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谋士是不是当不了主公?还是说他们没有驾驭群臣的能力呢?
在古代战争频发的时期,要是想取得一定的成功,除了自身军队要足够厉害,还少不了一种人,那就是谋士。当年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除了手下有足够厉害的大将,张良起到了不可获缺的作用。很多次都是张良这个谋士提供的计策,让刘邦立于不败之地。可是我们仔细看的话,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出名的谋士,但最终做主公,成为领导者的却几乎没有,这又为何呢?
其一,谋士擅长的是出谋划策,但不一定具有足够的领导力。就像张良是顶级的谋士,但他在领导军队方面却远远不及韩信。在初期,刘邦曾交给张良队伍让他直接领导,但后来事实证明完全不行,手下的士兵们各个一肚子的牢骚不满意。
此后他就再也没有直接领过兵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他的谋臣。而反观刘邦他打仗水平一般,谋略也一般,但他却能做主公。为啥呢?因为他有足够的领导力,以至于手下都愿意跟着他干。
其二,谋士很多都缺乏足够的胆识与魄力。而这两项是领导者很重要的,像曹操在乱世敢于刺杀董卓,又敢于拉起队伍闹革命。他想清楚了后果,最多就是小命不保,同时他敢于承担这样的风险,因此他是有足够的胆魄的。
而反观很多谋臣,他们就缺乏这一点,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自己单干,像荀彧、郭嘉等都是如此,他们一直都是在寻找一位贤明的主公,用自己才学来辅佐他。即便出事他们也不用为失败承担严重后果,毕竟这是主公的事情,轮不到作为谋臣的。
而作为最高决策的领导,一旦失败很可能就会被杀。而且他们可以随时选择主公,一旦自己感觉不好就可以跳槽。像荀彧之前是跟着袁绍的,但后来觉得袁绍成不了大器,就跳槽到了曹操的帐下,混的是风生水起。西汉的陈平也是如此,之前跟着项羽混,后来又投奔了刘邦,由于谋略颇多,最终被刘邦所重用,后来还做到了丞相。
因此缺乏这两项重要特质,对于一个领导者是很致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谋士不适合当主公的原因,总不能硬着头皮蛮干,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