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历史书籍
1.雍正王朝——两千多年来,以郡县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与自耕农制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改革是一种必然选择,历史上的王安石、张居正都尝试过,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亲自选择的继承人乾隆又将其新政慢慢消解了,这深刻地预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灭的命运。
2.清朝大历史——《清朝大历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重要资料。
3.中国历史大讲堂:清朝史话——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该从何处说起?
4.一本书知晓清朝——《一本书知晓清朝》是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分别讲述清朝著名皇帝、著名皇后、文臣武将、著名事件及清朝科技文化的科技文化成就。
5.清史讲义——《清史讲义》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扩展资料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共和时期。
1912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二月十二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随后孙文让位予袁世凯,南北统一,袁世凯定都于北京。
后来,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着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统观使然,如同元朝灭亡之际,清亡时坚持忠于大清者汉人占不少,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有些汉臣甚至舍身殉国。在民国建立后,部分汉臣终身以清朝遗老自居。
参考资料:清朝历史-百度百科
1、大清CEO康熙回忆录
这是一部虚拟的,以历史人物为主角的企业家传记,本书以康熙临终前的回忆作为叙事主线,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他在大清担任CEO的职业生涯和成长历程,巧妙地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还原”为各类企业事件,通过人性化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家族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以及解决困难所应有的技能和态度,是一部虚拟与真实相结合,发人深省,生动鲜活的“企业家传记”。
2、清史演义
《清史演义》共有一百回,起于满清之源起,终于宣统帝逊位,凡294年。满清入关后,成为继蒙古人之后的第二个外来政权,中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近代中国版图大致确定。当西方世界因工业革命下而瞬息万变之时,而处于停滞状态的清帝国终究未能逃避现实。
帝国疆域中,百姓们因着种种原因,不断对着帝国挑起战争的开端,而帝国外缘则遭受西方世界不时的觊觎。一场不名誉的鸦片战争,将中国史拉到近代史范畴之中。接着的半个世纪,清帝国处于内忧外患而不知所措。由鸦片战争而太平天国,加以捻、回之变乱,元气丧失殆尽,后虽有洋务、维新等变法改革实行,却因守旧派势力的阻挠而告终。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导致八国联军的入侵,庚子赔款后清帝国己无力再振。武昌一役,不仅结束了清帝国的国脉,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
3、清朝皇帝秘史
由北京原创天下出版社出版,佚名编著的《清朝皇帝秘史》主要讲的是:开启了一个时代的辽东豪杰——努尔哈赤,他的人生充满了硝烟与鲜血,他出身寒微,甚至有人传说他入赘佟家,起兵之时,就不断地遭受族内兄弟的谋杀、陷害,但努尔哈赤还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战胜了这些挑战,并且开始了他的兴国大业。
4、清民史实解密
由北京原创天下出版社出版,杨龙编著的《清民史实解密》主要讲的是:《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出的一部传奇剧本。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间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
5、快速读懂明清史
由北京原创天下出版周燕编著的《快速读懂明清史》本书讲的是: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本该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但可惜当时是元朝,元朝由蒙古人统治。
少数民族建立统治的时候,总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或者危险意识--汉人的文化与人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身边永远有着一颗定时炸弹。元朝对于汉人的统治可谓是严苛之极。不仅将汉人列为第四等,十余户人才能共用一把菜刀,娶的媳妇第一晚上得给蒙古保长等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连取个名字,也只能按照出生日期来排列。
6、清朝历史冤案集
由北京原创天下出版社出版,韩情虎编著的《清朝历史冤案集》主要讲的是:狄衡堂偶谈余杭葛品连开棺检验一案,因曰:“余杭可谓屡出巨案矣。”国初,余杭某为人殴死,其子鸣冤,屡验,县官以无伤报。其长子瘐死,中间经各大宪开棺检验,皆无殴伤。其三子乃京控。特放钦差。钦差以其屡验无伤,而控者情迫,知必有故,而不得其解。道经山东,有某知府乃其密友,而老于刑部秋审者……
