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号之间到底应不应该加顿号?
我需要非常准确的答案!可不能直接下结论,总应该说说理由吧! 展开
不用。
《标点符号用法》早已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12月30日联合发布,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且明确作出规定: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扩展资料
应用:
一、分隔并列字符
例如:“汜、祀”与“纪、记”形近,不好区别;“假、葭”与“缎、锻”形近,也不好区别。(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二、分隔并列词语
并列词语用顿号还是逗号分隔,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说来,字数少、连接紧密、结构整齐的多用顿号。
例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点符号用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顿号
书名号之间不应该加顿号。
顿号一般用于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扩展资料:
使用顿号的情况:
1、用于分隔句中并列词语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顿号
并列的引语或书名之间有停顿,照理说是可以使用顿号的。目前这样用的也还有不少。但考虑到这样许多标点紧连在一起,形式上不好看,而成对的引号或书名号排在一起本身也可以起到隔断的作用,因此,这些顿号最好省掉不用。例如:“选择关系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 '‘或者 '‘还是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等。”“《雷雨》《日出》《原野》都是曹禺写于30年代的重要剧作。”
但是,如果并列引语或书名后面还有别的东西,如括注等,为了清楚准确地表示并列词语的关系,中间的顿号就不要省略。例如:“唐代诗人李白有‘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的诗句,前一句话说的是白发很长,后一句说的是头发白得很快。”“《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和《红楼梦》(曹雪芹)被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前例引语后注了出处,后例书名后注出了作者,中间的顿号都没有省略。
如果是很多个都加引号的单个的词并列,觉得写着看着都很繁复,也可以采用下面这种处理方法。例如:“‘都、全都、统统、一齐、一概、总共、只、仅仅’ 都是表示范围的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