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氏来历? 5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姓氏来源
宋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当代,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
宋姓的来源有:
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2、宋氏祖地
在很多人看来,宋姓一定与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有关系。其实,赵匡胤只是受“宋”的影响较大,才将国号定为“宋”。
而宋姓的起源则要追溯到公元前1039年的西周初期。当时,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
宋国被灭后,国人以国为姓,绵延至今,宋已成为国内第23大姓,人口1100多万。
3、宋氏始祖
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父母想要立长子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认为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子启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
历史评价:
孔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司马迁《史记》:“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司马贞《史记索隐》:“殷有三仁,微、箕纣亲。一囚一去,不顾其身。颂美有客,书称作宾。卒传冢嗣,或叙彝伦。”
4、宋微子祠
“中华上下五千年,天下宋姓源于商”。此说法已得到史学界认可,河南省商丘微子祠成为世界宋姓的拜祖之地。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子启死后,其二弟中衍(宋微仲)继承宋国君主之位,葬子启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微子墓,建有微子祠。微子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毁坏,历代重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归德(今睢阳)知府郑三俊重建成其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拆除。二000年冬印度尼西亚华侨宋良浩先生来商丘寻根谒祖,捐资四百余万元重修,二00二年冬竣工。微子祠位于商丘古城南15公里路河镇青岗寺村。微子墓始建于西周早期,墓代代受人保护,墓前的石碑,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一月所立,碑高8尺,宽3尺,上书“殷微子之墓”,碑文为明代著名才子、文学家侯方域的始祖尚书郑三俊所书。
5、宋氏世系表
一世:微子启(子:微伯)、微仲衍(子:稽)。
二世:宋稽(子:申)。
三世:宋申(丁公,子:共、熙)。
四世:宋共(前缗公,子:弗父何、鲋祀)、宋熙(汤公)。
五世:宋鲋祀(厉公,子:举)。
六世:宋举(僖公,子:覵)。
七世:宋覵(zi,惠公,子:音zi,哀公)。
八世:宋子音zi(哀公。子:白,撝,音:hui)。
九世:宋白(撝)(戴公,子:司空、充石、好父说、衎、文、老、祝其)。
十世:宋司空(武公,子:力、和)。
十一世:宋力(宣公,子:与夷)、宋和(穆公,子:冯、勃)。
十二世:宋冯(庄公,子:捷、御说、游、成)。
十三世:宋捷(后闵公,子:固)、宋御说(恒公,子:目夷、兹甫、鳞、荡原、向父盻pan、熬)。
十四世:宋兹甫(襄公,子:王臣、御)。
十五世:宋王臣(成公,谷梁传称壬臣,子:杵chu臼、鲍、昂ang、须、朝)。
十六世:宋杵(音chu)臼昭公)、宋鲍(文公、子:瑕、肥、围龟)。
十七世:宋瑕(共公,固,子:成、子石)。
十八世:宋成(平公,子:痤、佐、御戎、寅、朱、城、固)。
十九世:宋佐(元公,子:乐、栾、褍duan秦、辰、地、忌、朝)。
二十世:宋栾(头曼,景公,无子)、宋褍秦(子:纠)。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子启死后,其二弟中衍(宋微仲)继承宋国君主之位,葬子启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微子墓,建有微子祠。微子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毁坏,历代重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归德(今睢阳)知府郑三俊重建成其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拆除。二000年冬印度尼西亚华侨宋良浩先生来商丘寻根谒祖,捐资四百余万元重修,二00二年冬竣工。微子祠位于商丘古城南15公里路河镇青岗寺村。微子墓始建于西周早期,墓冢代代受人保护,墓前的石碑,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一月所立,碑 高8尺,宽3尺,上书“殷微子之墓”,碑文为明代著名才子、文学家侯方域的始祖尚书郑三俊所书。
宋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当代,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
宋姓的来源有:
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2、宋氏祖地
