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应对的方法有哪些?

 我来答
终身荣誉
2021-06-23 · TA获得超过149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162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1375万
展开全部
一、压力面前不卑不亢
当前,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民众更加倾向于通过低成本的网络渠道来呼吁和呐喊,网络汇聚的各种声音汹涌来袭,网络舆论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认同。网络舆情频发高发多发突发成为常态。处置网络舆情首先要适应挑战,破除传统的不理、不用、不管的思维定势,舆论压力面前不卑不亢,做到不慌、不怕、不躲、不拖、不堵、不抗、不纵。
1、不要慌。舆情突发后就会被置于一个举世瞩目的境地,就会曝光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六神无主,自乱阵角,慌张应对,说话口无遮拦、主观武断、乱下结论,容易乱中出错,反而把自身置于漩涡之中,给应对带来被动。淡定而镇静地坦然接受现实,有助于理性客观化解舆情。
2、不要怕。面对众声喧哗、缺乏理性的一边倒式的舆论监督所带来强大的杀伤力,畏惧害怕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抛弃胆怯心理,勇敢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3、不要躲。舆情突发后,各路媒体蜂拥而动,记者八面云集,面对种种质疑,四处躲藏,推三阻四,避而不见,只会加重舆情,谣言横飞,丧失处置舆情引导舆论的主动权。
4、不要拖。采用应对传统危机的经验来处置网络舆情,“拖一拖就会过去”的思想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沉默只会将问题越拖越大,进而丧失自己的立场,葬送自己的公信力和网络形象。
5、不要堵。舆情事件引起舆论涛天,引来无数围观网友,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不宣传报道,不释疑解惑,实施信息封锁,以灭火心态处置,只会让网友更加猜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舆论往往会偏离应有轨道,甚至会引发恶果,造成社会危机。
6、不要抗。引起网络关注的事件一般是因为有勃于常理和常识。网络情绪面前,视舆论呼声于不顾,固执己见,不接受批评,逆网络舆论压力而行,采取与网络民众对抗方式,违民心民愿,极不可取,非智者所为,更易让真相错综复杂。
7、不要纵。面对舆论带来的压力,以妥协退让思维的方式来进行“断腕切割”,或划清界线,或推卸责任,刻意纵容讨好媒体和舆论,不仅损害自己形象和切身利益,相反吃亏还不一定讨好,甚至会成为众矢之的,更会激起网络民众更多的愤怒和拍砖。
探险者724
2022-05-16 · TA获得超过28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51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22.4万
展开全部

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此,为帮助相关主体更好的应对舆情,下面整理了一些主要原则,可供参考。

网络舆情的应对原则分析

一、网络舆情应对的及时性原则

网络舆情应对的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在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或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迅速反应,在广泛收集各类信息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并及时将结果公布于众。

二、网络舆情应对的客观性原则

网络舆情应对的客观性原则是指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于网络舆情事件的解释信息应保证客观、真实。及时性要求网络舆情的应对主体能够对舆情事件迅速做出回应,客观性则要求回应的内容务必准确、客观和真实,否则不仅无法达到澄清真相、堵塞谣言的目的,反而会使信息发布主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损害,由此造成网络舆情危机的扩大化。

为此,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在进行网络舆情应对时需要把好“三个关口”:

一是信息关,即做好信息核实工作,确定信息源,积极沟通信息发布主体,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二是表态关,即表态既要坦诚、积极,也要有原则、守底线,以维护事件事实的准确性为前提,坚持公开透明、有责必究的原则,不推脱、不含糊、不包庇、不护短;

三是口径关,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过程往往涉及多个关联主体,保证客观、真实的原则,必须实现信息口径的一致性,如果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各主体发布的信息存在前后矛盾或表述不一的情况,就会造成公众的困惑与怀疑,认为关联主体在有意隐瞒事实真相。很可能引发新的、更大的舆论危机。

三、网络舆情应对的适度性原则

网络舆情应对的适度性原则是指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应追求应对方式和处理结果的适度性。具体而言,网络舆情应对的适度性应着重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舆情应对方式的适度性,在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要积极听取网络民意并对其怀以尊重的心态,但也不能过分迎合网络民意。

二是网络舆情事件处理结果的适度性。在网络舆情应对时,必须坚持法治精神,既不能遮掩护短,又不能过分反应,以免造成舆论的“二次危机”。网络民意虽然是一种集合观念,但也不排除被别有用心的人操纵、控制的可能,因此,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在给出相关事件的处理结果时,不能为了迎合网络民意而造成被网络民意“绑架”的后果。

文章内容部分摘选自《弥漫与消弭:网络舆情的演化模式与应对策略》-张伟,侵删

以上内容由识达科技网络舆情监控服务商整理提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极媒体品牌营销策划网
2022-04-17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3.5万
展开全部

一、原则

第一,宜疏不宜堵,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化。突发的热点事件尤其是负面事件,必然会引起网络舆论的广泛关注。此时形成的网络舆情会包含着各种网民声音,其中不乏偏激的不理性声音,甚至有时候这种声音是占主流的。在处理此事件时应该通用事实说话,公开信息真相,设置议题议程,疏导舆论。而不是搞封堵杂音、堵塞舆论通道,这更多的时候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只有事实才是引导舆论的根本。

第二,宜解不宜避,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舆情危机的爆发,大都数时候是因为对突发事件问责处置采取回避不积极解答导致,而问责又是事件的舆论焦点。因此在舆情应对时要求主动解答公众疑问,不能回避,更不能回绝。

第三,宜全不宜偏,要体现意见的辩证性。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其背后必定有各种意见的存在,不同观点意见在冲突过程中形成舆论主调。在处置危机时,应该辩证设置议题,突出主流认识,辩证引导受众的认识,使受众言论不盲从,不为一时的情绪宣泄左右。

第四,宜软不宜硬,充当认识的启发角色。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当事方态度应该要温和,要充当意见领袖的作用,对错误的认识循序引导,而不宜采取简单粗暴的说教或批判方式,强制人们的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

第五,宜缓不宜急,讲求效果的有序渐行。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不宜想一蹴而就的平息事端,而应该根据舆情的发展规律,制定阶段性的处置策略,一步步引导舆论的发展方向,使舆论朝着有利于事件处置的正确方向发展。


二、手段

舆情应对的首要条件是了解舆情发展态势,分析舆情民意动向。而全面信息数据来源则需要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提供。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可以排除或缩小偶发负面信息给本省/市形象及本省/市领导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及时发现关于本市本省的舆情呼声,第一时间了解民意,在萌芽状态化解矛盾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87a75b

2022-03-29 · 超过6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89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22.5万
展开全部
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包括增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完善管理体制等。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上流行的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社会舆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1-09-16
展开全部
从前,我是一个正常的人,爱上你之后我没有了心,因为我的整颗心都在你身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