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早上吃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兼职结束以后去逛商场,直奔熟食区。葱油饼、麻花、鸡蛋卷、手撕饼、寿司、蛋卷、油面......要从中选择出一样作为第二日的早餐,真困难。在经过赏味满足度、健康指数、饱腹程度几项筛选后,我终于从一众小食中挑中了几样。
推车往前,是西饼区。紫菜卷、芝士蛋糕、葡挞、奶黄酥、玉子团......各式精美点心一字排开,推车里的食物又面临着打道回府的危机。
细碎日常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微不足道的选择。取谁舍谁,变得不像鱼和熊掌这样疏离。他们就像平价球鞋和专柜正品一样,外貌相同,细微的差别在挑动我们的心。不得不承认,生活水平提高的我们,眼前全是资本家根据你的满意度和虚荣心打造的商品,花样百出的什物,会让你哭穷喊胖却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关爱的小手。
虽然常常喊着断舍离,但当真正站在诱惑面前,却也忍不住,而取谁舍谁,也是当局者迷,越陷越深的黑洞。而放眼四周,大家似乎都清醒又独立,明智而决绝。只有我在取舍的深渊里旋转到头晕目眩,目标迷失。
我的这种类似于选择困难症的行为在我奶奶眼里形同没事找事。好比早餐,对于她而言,每天一碟花生米或者酱姜丝,配一碗白米粥就够了。最多也就是吃碗拉面。清淡简单,填一下肚子就行。至于其他花样百出的糕点,对于她而言,不过是一块面粉团子,清蒸油炸还是热水冲搅,她都没多大兴趣。如果实在要选,他也一定可以按照食品保质期迅速作出选择。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该吃该喝该玩的都试过了,怎么对付人生,她好像自有方圆。
闲来没事,也和朋友探讨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朋友在某些事上常常陷入纠结。好比明明约了下午两点去看电影,但是当他发现午夜场的电影票价竟是下午的一半。他就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我究竟要不要改场次呢?在不断地权衡比较之下,他便会慢慢地为午夜场找优点,类似于“午夜场熊孩子少”“下午紫外线太过猛烈”一类的理由会湍湍冒出,可与此同时,“晚上出行不安全” “太晚回家得挨骂”一类的原因也在纠结口乱撞。如果把问题的根本归结于钱的多少上,也实在是不客观。毕竟我曾经见过他为了偶像疯狂地抢购各种见面会门票,限时购的周边更是堆满他的房间。这样的付出多烧钱不言而喻,可他乐在其中,不曾抱怨半分。
实质上,这些都是个人选择。而人生,是由一个个微小的选择堆积的总和。而我们默认,年轻的时候,取谁舍谁对未来的辐射更强。
桃李年华,阅历尚浅。三两感悟多来自于当下的校园生活。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生活的现实感渐渐逼近。别于大一大二时日子还长的自我安慰,大三的很多时间里,都会不自觉地有一种紧迫感,不自觉地想到毕业以后的生活。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我刚拿下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如果好运的话,也许下学期就可以拿到初级会计资格证。接着在大四的时候,削尖脑袋挤入某家小会计师事务所做一个会计。又或者,进入哪家事业单位做一个文员或财务。接着奋斗几年,也许能迎来更高一级的职位,薪水自然阶级增长。不至于暴富,也不会饿肚子。就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差一步迈出去的勇气和无尽的努力。接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结婚或生孩子,逐渐拥有了稳固的生活方式,而余生便将是一个个昨日的重复。
这样一眼望到尽头的未来,环环相扣,不留缝隙,喘气的机会倒是很多,怕也是懒得了。因为渐知不论做什么梦,都会在折现前一秒被我杀死在臆想中。
人生竟然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了?在开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的人生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决定好了吗?我们无法了解人生是怎样的姿态之时,在人生尚未丢给我们难题之前,竟然就觉得人生只能是这样了。在踏出社会之前,我们眼高手低,不断歌颂梦想之伟大绮丽;而当逐渐要以独立的个体进入社会打拼时,我们却忘了梦想的伟大绮丽,空余一身市井小民贪生怕死的混日子技俩。
而可笑的是,从来没有谁逼着我,也没有谁期待着我成为这样的大人。一切都是我的选择叠加过后,自然呈现出来的轨迹。而那看起来神圣的选择权,其实一直握在我的手上。
