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历史不同时期的改革变法 名称 性质 启示

 我来答
dayinspring
高粉答主

2016-04-03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万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3522万
展开全部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③性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富国强兵的改革。
④启示:国家对商业的规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还应该深入于道德层面。也正如管子要求商人为“诚贾”一样。管子深知商人逐利忘义的缺点,既要通过商业使国家富强,又要防止商业冲击、破坏人伦。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1)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2)性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3)启示:
A、要想让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就得要有大破大立的勇气。
B、要想改革成功,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才是王道。
C、若想得到众人支持,言出必行,赏罚分明,不畏强权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负面的启示也有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目的: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巩固北方新的统一。
2)内容或措施: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
3)历史意义:维护了统一北方的新政权,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4)性质: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
5)启示:
A、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B、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C、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D、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4、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①内容与作用:
A、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
B、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失败原因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
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
④评价
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
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
⑤性质: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⑥启示:
A、一场改革的成功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B、改革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必须争取广泛的社会基础。
C、改革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循序渐进,避免急功近利和顾此失彼。
D、改革必须培养大批人才,同时注意吏治的清廉和保持内部的团结。
E、改革者必须同保守势力作坚决斗争。
F、改革者应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道德。

5、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①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
②内容:
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
b、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
③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④性质: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⑤启示:
A、改革家要有坚定的政治魄力,要有大无畏的、一心为公的改革精神,为了国家利益,要敢于改革弊政。
B、中央政府的任何一项政令,若没有人去如实贯彻、执行,最后也只是一纸空文:政令贯彻执行很重要。
C、要懂得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改革服务,争取大多数人对改革的支持,最大程度上减少变革阻力。
D、要成就一项事业,物色培养忠实可靠的后继者、执行者很重要。
E、要多方考察一个人,争取做到全面、客观公正而不偏颇。

6、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
铃铛29011121
2015-01-31 · TA获得超过773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658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402万
展开全部
一、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都是让国家尽快强大起来,但最后的结果,只有商鞅变法(秦国变法)最为成功。结果:最后由秦国统一全国
二、唐德宗时期改革土地法(详情可在网上查找),他希望通过此法解决唐朝中央政府的财政问题,但由于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控制藩镇势力,加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改革严重走样,造成更大的经济社会危机。
三、北宋中期范仲淹和中后期王安石变法,他们希望通过变法让宋朝摆脱“冗员、冗官”,但守旧势力和北宋皇帝的犹豫,两次变法均宣告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几十年后,北宋灭亡。
四、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变法,解决明朝财政赤字问题,“张居正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启示:一、变法涉及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需要贤明的君主、创新而又团结的变法班子、人民的支持。需要克服重重阻力的决心和毅力。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持续推进变法,变法不是一时半会,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努力。
二、任何变法都要以推进法治、普及法制为首要任务,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各个时期变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必须对国民从小进行法制教育,摒弃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九常”、“宗法制”等糟粕。实现“依法治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cNamara博卡
2016-03-12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McNamara博卡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2251 获赞数:16776
毕业于锦州二中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都是让国家尽快强大起来,但最后的结果,只有商鞅变法(秦国变法)最为成功。结果:最后由秦国统一全国
二、唐德宗时期改革土地法(详情可在网上查找),他希望通过此法解决唐朝中央政府的财政问题,但由于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控制藩镇势力,加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改革严重走样,造成更大的经济社会危机。
三、北宋中期范仲淹和中后期王安石变法,他们希望通过变法让宋朝摆脱“冗员、冗官”,但守旧势力和北宋皇帝的犹豫,两次变法均宣告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几十年后,北宋灭亡。
四、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变法,解决明朝财政赤字问题,“张居正变法”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启示:一、变法涉及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需要贤明的君主、创新而又团结的变法班子、人民的支持。需要克服重重阻力的决心和毅力。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持续推进变法,变法不是一时半会,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努力。
二、任何变法都要以推进法治、普及法制为首要任务,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各个时期变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必须对国民从小进行法制教育,摒弃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九常”、“宗法制”等糟粕。实现“依法治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b007aad
2015-01-31 · TA获得超过1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6万
展开全部
1商鞅变法,对贵族世袭制进行了改革,使平民可以通过耕战即农业和战争成为贵族,打破了旧贵族对权力的垄断,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为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
2孝文帝汉化改革,从云冈今大同迁都只洛阳,加强了民族融合,提高了国家凝聚力
3隋唐时期的改革,设立了三省六部制,提出并完善落实了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为确立文官政治奠基
4王安石变法,这是对北宋财政和官僚制度的一次改革,尽管最后失败了,但是其经验为后世所借鉴5张居正变法,提出一条鞭法和官吏考成法,其中考成法从明末一直发展沿用至今
6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对守旧派有一定冲击,但被反扑失败
最后就是改革开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情赤赤
2016-03-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35
展开全部
1、“李悝变法''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都是让国家尽快强大起来,但最后的结果,只有商鞅变法(秦国变法)最为成功。结果:最后由秦国统一全国

2、"德宗改革"唐德宗时期改革土地法,他希望通过此法解决唐朝中央政府的财政问题,但由于当时的唐朝中央政府无力控制藩镇势力,加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改革严重走样,造成更大的经济社会危机。
3、”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范仲淹和中后期王安石变法,他们希望通过变法让宋朝摆脱“冗员、冗官”,但守旧势力和北宋皇帝的犹豫,两次变法均宣告失败,王安石变法失败几十年后,北宋灭亡。 4、”张居正变法“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宰相)张居正变法,解决明朝财政赤字问题,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
启示:一、变法涉及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需要贤明的君主、创新而又团结的变法班子、人民的支持。需要克服重重阻力的决心和毅力。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持续推进变法,变法不是一时半会,需要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努力。
二、任何变法都要以推进法治、普及法制为首要任务,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各个时期变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必须对国民从小进行法制教育,摒弃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九常”、“宗法制”等糟粕。实现“依法治国”。
三、 任何变法都是在特定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特别产物,变法就是特定的地点,时间,人物所做的与现在时代不同的改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