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信仰包含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 。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2、民族信仰
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之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有密切关联,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而成为了信仰,对其民族精神的持守就是其民族信仰的表现,信仰本民族的精神即意味着守护其精神家园、传承其民族文明。
3、文化信仰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精、气、神,是各民族及各社群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言的文化并非泛指的文化,而有着相应民族、相关国度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的这种民族、国家特色导致其提供的精神家园也各不相同。相关人群在其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也使之有着相应的文化信仰。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给人类提出了“成圣”、“敬神”的要求和追求。”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构,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在现今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
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
中华民族因此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政治词汇。可能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中华民族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华夏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的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信仰包含着民族信仰、宗教信仰、文化信仰等。
1、文化首先是作为信仰而存在的。人从动物进化而来。从哪一时刻起,猿成为了人?答曰:“从有信仰那一时刻开始。”从那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开始,某一猿族成为了人类,而其他的猿族至今仍然是猿。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至今仍然是猿。
2、人类最原始的信仰学术界称之为:万物有灵论、自然神论、泛神论。原始人相信神灵无处不在,万物皆有神灵蕴藏其间。天神、地神、山神、水神、雷公电母、以及各种各样的动物神、植物神,后来又出现了图腾神和祖先神崇拜。
3、支撑中华民族的实际上是传统文化,文化就是我们的信仰。文化信仰支撑着整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每一个炎黄子孙,若是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信仰,便同时丧失了精神灵魂。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永远找不到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归宿。
4、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中华民族的信仰是无神论的文化信仰,是儒家道家禅宗文化信仰。它们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也是民族和个人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归宿。
5、儒道释三教合流,都有内外兼修的两面。儒家内则“诚意正心修身”,外则“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内则得道成圣,外则无为而治;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内则“静而圣”,外则“动而王”;至人“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6、三教合流的中华文化就是我们民族数千年一以贯之的信仰。深蕴其间的家国天下情怀,凝聚和养育了我们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扩展资料:
1、中华传统文化是最具现代精神价值的中华民族的信仰。老子曰:“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此为民本主义精神。庄子视国相权位为腐鼠,视世俗功名利禄为粪土。
2、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为独立人格精神。禅宗大师睥睨王侯而普度众生的精神,亦属独立人格和民本主义精神之体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仰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人们在政治信仰中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党派、“主义”和政治主张。政治信仰因为其此岸性而彼此关联密切,多有交融互渗;不过政治信仰的排他性也非常明显,不同政治理念、信仰间有着非此即彼的尖锐斗争,甚至往往不可调和、妥协。尽管如此,政治信仰中仍有对话的空间和实践。一种政治信仰并不是孤立形成的,而往往是综合、继承的结果。政治信仰表面的排他性并不可能完全排除其内在的互渗性、关联性甚至共构性。
在中国社会所常论及的共产主义信仰,其实质即一种政治信仰。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员不要有信仰,这实际上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持守、理想追求都否定了。共产党人应该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信仰,相信其在未来一定会实现,但现在尚未实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不少共产党员为其信仰而奋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虽然看不到其信仰的实现,却已表现出对其“信”之坚定和在“仰”之行动上的忘我,体现出这种政治信仰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在政治信仰层面上有一定的排他性,其信仰的坚贞就包括对其所持信仰的专一和坚守。不过,不同的政治信仰之间仍然可以对话和交流,在特定时机甚至可以相互包容和共同合作。各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团结合作代表着人类政治民主的积极发展。
就共产主义而言,其信仰也绝非一家独成,马克思是犹太人,同时也是19世纪的德国人,其思想精神有着明显的犹太教、基督教文明传统积淀,也反映出德国源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思辨和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也有着西方文明的思想文化渊源。所以说,政治信仰尽管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对同一层面的信仰和其他层面的信仰仍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吸纳性。
2、民族信仰