7、柏桦谈明清奇案
由广东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柏桦编著的《柏桦谈明清奇案》主要讲的是:翻阅明清的《经世文编》,检索诸家奏议和笔记,查看各位皇帝的谕旨朱才比,披览卷帙浩瀚的实录、会典、则例,可以看到司法不公、非法滥刑的问题好像一道幽灵,断续盘旋于公文私牍之间。
道学之徒或愤然而斥之、经世之士或蹙然而忧之,学者文人或慨然而论之。但也有许多人,尤其是权力拥有者,不但不去积极解决问题,反而是熟视无睹。统治者的治标不治本,仅出于政治策略的需要,时而从严,时而从宽,缺乏明确的标准,不但破坏了传统社会秩序,而且戕害了道德人心。
8、北京清王府
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大清王府自清朝初年始建至今,已经经历了350余年的历史风雨,昔日王府由华丽而沧桑,甚至颓败残破得无迹可寻,即便是顺治至乾隆年间建造于北京城内的王府建筑,现存较好者业已寥寥无几。
本书将至今在北京城里保存较好或还留存有部分遗迹,以及少数其主人具有特别意义的王府,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详细解密,引导人们走进已经被冷落了一个世纪的北京王府,共同去追忆历史旧事,揭秘事件真相,展示中国传统皇家文化那曾经绚丽。北京王府,作为中国古代皇室文化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其蕴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等价值都非同一般。全书共分五部分,对北京的睿王府、庄亲王府、英亲王府、瑞亲王府、諴亲王府、敦郡王府等48个清朝王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外,本书还采取了图文并茂式体例,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王府的魅力。
9、晚清有个袁世凯
晚清重臣,新政领袖,民国总统,恢复帝制的野心家,这是完全的袁世凯吗?这个河南人如何以自己的勇气和狡猾,不借助于科举的捷径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个曾经被国内外寄予希望的“中国华盛顿”,是怎样在实验了一段民主共和之后,一步步重回专制的老路,又是怀有怎样的动机想当皇帝的?
本书以贴身紧逼的方式触摸历史,从丰富的史料中寻绎出悖论式的连番提问,展开一代权臣袁世凯波谲云诡的一生,并以文化散文的方式透视其内心世界,写他的坚韧不拔,写他的大义凛然,写他的摇身一变,写他的委曲求全,写他的敢为人先,写他的阴险毒辣,写他的不识时务,写他的身不由己……这是作者“晚清三部曲”的第三部,把一个时代变迁大起大伏中注定牺牲的人物写得淋漓尽致。
10、明清文人那些事儿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的生活、命运似乎和政治权势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便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败挂冠而去,则寄情山水、愤世嫉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
本书中,诗人、学者柯平从容走笔,让十三个著名人物返回生动的历史脉络之中,呈现出他们生命之余的辉煌与沧桑。
这是我的了解
1.雍正王朝——两千多年来,以郡县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与自耕农制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改革是一种必然选择,历史上的王安石、张居正都尝试过,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亲自选择的继承人乾隆又将其新政慢慢消解了,这深刻地预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灭的命运。
2.清朝大历史——《清朝大历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重要资料。
3.中国历史大讲堂:清朝史话——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该从何处说起?
4.一本书知晓清朝——《一本书知晓清朝》是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分别讲述清朝著名皇帝、著名皇后、文臣武将、著名事件及清朝科技文化的科技文化成就。
5.清史讲义——《清史讲义》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扩展资料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共和时期。
1912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二月十二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随后孙文让位予袁世凯,南北统一,袁世凯定都于北京。
后来,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着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统观使然,如同元朝灭亡之际,清亡时坚持忠于大清者汉人占不少,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有些汉臣甚至舍身殉国。在民国建立后,部分汉臣终身以清朝遗老自居。
关于清朝时期的历史书籍:
如果古文功底比较扎实的话,我推荐你去看看 清史编年和清朝通史
或者可以看看《清帝传奇丛书》、《康乾盛世三皇帝》
前一本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后一本是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