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初中语文文言文加点字

 我来答
少盐刮油c0
2022-10-16 · TA获得超过548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1万
展开全部

1. 语文加点字翻译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加:给予 惠:恩惠,好处

○岂直五百里哉? 直:只;仅仅

○以头抢地耳 抢:撞

○秦王色挠 挠:屈服

○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

○故不错意也。 错:通假字,通“措” 措意,在意

○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假字,通“苍”,苍鹰

○寡人谕矣 谕:明白

○请广于君 广:扩充

○轻寡人与 轻:轻视,看不起

○天下缟素 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名词用作动词),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伏:倒下 流:淌

○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假字,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通假字,通“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同“缺”缺漏(不算通假字,这个“阙”本身就有这个用法)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假字,通“捡”,挑选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假字,通“又”古文中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

○箪食壶浆 箪:篮子 壶:盛液体的容器,这里两个词语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箪:用篮子盛着…… 壶:用壶装着……

○引喻失义 义:道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性行淑均:淑:善

○以彰其咎: 彰:表明

○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

○以咨诹善道:诹:询问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 随便看轻自己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犯科条法令

2. 问几句【初中】语文文言文【加点字】意思

以下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尝——曾,曾经。未尝:可译作“没有一次”)

常与人佣耕(与——跟、和,连词)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与——与(之)的省略,跟(他),介词)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与——通“举”,全、都)

未若复赋吾税不幸之甚也(若——如、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若——比得上。不若:比不上)

何富贵也(何——怎么)

则何如(何——与“如”构成固定结构,译为“怎么样”)

徐公何能及君也(何——怎么)

乃入见(见——拜见、谒见)

千丈见底(见——看见)

先帝不以臣卑鄙(鄙——见识浅;卑——地位低)

而山不加增(加——继续;增——增加)

嗟夫(夫——语气助词,不译)

3. 求中考文言文必考150个常用加点字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积累、掌握150个左右常用文言实词,能结合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意思。

综合上海目前正在使用的三套教材,笔者觉得下列实词值得大家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给予足够的重视: 岸、卑、比、鄙、兵、病、薄、踣、步、察、尝、朝、彻、乘、驰、从、错、达、旦、当、道、得、定、毒、恶、伐、犯、方、菲、奉、负、赋、覆、更、故、顾、固、观、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

4. 问几句【初中】语文文言文【加点字】意思

以下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尝——曾,曾经。未尝:可译作“没有一次”)常与人佣耕(与——跟、和,连词)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与——与(之)的省略,跟(他),介词)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与——通“举”,全、都)未若复赋吾税不幸之甚也(若——如、像)曾不若孀妻弱子(若——比得上。

不若:比不上)何富贵也(何——怎么)则何如(何——与“如”构成固定结构,译为“怎么样”)徐公何能及君也(何——怎么)乃入见(见——拜见、谒见)千丈见底(见——看见)先帝不以臣卑鄙(鄙——见识浅;卑——地位低)而山不加增(加——继续;增——增加)嗟夫(夫——语气助词,不译)。

5. 求中考文言文必考150个常用加点字

(一)之 1. 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 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2. 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 如: 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如: ①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 ①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 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 宋何罪之有?(《公输》) 3. 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1)可以表示顺接连词,包括 并列关系,修饰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一般不译。 如: 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 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 ① 人不知而不愠。 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④ 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其 1. 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①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① 其一犬坐于前(《狼》) 2. 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1)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四)以 1. 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 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 ① 屠惧,投以骨(《狼》) ②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2. 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如: ①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 ①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 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 初中语文的加点字解释(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 《童趣》——强通僵,僵硬。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18、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诎通屈,弯曲。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2、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与通举,举荐。 23、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矜通鳏老而无妻之人。

24、荡胸生曾云 《望岳》——曾通层。 25、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缺口。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转通啭,鸟叫声。 27、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反通返,返回。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通饲,饲养,喂养。 29、才美不外见 《马说》——见通现,出现,表现。

30、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通才,才能。 31、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语气词。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四肢。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34、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都。 35、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嘱托。

36、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37、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直通值,价值。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适通谪,此处是发配。 39、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40、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已经。 41、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42、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错通措,置。 43、仓鹰击于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仓通苍,灰色。

44、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伸张。 45、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已通以。

46、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简通柬,挑选。 47、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阙通缺,缺漏。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 《公输》——说通悦,高兴。 49、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抗拒、抵抗。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圉通御,防御。 51、公输盘诎《公输》——诎通屈,理屈。

52、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53、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54、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阻塞、梗塞。 5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回避、躲避。 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辨,辨别。

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此处是感激的意思。 59、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60、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 61、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62、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63、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没有。

64、一厝朔东《愚公移山》——朔通措,安置。 这是所有通假字,考试常考,剩下的只能靠你自己了。

爱莫能助。

7. 天津市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求

《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