的墓志铭还比较清晰而且完善,我们根据正史和张士贵的墓志铭认识一下真实的他。
隋朝末年,张士贵曾经在虢州举起反隋大旗,成为众多小反王中的一个。后来张士贵投奔了李渊,成为李渊麾下的一员大将。李渊让张士贵在河南一带发展势力,为后来唐军攻占这一区域打下了基础。张士贵在唐军平定河南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李渊的喜爱。李渊称帝之时,甚至指名要见张士贵,张士贵成为唐初赫赫有名的战将。
唐朝统一战争中,张士贵跟随李世民西征,先后消灭了薛举、薛仁杲。张士贵又在劣势兵力下,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王世充。
此后的张士贵几乎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张士贵跟随李世民击败了盘踞在山西的刘武周,夺得山西一带。张士贵又跟随李世民征战河南一带,在河南打破王世充和窦建德,奠定了唐朝统一的基础。张士贵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张士贵又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事变,参与诛杀太子和齐王。李世民称帝之后,让张士贵掌管玄武门,成为禁卫军的首脑。此等荣耀非一般人可以拥有,也可以看出张士贵的能力和恩宠。
此后张士贵一直都是李世民手下重要的利剑,国家有了困难,李世民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张士贵。633年西南发生叛乱,李世民任命张士贵前往平叛,张士贵完成了任务。641年薛延陀统军南犯,张士贵为五路征讨大军之一,而且在云中一带打破敌人,迫使薛延陀不得不求和。
644年,李世民大举征伐高丽,张士贵以辽东道行军总管”的名义跟随李世民东征。这时候,来自山西绛州龙门的薛仁贵投军到张士贵标下,成为张士贵的部将。张士贵对薛仁贵非常提携,和小说中的打压完全不一样。薛仁贵本名为薛礼,字仁贵,并不是张士贵为隐瞒他“应梦贤臣”的身份而称呼他为薛礼。
李世民东征高丽,其实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但是张士贵却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此战中张士贵身先士卒、不畏生死。薛仁贵也在这一仗崭露头角,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张士贵不仅没有打压薛仁贵,反而给薛仁贵表现的机会,让薛仁贵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如果不是张士贵的提携和机会,估计就不会有后来的薛仁贵。
李世民东征结束以后,薛仁贵也一直跟随张士贵,成为张士贵麾下一员猛将,和张士贵一起守卫玄武门。653年,薛仁贵接替张士贵,守卫玄武门。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张士贵是薛仁贵的前期伯乐,薛仁贵跟着张士贵才一步步受到重用。
张士贵生前曾经官至左领军大将军,封号为虢国公。为了表彰张士贵的功劳,唐高宗命宰相上官仪为张士贵撰写墓志铭,记述张士贵的生平事迹。唐高宗还让张士贵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这好像也不是一个奸臣该有的待遇,也说明张士贵是一个十足的忠臣。
虽然小说演义丑化了张士贵,但是历史一定会给张士贵一个公正的评价。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有人替张士贵“翻案”。我也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给张士贵一个公正的评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张士贵,张士贵在小说中的形象会逐渐淡化,会逐渐回归到他本来的样子。
说起张士贵就不得不提起薛仁贵,可以说大家能够知道张士贵主要还是薛仁贵的功劳,而我们熟知的薛仁贵也都是从小说演义中得到的。如:《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等等。
“卑鄙小人”张士贵?
在这些演义小说中,薛仁贵是唐期战功卓著的一位将领,就连他的儿子薛丁山、孙子薛刚身上都流着他的血液而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在薛仁贵的从军生涯中,刚开始出道时就遇到了顶头上司张士贵,而演绎中的张士贵嫉妒贤能、打压下属并迫害薛仁贵。
薛仁贵作战穿一件白袍,张士贵便让女婿何宗宪也穿一件,因此薛仁贵的各种功绩都被何宗宪冒领。后来因为这件事被发现,张士贵为了掩盖事情真相想杀薛仁贵灭口,未果后便谋反作乱,最终被杀。
因此,张士贵被演义影响后就成了世人口诛笔伐的奸臣,甚至还被民众列为与秦桧、赵高、严嵩并排的四大奸臣,人人得而诛之。
然而,尽管演义中把故事写的扣人心弦、情节跌宕起伏,但不得不说作者扭曲了真实历史,他们颠倒了黑白,抹黑了一个战功卓越,体恤下属的好人。
历史上的张士贵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说,在演义中唯一把张士贵写对的地方就是他的确是薛仁贵的上司,两人也曾并肩作战。但事实是张士贵不但没有加害薛仁贵,反对对他有提携之恩,可以说张士贵不但是一代名将,并且在战功和个人品德上都是一个完美之人。
历史上的张士贵是军人家庭出生,祖上三代都是将军,张士贵本人也是自幼习武,且臂力过人。他个人行侠仗义有喜欢结交豪杰,因此在江湖上也颇有声望。
隋末之时,王世充、李密等都想让他跟自己干,但张士贵观察一番后决定跟着李渊走,此后深的李渊器重。李渊在长安称帝后,还点名要张士贵进京奉见,并封他为通州刺史。
再后来,张士贵又遇上了李世民,在跟随李世民的那段时间里,他东征西讨消灭各路军阀,如薛举、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都一一凯旋。李世民对张士贵的所作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因此张士贵也成了李世民的心腹,更是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拥立李世民继位。
运筹帷幄,提携下属
贞观十八年,小说中描绘的薛仁贵征东之战,其实是张士贵被任命为辽东到行军总管,此次战役全部由他负责,而薛仁贵也只是在这个时候才参军,投到张士贵队伍中。
次年六月,李世民对高丽的安市城久攻不下,高丽派出十五万部队增援,张士贵迎战。在此战中,一代名将薛仁贵受张士贵提携终于有机会发挥他的光芒,身披白袍、手持画戟,在敌军中来去自如、所向披靡。
薛仁贵的表现被李世民看到,询问此人,张士贵如实相告,李世民见军中有如此猛将,大为高兴,便封薛仁贵为游击将军,并赐良驹二皮,绢四十匹。薛仁贵能被李世民赏识,可以说都是张士贵的提携,他才有出头的机会,因此并不存在他的女婿冒领战功的说法。
在此次征高丽中李世民无功而返,而张士贵指挥的“安市大捷”给了李世民一个漂亮的台阶,更重要的是让大唐王朝又发掘到一颗闪亮的将星。
此后薛仁贵跟随张士贵镇守玄武门,张士贵年纪大后便退位让薛仁贵接任为禁军统领。唐高宗显庆三年,薛仁贵二次征东前张士贵去世,因此也不存在张士贵加害薛仁贵的事件了。
超海之力、气该三军,横野之功,胆雄百战。
张士贵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去世,享年72岁,死后被追封为荆州都督,陪葬昭陵,这必须是莫大的功劳才能资格陪葬昭陵。
他的墓志铭由著名文学家上官仪代表朝廷撰写,高度评价张士贵的功绩:
“超海之力,气盖三军。横野之功,胆雄百战。”
《旧唐书》中更是将他和郭孝恪、张俭、苏定方、薛仁贵等名将并排,这五位名将都有抵御外海、开疆扩土之功。
而后世史学家认为张士贵可与苏定方比肩,功绩更高于薛仁贵。因此,历史上的张士贵是个名副其实品德与谋略于一身之人,可以说没有他发现了薛仁贵的才华,也就没有薛仁贵这颗大唐将星,小说里面是完全的扭曲和抹黑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