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起源和来历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有关于“羌”的记载。甲骨文曾频繁地提到“羌”这个字,殷人还把当时中国西方的众多民族统称为“羌方”。《诗经·商颂》曾咏叹:“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
古羌并不是一个民族的名称,而是以前中原部落对广大西部地区,如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地迁徙不定的肢顷游牧族群的泛称,由不同族群所组成。他们的语言、服饰、习俗等都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他们多以牧羊为生,古人在造字之时,遂以“羊”和“人”组合成了羌。《说文解字》中,对羌字的释义也是:“羌,西戎牧羊人也。从羊,从人,羊亦声。”
据《后汉书》记载,汉朝时,羌的聚居地南边和今日的贵州接壤,西北直抵今日新疆的罗布泊、吐鲁番、楼兰等地。宋朝时羡键,党项羌藩王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在立国300多年的时间里,西夏与北宋、辽国形成鼎足之势,并在天盛年间达到盛世顶峰。
然而公元1227年,漠北大蒙古国将其毁灭,党项羌或战死或逃亡,在西北地区逐渐销声匿迹,踪影全无。
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绵阳市,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
2005年,考古工作者又对甘龙洞东北约300米的烟云洞进行发掘,发现更新世晚期的火塘、灰坑,还发掘出石器、石叶等遗物以及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出土的化石标本推断,该遗址的年代距今约两三万年。这些考古成果表明,万千年前此地就一直有人类居住。
几千年前,这一带的先民属于古羌的一部分。时间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生活在西北大草原的羌人为躲避战乱,被迫逃离家园,其中一支来到岷江和涪江上游,当时这里已经进入农耕社会,为了适应当地生活和地理条件,他们开始向当地土著戈基人学习农耕技术以期快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除了生产方式的改变,西北羌人在住房方面也经历了一次变革。
他们初到松潘时,还沿袭在西北大草原的传统——“羊毛帐篷架河边”,但进到茂县后,这种帐篷无法适应当地的环境。在这里,戈基人都以石头修砌的碉房为居室,最高的达十几丈,叫做“邛笼”,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碉楼。
这种独特的建筑是他们根据高山峡谷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来的房屋样式。西北羌人开始向戈基人学习,最终不但学会了这种建筑方式,还将其发扬光大,在崇山峻岭间留下了许多让今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奇迹。
西北羌族和戈基人一起生活许久,长时间的交流融合让他们形成了共同历派陆的文化,虽然不同群落仍然保留了些许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一融合后的群体被后世统称为“羌”,最终成为北川羌族之先民。
《羌戈大战》的神话传说
关于古羌南迁至岷江和涪江上游定居的历程,古代文献未有系统记载,但在广为流传的羌族史诗《羌戈大战》中,以神话传说的方式做了详细描述。
史诗说,生活在西北大草原的羌人,由于遭到“魔兵”追杀,羌人九弟兄率领九支人马向西迁徙。但战乱中队伍被冲散,便各自奔波找前程。其中一支叫白构的部落中途又折而向南,逃到“日嘎岭”驻扎下来后,仍然遭到尾随而来的魔兵攻击。
危急时刻,天神木比塔听到消息,决定出手相救。他抛下三块白石化作高大的雪山,挡住了追击的魔兵,羌人得以脱险。随后,他们翻越青海与四川间的大山,进入岷江上游,开始在热兹(今松潘县)定居下来。
但后来,他们受到日补坝(今茂县县城所在地)凶悍威猛的戈基人侵扰,矛盾激化。双方进行了多次对决,由天神木比塔充当裁判。由于处处有天神相助,羌人屡屡获胜,占领了日补坝,在此安定下来。他们在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繁衍生息。首领白构有九个儿子,分散定居到今岷江和涪江上游各地,其中第九个儿子名叫尔国(尔国基)住在巨达,也就是现在的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