在很多人看来,宋姓一定与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有关系。其实,赵匡胤只是受“宋”的影响较大,才将国号定为“宋”。
而宋姓的起源则要追溯到公元前1039年的西周初期。当时,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
宋国被灭后,国人以国为姓,绵延至今,宋已成为国内第23大姓,人口1100多万。
3、宋氏始祖
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父母想要立长子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认为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子启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
历史评价:
孔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司马迁《史记》:“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司马贞《史记索隐》:“殷有三仁,微、箕纣亲。一囚一去,不顾其身。颂美有客,书称作宾。卒传冢嗣,或叙彝伦。”
4、宋微子祠
“中华上下五千年,天下宋姓源于商”。此说法已得到史学界认可,河南省商丘微子祠成为世界宋姓的拜祖之地。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子启死后,其二弟中衍(宋微仲)继承宋国君主之位,葬子启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微子墓,建有微子祠。微子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毁坏,历代重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归德(今睢阳)知府郑三俊重建成其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拆除。二000年冬印度尼西亚华侨宋良浩先生来商丘寻根谒祖,捐资四百余万元重修,二00二年冬竣工。微子祠位于商丘古城南15公里路河镇青岗寺村。微子墓始建于西周早期,墓代代受人保护,墓前的石碑,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一月所立,碑高8尺,宽3尺,上书“殷微子之墓”,碑文为明代著名才子、文学家侯方域的始祖尚书郑三俊所书。
5、宋氏世系表
一世:微子启(子:微伯)、微仲衍(子:稽)。
二世:宋稽(子:申)。
三世:宋申(丁公,子:共、熙)。
四世:宋共(前缗公,子:弗父何、鲋祀)、宋熙(汤公)。
五世:宋鲋祀(厉公,子:举)。
六世:宋举(僖公,子:覵)。
七世:宋覵(zi,惠公,子:音zi,哀公)。
八世:宋子音zi(哀公。子:白,撝,音:hui)。
九世:宋白(撝)(戴公,子:司空、充石、好父说、衎、文、老、祝其)。
十世:宋司空(武公,子:力、和)。
十一世:宋力(宣公,子:与夷)、宋和(穆公,子:冯、勃)。
十二世:宋冯(庄公,子:捷、御说、游、成)。
十三世:宋捷(后闵公,子:固)、宋御说(恒公,子:目夷、兹甫、鳞、荡原、向父盻pan、熬)。
十四世:宋兹甫(襄公,子:王臣、御)。
十五世:宋王臣(成公,谷梁传称壬臣,子:杵chu臼、鲍、昂ang、须、朝)。
十六世:宋杵(音chu)臼昭公)、宋鲍(文公、子:瑕、肥、围龟)。
十七世:宋瑕(共公,固,子:成、子石)。
十八世:宋成(平公,子:痤、佐、御戎、寅、朱、城、固)。
十九世:宋佐(元公,子:乐、栾、褍duan秦、辰、地、忌、朝)。
二十世:宋栾(头曼,景公,无子)、宋褍秦(子:纠)。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子启死后,其二弟中衍(宋微仲)继承宋国君主之位,葬子启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微子墓,建有微子祠。微子祠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后经历代毁坏,历代重修,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归德(今睢阳)知府郑三俊重建成其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拆除。二000年冬印度尼西亚华侨宋良浩先生来商丘寻根谒祖,捐资四百余万元重修,二00二年冬竣工。微子祠位于商丘古城南15公里路河镇青岗寺村。微子墓始建于西周早期,墓冢代代受人保护,墓前的石碑,是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一月所立,碑 高8尺,宽3尺,上书“殷微子之墓”,碑文为明代著名才子、文学家侯方域的始祖尚书郑三俊所书。
展开全部
中国先秦时期子姓诸侯国。西周初,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叛乱后,另立归顺周王朝的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都商丘,统治原商都周围的殷商遗民。宋保存殷商文化传统最多,被看作古代礼制的典范,受到诸侯尊重。春秋时,宋襄公企图继承齐桓公霸业,却受到楚成王玩弄。终春秋之世,宋常为晋、楚争夺中心,饱受战祸,故成为春秋后期以弭兵为口号的和平运动的发起国,对维持中原各国间的相对稳定局面起过一些作用。其后宋君权衰弱,贵族大臣掌握国政。到战国中期,辟公(宋桓侯)被司城子罕所取代。新建的宋国是仅次于七雄的二等强国。 后宋君偃于十一年(前318)自立为王,即宋康王。康王北灭滕伐薛,南败楚取淮北之地300里,东破齐取5城,西胜魏。但齐、楚等大国则深忌之。康王晚年,太子出奔,大臣争权,齐闵王乘机于康王四十三年(前286)灭宋,康王被杀。
宋氏起源
