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什么时候提出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在1953年12月,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向联合国大会第八届会议提出“原子能和平用途”建议,这是不扩散核武器相关内容的首次提出,经过多方讨论,1968年7月1日分别在莫斯科、伦敦、华盛顿开放签字,1970年3月正式生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对于人类的文明有着极度重要的意义,它保证了人类的和平,推动核裁军和合理利用核能的国际监督、合作。
一、条约制定的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为了促使日本早日投降,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原子弹爆炸后将广岛和长崎的建筑全部摧毁,许多人消失在热浪中,幸存下来的人也带有诸多的后遗症,由此所产生的巨大威力让世界各个国家暗自震惊,开始投入原子弹的研究,然后苏联在1949年成功的引爆了原子弹,而其他各个国家紧跟其后,美苏双方都不想将原子弹的使用权掌握在第三方的手中,于是便在暗中协商。
可是还没有等到商量出一个具体的结果时候,英国已经成功引爆原子弹,于是美苏两国将英国纳入商量的范围并改变了相关的措施, 最终在1953年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式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该条约的初步框架。经过几轮协商最终确定该条约的全部内容,,最后由苏联,英国、美国三国作为保存条约国向世界各国开放签字,截止到2020年3月份,一共有189个国家签署该条约。
二、条约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在条约的前言第1段内容就开宗明义的说明了,核武器会给全人类带来巨大的浩劫,应当要避免这种浩劫并保证每个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在条约的前言当中,也详细的说明核武器应当要进行销毁,要为了和平目的而发展研究核能量,避免使用这核武器来威胁其他国家。
该条约是国际裁军与核不扩散体系的法律依据,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条约达成以来,在推动核裁军、阻止核扩散、和平使用核能造福人类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
在条约签署50周年之际,2020年3月10日,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外长在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声明中对于该条约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