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接受美学:接受美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 要 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 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 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一部作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和读者的期待是不一致的,这样才能产生美学价值或者审美价值。沃尔夫冈·伊瑟尔是德国接受理论的另外一名代表者,他是“康斯坦斯学派”的成员,他非常重视美学观,但是他的观点跟姚斯有所不同,他不用历史辩证的观点看到文本和读者,而认为文本在被读者用文学规范来具体化的时候是潜在的结构。伊瑟尔假设读者扎根于文本的结构中,这样的读者只是一种建构,并非真正的读者,我们所读到的并不代表具体的实际物体,而是人类虚构的语言。文学作品并不代表实际物体,而确确实实涉及文本外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由特定的规范、现实的观念所组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似乎能够代表特定的世界观,但是我们会在接受观点的基础上指派我们的世界观。如果将伊瑟尔的理论用到文学批评中,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活动存在于调整他自己的观点上。伊瑟尔提出“文学作品的特征在于作品中描绘的事物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不存在清楚的关联作用。”
三、 结论
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非常有价值,但是要理解这一派的理论是非常难的,况且我们的任务并不只是理解该理论,还应当学会运用和反思。目前有学者结合接受理论研究修辞、诗歌、广告语等文学和非文学翻译,也有学者提出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只有在大量阅读其他人对接受美学著作或言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透彻的了解接受美学理论,才能学会如何运用它去分析实际的翻译问题。接受美学的理论开拓了美学的新领域,要理解和运用它并提出其不足之处是我们翻译学习者的任务所在,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不断努力,逐步的学习和运用接受美学研究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方建中.论姚斯的接受美学[M].求索,2004(5).
[2]贺微翻译.文本与译者的对话[M].外国语,1999(1).
[3]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M].中国翻译,2000(2).
作者简介:姚懿珈,(1987—),女,重庆涪陵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翻译。
关键词 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 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一部作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他和读者的期待是不一致的,这样才能产生美学价值或者审美价值。沃尔夫冈·伊瑟尔是德国接受理论的另外一名代表者,他是“康斯坦斯学派”的成员,他非常重视美学观,但是他的观点跟姚斯有所不同,他不用历史辩证的观点看到文本和读者,而认为文本在被读者用文学规范来具体化的时候是潜在的结构。伊瑟尔假设读者扎根于文本的结构中,这样的读者只是一种建构,并非真正的读者,我们所读到的并不代表具体的实际物体,而是人类虚构的语言。文学作品并不代表实际物体,而确确实实涉及文本外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由特定的规范、现实的观念所组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似乎能够代表特定的世界观,但是我们会在接受观点的基础上指派我们的世界观。如果将伊瑟尔的理论用到文学批评中,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活动存在于调整他自己的观点上。伊瑟尔提出“文学作品的特征在于作品中描绘的事物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不存在清楚的关联作用。”
三、 结论
接受美学对翻译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非常有价值,但是要理解这一派的理论是非常难的,况且我们的任务并不只是理解该理论,还应当学会运用和反思。目前有学者结合接受理论研究修辞、诗歌、广告语等文学和非文学翻译,也有学者提出了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只有在大量阅读其他人对接受美学著作或言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加透彻的了解接受美学理论,才能学会如何运用它去分析实际的翻译问题。接受美学的理论开拓了美学的新领域,要理解和运用它并提出其不足之处是我们翻译学习者的任务所在,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不断努力,逐步的学习和运用接受美学研究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方建中.论姚斯的接受美学[M].求索,2004(5).
[2]贺微翻译.文本与译者的对话[M].外国语,1999(1).
[3]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M].中国翻译,2000(2).
作者简介:姚懿珈,(1987—),女,重庆涪陵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翻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