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宋姓出自战国时期,商朝纣王的庶兄启,被周武王封于宋,建立宋国,他的子孙以国为名作为姓氏,从此有了宋氏。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殷王帝乙的长子启,被周武王封于宋,传到三十六世孙君偃时,为楚国所灭。历史上的宋国是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离石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居于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长安以东。
不过,宋氏固然是源自以国为姓的宋国公族,但却不是纣王的直系血脉,而是纣王的长兄微子启的苗裔。微子启是殷商帝乙的长子,商的始祖契,又是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这样追溯下去,宋氏应该是光荣的黄帝直系子孙。
宋姓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秦汉时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隋代以前,宋氏分布于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江西、山东、甘肃、安徽、浙江等省。唐初,有河南宋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在福建安家落户。此外,宋氏已扩展至今四川、广西及北京市的一些地方。宋高宗赵构南逃,有中原宋氏随之徙居今浙江、江苏、湖南,后来有的又迁至广东的五华、梅州、潮州等地。五代,南迁于湖南的宋氏有一支融入了当时的少数民族。
从清代康熙末年开始,闽粤宋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者。
总的来说,唐代以前,宋姓南迁繁衍不那么广泛。到了宋代以后,宋姓就遍及大江南北了。
宋氏起源
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宋姓出自战国时期,商朝纣王的庶兄启,被周武王封于宋,建立宋国,他的子孙以国为名作为姓氏,从此有了宋氏。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殷王帝乙的长子启,被周武王封于宋,传到三十六世孙君偃时,为楚国所灭。历史上的宋国是周代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望族居于西河郡,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离石县。而《百家姓》上则注明居于京兆郡,即现在的陕西省长安以东。
不过,宋氏固然是源自以国为姓的宋国公族,但却不是纣王的直系血脉,而是纣王的长兄微子启的苗裔。微子启是殷商帝乙的长子,商的始祖契,又是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这样追溯下去,宋氏应该是光荣的黄帝直系子孙。
宋姓的发源地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秦汉时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隋代以前,宋氏分布于今河南、湖北、河北、山西、陕西、江西、山东、甘肃、安徽、浙江等省。唐初,有河南宋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在福建安家落户。此外,宋氏已扩展至今四川、广西及北京市的一些地方。宋高宗赵构南逃,有中原宋氏随之徙居今浙江、江苏、湖南,后来有的又迁至广东的五华、梅州、潮州等地。五代,南迁于湖南的宋氏有一支融入了当时的少数民族。
从清代康熙末年开始,闽粤宋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者。
总的来说,唐代以前,宋姓南迁繁衍不那么广泛。到了宋代以后,宋姓就遍及大江南北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2-28
展开全部
宋姓源出一
前凡轩辕黄帝直系后裔,由山海经中蚩尤的叛逃之地宋山之称可知,前凡轩辕黄帝的姓氏为前有宋熊氏宋姓,考古发现的商朝中期的甲骨文中有宋字可证。
宋姓源出二
出自子姓
[微子启]
微子启
,以国名为氏。周武王封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说。宋传国三十六世,后为齐、魏、楚三国灭而分之,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有载:“宋民,子姓,商之裔也。”子姓源起为大众所认同。
前凡轩辕黄帝直系后裔,由山海经中蚩尤的叛逃之地宋山之称可知,前凡轩辕黄帝的姓氏为前有宋熊氏宋姓,考古发现的商朝中期的甲骨文中有宋字可证。
宋姓源出二
出自子姓
[微子启]
微子启
,以国名为氏。周武王封殷王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说。宋传国三十六世,后为齐、魏、楚三国灭而分之,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有载:“宋民,子姓,商之裔也。”子姓源起为大众所认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
姓氏源流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
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
300年。
第二支源出外族的改姓。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的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二、
郡望堂号
【堂号】