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之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有密切关联,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而成为了信仰,对其民族精神的持守就是其民族信仰的表现,信仰本民族的精神即意味着守护其精神家园、传承其民族文明。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保持着对其民族精神的信仰和追求,犹太民族就具有与神立约的契约精神、期待“复国救主”的救赎精神、忍受磨难痛苦的赎罪精神和精明睿智的“选民”精神;视为信仰的民族精神还包括理性思辨、执著严谨、社会批判的德国民族精神;崇尚自由、追求民主、欣赏浪漫的法国民族精神;冒险创新、稳健有序、规范优雅的英国民族精神;群体至上、直率顽强、欧亚融通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等。这些民族信仰有些与宗教信仰相关,有些则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重合。有些民族以其信仰来维系,保持其血缘关系、血脉传承的纯洁,守护其人种学意义上的民族存在,而有些民族则以其信仰来形成新的族群观念,淡化原本多元各异的民族或部族来源。此外,民族信仰在有些民族中被高扬、凸显,在有些民族中却成为沉潜、内在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信仰以向心凝聚、整体共构的“大一统”思想作为其核心精神理念。这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一统观念乃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信仰的这种一统观念自远古以来就已经用祖先崇拜和民族图腾的形式固定并流传下来,如“炎黄子孙”所表达的统一祖先的信仰,“龙的传人”所折射的民族图腾之凝聚观念。此后,这种“渊源共生”、同根同源的信仰观念又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其更具有文化特质的“海纳百川”、“和谐共融”的中华一家的“大民族”信仰。从此,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3、文化信仰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精、气、神,是各民族及各社群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言的文化并非泛指的文化,而有着相应民族、相关国度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的这种民族、国家特色导致其提供的精神家园也各不相同。相关人群在其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也使之有着相应的文化信仰。钱穆曾指出,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文化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只有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英国也曾有政治家在谈到文化信守时强调,可以“失去印度”,但不能“忘掉莎士比亚”。相关的文化或文化认同及共识也可以超出国土、跨越国界,有更为宽阔的辐射和影响,在政治信仰各异的处境中仍能达到文化信仰的相同。例如有海外华人曾提出,基于“文化中国”的理念来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实现文化上的“同情共感”、“同体共爱”,达到“情深而文明”的境界。
文化信仰保持了一种内蕴的精神力量和外延的包容涵括。在中华文化信仰中,其内蕴的精神力量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文化信仰在外延上则体现在其海纳百川、宽和共融的文化气势上。“大一统”民族共在的奥秘,就在于“多元通和”的气魄,从而使中华文化成为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宽容中和的“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性就具有牟钟鉴所言“多源性的综合,多样性的交渗”。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治理的无序和国际力量的失衡,使不少人希望能借助于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文化信仰来达成全球平衡、世界和谐的文化共识。在多元世界中,人们已有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尝试,虽不太成功却也稍有成效。日本学者西川博史提出,全球化的人类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拥有“共同体价值观”,并通过逐渐培育这种相互理解的共同价值观来建立一种“文化共同体”。这种发展应该就是典型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给人类提出了“成圣”、“敬神”的要求和追求。其参与敬拜的形式即有建构性的团体组织,也有弥散性的个人自我。而且,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及国家中,多种宗教并立共在、各自发展也是铁的事实。宗教信仰关注宇宙的始终、人类的死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磨难、困境和迷惘,而其回答往往是彼岸的、来世的、超越的、超脱的,其真与实多会深藏在其虚无缥缈、似非而是的表述、暗示或引导之中。故其学问亦为“神学”或“玄学”。
宗教信仰的产生已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人们可将之分为三类,一为绝对一神论的宗教信仰,二为二神以上之多神论的宗教信仰,三为抽象、升华而似乎呈现为“无神”的宗教信仰。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宗教信仰的生成板块都在亚洲,而且自古延续至今的文明宗教基本上是这些源自亚洲、传到全球的宗教信仰体系。因此,亚洲的“宗教性”、亚洲人的“信仰”特性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同理,主张、推崇信仰包容,促成信仰融合,作为亚洲文化核心地区的中国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要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宗教信仰之间的排斥和纷争,在亚洲地区及亚洲宗教中格外突出,这也使化解冲突、和谐共存成为亚洲宗教信仰理应体现出的时代新兆、未来远景。
由此可见,人类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与宗教关联密切,有着复杂交织。中华文化在其长达五千年的历程中显然有着宗教的身影,“上古神话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蕴涵并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构,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儒、佛、道则会被架空,缺失关键内容。
2011-02-20
2022-12-03 · 百度认证:郑州宗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河南学之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兴的互联网国学教育机构,在线下已经运营多年,前身是由李洪亮教授带领的天界山国学院,造福大众20年,帮助无数有缘人摆脱困境。 在新型社会经济形势和技术的影响下,公司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大胆进行转型,新的公司致力于搭建线上国学智慧平台与课程体系,结合先进的传播方式,应用智慧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短视频等技术,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朋友架起线上沟通、学习和服务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受益。 通过“学之道国学馆”微信公众号和各大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服务,致力于成为用户的“人生智慧领路人”。同时通过线下的系列面授课程,为用户提供面对面服务,以求全方位的呵护和协助,做大家的“人生智慧护航者”。 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接触传统文化,从身体健康延伸至精神健康,由内而外进行调节,再延伸至我们身边的生存环境、社会发展对个人的影响,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我们设置了完善、实用的课程体系,包括但不限于道门风水、梅花心易、面相学、道医、雷法、八字命理等。
- 官方电话
- 在线客服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 学之道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