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何不绕开城池,而非要一个个的攻破?
怎么不可以绕过去呢?兵法并不是固定的。如果这座城易守难攻,且不是必经之路,完全可以绕道而行。
但是在古代,生产力并不是非常发达,一些自然的沟壑,就成为了天堑,像剑门关,山海关,潼关……这些地方,无一不是易守难攻。
很多战略要地,都是如此,所以真实的结果是,以当时的科技和人力条件,绕过去的结果是远远弊大于利,成本太高。
按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如果冒过去打后面的城,那么粮草不好运输,容易被没打的城池派人劫去!到时候前面打仗的主力军就会没有粮草,很多战术也就用不了了,最重要的是没有粮草,手下主力军就会哗啦判变,不判变也因为粮食不够吃而士气低落从而战争失败!
平原地区还好点,或许有绕过城池的小道。
但是,山区呢?
难道让你的士兵拿着砍刀上山砍树?
就算你绕过去了,你能允许你的战线中间有敌方军队的存在么?
绕过该城,容易被对手前后夹击。你打不下来这座城池,这就证明这座城池的防守很好,兵马肯定不在少数。在摸不清对手兵马有多少的情况下,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尤其是你绕过这座城池以后,就等于是把大后方留给了人家。兵家比较忌讳的一点就是被人家抄了后路。
当年白起和赵括在打长平之战的时候,白起便是派了2.5万人抄了赵括的后路,才将赵括给击败了。你在背后留下这么一座城,等于就是给了人家抄后路的机会。
一旦这座城的人马和你即将面临的人马前后夹击,你觉得你还有生路吗?前面的人马倒还好说,毕竟正面迎敌是有心理准备的。
可是背后的这帮人,是搞突然袭击的,你觉得你吃得消吗?前后夹击之下,一般都是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