我的父母很普通,他们从来不奢望我成为达官显贵,但也从不阻止我去做喜欢的事。在他们眼里,只要我将来平安幸福,他们就放心了。尤记得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爸爸只是一句,看着分数填,你想读什么读什么。而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我总觉得自己缺少某些理科特质,抱着了解理科的世界,锻炼逻辑思维的想法,我选择了会计这个专业,且恰好被录取。虽然后来我发觉,会计是一门理轻文重的专业,自己也并不擅长于这门学科。
会忍不住的,偶尔头脑发热的时候会问自己:如果当初选择了其他的专业,会不会拥有更完满的人生?坦白讲我不知道。不知道另一种选择会不会更好,不知道另一种人生是不是更曼妙。但很确信,哪怕分厘的偏倚,都不会遇见今天的我。
诚然,选择了会计这样的专业,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稳定、好找工作。上头描述的人生似乎便是不完美却完满的结局。可这只是千万种人生里的一种。是自我设置的局限,是因为我们默认自己没有能力去实践预想的未来偷懒避走的托词。
仔细想,不论是在这三年里学到的会计皮毛知识,还是其间交识的有趣的朋友,甚至是渐渐厘清的内心世界,都让我觉得这样的选择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虽然在不断深入学习中,明白自己并不热爱这个专业。但至少亲历亲证,日后也不会挂着如果当初我选择了会计,我会怎样的遗憾在心头。所有的无意义都可能成为日后的惊喜。
韩语系的朋友对我说,自从亲戚朋友们知道他的专业以后,便自觉的把她归入了狂热追星族的队伍,认为他将来必然是靠卖偶像的周边讨生活;在师范学校就读非师范专业的朋友,也一度在解释自己未来的职业并不是教师时精元尽耗。
在趋同的大环境里,我们差点也忘了自己还有选择的权利。我们的未来是什么,选择权在我们手上。想成为什么,就选择喜欢的方向,选择合适的道路,努力走下去就是了。所谓的外界的压力,扛不住的就绕过嘛。而我们之间的很多人,拥有的烦恼都不是过不去的难关,而是不敢选择。不敢轻易去尝试任何一项会失败的项目,不敢在大家齐头并进的时候默默掉头,不敢放弃已经小有成就的事业去选择喜欢的生活。然后便轻易地说出“人生也就这样了”,这样地轻佻无理,实在是对不起生而为人的幸运,对不住开明时代里自我选择的权利。
事实上,不管是弱冠之徒、花甲一辈。只要你想,只要你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当下从来正是好时节。大部分的我们都知道这一点,却依然催眠自己:哦,我的人生就这样了。然后匆匆掩盖住自己怯懦而懒惰,一心只等天掉馅饼,地冒黄金之心。
但是很抱歉,所谓的按部就班的人生,其实还没有被设计出来。你的未来是什么,依然由你的一个个选择叠加组合而成。如果一定要选的话,begin还是again,其实都没有差。只要你诚实面对自己,如一个圈圈所言,别把妥协当看开,就好。
遐想最易踱时,商场的促销广播响起来了,我得赶紧去抢特价商品了。虽然一群大妈把我隔在窗口外面,但我探手在空中挥舞就是了,万一抓住了呢。
对了,明天早上就吃洋气的紫菜卷吧。
推车往前,是西饼区。紫菜卷、芝士蛋糕、葡挞、奶黄酥、玉子团......各式精美点心一字排开,推车里的食物又面临着打道回府的危机。
细碎日常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微不足道的选择。取谁舍谁,变得不像鱼和熊掌这样疏离。他们就像平价球鞋和专柜正品一样,外貌相同,细微的差别在挑动我们的心。不得不承认,生活水平提高的我们,眼前全是资本家根据你的满意度和虚荣心打造的商品,花样百出的什物,会让你哭穷喊胖却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关爱的小手。
虽然常常喊着断舍离,但当真正站在诱惑面前,却也忍不住,而取谁舍谁,也是当局者迷,越陷越深的黑洞。而放眼四周,大家似乎都清醒又独立,明智而决绝。只有我在取舍的深渊里旋转到头晕目眩,目标迷失。
我的这种类似于选择困难症的行为在我奶奶眼里形同没事找事。好比早餐,对于她而言,每天一碟花生米或者酱姜丝,配一碗白米粥就够了。最多也就是吃碗拉面。清淡简单,填一下肚子就行。至于其他花样百出的糕点,对于她而言,不过是一块面粉团子,清蒸油炸还是热水冲搅,她都没多大兴趣。如果实在要选,他也一定可以按照食品保质期迅速作出选择。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该吃该喝该玩的都试过了,怎么对付人生,她好像自有方圆。
闲来没事,也和朋友探讨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朋友在某些事上常常陷入纠结。好比明明约了下午两点去看电影,但是当他发现午夜场的电影票价竟是下午的一半。他就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我究竟要不要改场次呢?在不断地权衡比较之下,他便会慢慢地为午夜场找优点,类似于“午夜场熊孩子少”“下午紫外线太过猛烈”一类的理由会湍湍冒出,可与此同时,“晚上出行不安全” “太晚回家得挨骂”一类的原因也在纠结口乱撞。如果把问题的根本归结于钱的多少上,也实在是不客观。毕竟我曾经见过他为了偶像疯狂地抢购各种见面会门票,限时购的周边更是堆满他的房间。这样的付出多烧钱不言而喻,可他乐在其中,不曾抱怨半分。
实质上,这些都是个人选择。而人生,是由一个个微小的选择堆积的总和。而我们默认,年轻的时候,取谁舍谁对未来的辐射更强。