宋氏的堂号主要有"玉德堂"。宋朝时期,宋祁和胞弟宋痒一同中了进士。宋祁礼瞜ao际缘谝唬僦帘可惺椋队衤ゴ捍省罚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或"大宋"、"小宋"。
【郡望】
宋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弘农郡、扶风郡、乐陵郡、江夏郡等。其中,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风为古代宋氏五大郡望。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此支宋氏,为后汉侍中宋弘之族所在。
三、
历史名人
战国时,楚国有辞赋家、《九辩》的作者宋玉。
秦代有燕人宋无忌,曾经为秦始皇作仙方,其后有宋义,为楚怀王上将军。
西汉时,宋义之子宋昌,任中尉。
东汉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弘,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度,南阳章陵(今河北北枣阳县南)人宋衷。
晋代有青州(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镇北)人宋益,敦煌(今属甘肃)人宋矩,沛国人宋处宗。
南北朝时期,宋昌的13世孙宋恭,任前燕河南太守,徙居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南);另有南齐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宋广之。
宋姓名人除上述者外,还有很多。北魏有敦煌人宋云,曾和惠生同赴西域。唐代,有诗人宋之问;
政治家宋憬,曾在睿宗、玄宗朝两次任宰相,能革除前弊,选拔人才,使百官称职;
还有唐文宗时宰相宋申锡。北宋有文学家、史学家宋祁,其兄宋庠亦为文学家,二人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还有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
南宋有宋慈,曾任广东、湖南等提点刑狱官,为案着重实地检验,他所编的《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法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贡献。
明代有文史学家宋濂,书法家宋克,科学家宋应星,文学家、藏书家宋懋澄,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清代有诗人宋琬、宋湘,经学家宋翔风。
姓氏源流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
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
300年。
第二支源出外族的改姓。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的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二、
郡望堂号
【堂号】
宋氏的堂号主要有"玉德堂"。宋朝时期,宋祁和胞弟宋痒一同中了进士。宋祁礼瞜ao际缘谝唬僦帘可惺椋队衤ゴ捍省罚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或"大宋"、"小宋"。
【郡望】
宋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弘农郡、扶风郡、乐陵郡、江夏郡等。其中,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风为古代宋氏五大郡望。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此支宋氏,为后汉侍中宋弘之族所在。
三、
历史名人
战国时,楚国有辞赋家、《九辩》的作者宋玉。
秦代有燕人宋无忌,曾经为秦始皇作仙方,其后有宋义,为楚怀王上将军。
西汉时,宋义之子宋昌,任中尉。
东汉有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弘,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度,南阳章陵(今河北北枣阳县南)人宋衷。
晋代有青州(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镇北)人宋益,敦煌(今属甘肃)人宋矩,沛国人宋处宗。
南北朝时期,宋昌的13世孙宋恭,任前燕河南太守,徙居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南);另有南齐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宋广之。
宋姓名人除上述者外,还有很多。北魏有敦煌人宋云,曾和惠生同赴西域。唐代,有诗人宋之问;
政治家宋憬,曾在睿宗、玄宗朝两次任宰相,能革除前弊,选拔人才,使百官称职;
还有唐文宗时宰相宋申锡。北宋有文学家、史学家宋祁,其兄宋庠亦为文学家,二人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还有文学家、史地学家宋敏求。
南宋有宋慈,曾任广东、湖南等提点刑狱官,为案着重实地检验,他所编的《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法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贡献。
明代有文史学家宋濂,书法家宋克,科学家宋应星,文学家、藏书家宋懋澄,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名著。清代有诗人宋琬、宋湘,经学家宋翔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