桃李年华,阅历尚浅。三两感悟多来自于当下的校园生活。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生活的现实感渐渐逼近。别于大一大二时日子还长的自我安慰,大三的很多时间里,都会不自觉地有一种紧迫感,不自觉地想到毕业以后的生活。作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我刚拿下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如果好运的话,也许下学期就可以拿到初级会计资格证。接着在大四的时候,削尖脑袋挤入某家小会计师事务所做一个会计。又或者,进入哪家事业单位做一个文员或财务。接着奋斗几年,也许能迎来更高一级的职位,薪水自然阶级增长。不至于暴富,也不会饿肚子。就是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差一步迈出去的勇气和无尽的努力。接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结婚或生孩子,逐渐拥有了稳固的生活方式,而余生便将是一个个昨日的重复。
这样一眼望到尽头的未来,环环相扣,不留缝隙,喘气的机会倒是很多,怕也是懒得了。因为渐知不论做什么梦,都会在折现前一秒被我杀死在臆想中。
人生竟然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了?在开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的人生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决定好了吗?我们无法了解人生是怎样的姿态之时,在人生尚未丢给我们难题之前,竟然就觉得人生只能是这样了。在踏出社会之前,我们眼高手低,不断歌颂梦想之伟大绮丽;而当逐渐要以独立的个体进入社会打拼时,我们却忘了梦想的伟大绮丽,空余一身市井小民贪生怕死的混日子技俩。
而可笑的是,从来没有谁逼着我,也没有谁期待着我成为这样的大人。一切都是我的选择叠加过后,自然呈现出来的轨迹。而那看起来神圣的选择权,其实一直握在我的手上。
我的父母很普通,他们从来不奢望我成为达官显贵,但也从不阻止我去做喜欢的事。在他们眼里,只要我将来平安幸福,他们就放心了。尤记得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爸爸只是一句,看着分数填,你想读什么读什么。而当时的我,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我总觉得自己缺少某些理科特质,抱着了解理科的世界,锻炼逻辑思维的想法,我选择了会计这个专业,且恰好被录取。虽然后来我发觉,会计是一门理轻文重的专业,自己也并不擅长于这门学科。
会忍不住的,偶尔头脑发热的时候会问自己:如果当初选择了其他的专业,会不会拥有更完满的人生?坦白讲我不知道。不知道另一种选择会不会更好,不知道另一种人生是不是更曼妙。但很确信,哪怕分厘的偏倚,都不会遇见今天的我。
诚然,选择了会计这样的专业,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稳定、好找工作。上头描述的人生似乎便是不完美却完满的结局。可这只是千万种人生里的一种。是自我设置的局限,是因为我们默认自己没有能力去实践预想的未来偷懒避走的托词。
仔细想,不论是在这三年里学到的会计皮毛知识,还是其间交识的有趣的朋友,甚至是渐渐厘清的内心世界,都让我觉得这样的选择不偏不倚,恰如其分。虽然在不断深入学习中,明白自己并不热爱这个专业。但至少亲历亲证,日后也不会挂着如果当初我选择了会计,我会怎样的遗憾在心头。所有的无意义都可能成为日后的惊喜。
韩语系的朋友对我说,自从亲戚朋友们知道他的专业以后,便自觉的把她归入了狂热追星族的队伍,认为他将来必然是靠卖偶像的周边讨生活;在师范学校就读非师范专业的朋友,也一度在解释自己未来的职业并不是教师时精元尽耗。
在趋同的大环境里,我们差点也忘了自己还有选择的权利。我们的未来是什么,选择权在我们手上。想成为什么,就选择喜欢的方向,选择合适的道路,努力走下去就是了。所谓的外界的压力,扛不住的就绕过嘛。而我们之间的很多人,拥有的烦恼都不是过不去的难关,而是不敢选择。不敢轻易去尝试任何一项会失败的项目,不敢在大家齐头并进的时候默默掉头,不敢放弃已经小有成就的事业去选择喜欢的生活。然后便轻易地说出“人生也就这样了”,这样地轻佻无理,实在是对不起生而为人的幸运,对不住开明时代里自我选择的权利。
事实上,不管是弱冠之徒、花甲一辈。只要你想,只要你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当下从来正是好时节。大部分的我们都知道这一点,却依然催眠自己:哦,我的人生就这样了。然后匆匆掩盖住自己怯懦而懒惰,一心只等天掉馅饼,地冒黄金之心。
但是很抱歉,所谓的按部就班的人生,其实还没有被设计出来。你的未来是什么,依然由你的一个个选择叠加组合而成。如果一定要选的话,begin还是again,其实都没有差。只要你诚实面对自己,如一个圈圈所言,别把妥协当看开,就好。
遐想最易踱时,商场的促销广播响起来了,我得赶紧去抢特价商品了。虽然一群大妈把我隔在窗口外面,但我探手在空中挥舞就是了,万一抓住了呢。
对了,明天早上就吃洋气的紫菜卷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