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清朝时满汉大臣对皇帝自称为何不同?
按清朝规矩,奏折有奏事折、密折、请安折、谢恩折等分别。办公归办公,公事奏折称臣;拍马屁归马屁、小报告归小报告,私事奏折称奴才。这一分际,做主子的,要求至严。在清圣祖康熙的朱批中,就有"知道了,请安折子当另折才是,不合"、"所奏知道了,奏事折子与请安折子一处,不合"的字样可证。用密折上奏,康熙是有他的大道理的。
他说:"朕令大臣皆奏密折,最有关系,此即明目达聪之意也。其所奏之或公或私,朕无不洞悉。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自然各知警惧修省矣!"正因为密折有这么大的神通,所以行之以鬼鬼祟祟,也就至为重要。康熙就有这样的朱批:"朕体安善,尔不必来,明春朕欲南方走走未定。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
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做主子的不但要求"奏折不可令人写",主子自己的批语,也是不假手于人的。康熙有一次右手生了病,但他宁用左手歪七扭八的朱批,也不肯含糊,其左右开弓以驭臣下之态,可想而知。正因为上下之间,在正式办公归办公以外,要建立另一种渠道,所以这种渠道,就显得亲密,密折也、请安、谢恩折中自称奴才也,就是亲密的一种表示。
徐河说称奴才是"满洲旧俗"、是"满洲大臣"独享的荣衔,但" *** 之为提督总兵者"(陈守山警备总司令之流),却也"称奴才如故",这是有趣的。清高宗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下谕:"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着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在请安谢恩寻常折奏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但是,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凉州镇总兵乔照于奏谢折中称了臣,就被皇帝严旨申饬。理由是:" 武员即官至提督,亦称奴才,此乃向来定例,乔照岂容不知?虽臣仆本属一体,称谓原无重轻,但乔照甫加总兵,即如此妄行无忌,足见其器小易盈,着传旨严行申饬。
"照语气上看,总司令之流只许自称奴才而不准称臣,乍看似有屈辱之意,其实不然。"打是喜欢骂是爱"、"为卑而近",格外屈辱其实只是格外垂青。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皇帝下谕曰:本日御史天保、马人龙奏,监考教习查出代债之弊一折,已交部查办。至其折内书衔,因天保在前,遂概称奴才。向来奏折满洲率称奴才、汉官率称臣,此不过相沿旧例,且亦惟请安、谢恩及陈奏己事则然。若因公奏事,则满汉俱应称臣。
盖奴才则仆、仆即臣,本属一体,朕从不稍存歧视。不过书臣觉字面冠冕耳!初非称奴才即为亲近而尽敬、称臣即为自疏而失礼也!且为君者,岂系里下之称臣、称奴才为荣辱乎?今天保、马人龙之折如此,朕所不取。若不即为指斥,恐此后转相效尤,而无知之徒,或因献媚否或窃为后言,不可不防其渐。即如各部院衙门题奏折本,虽至微之笔帖式,无不称臣,又何容强为区别于其间耶?嗣后几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着一体称臣、以昭画一。着为令将此通行传谕知之。
这里所说称奴才并非表示亲密之意,显然是一派遁辞。事实上是事关荣辱的、事实上是 *** 求为奴才而不可得的。满洲人为了不愿见到 *** 也挤进来跟着自己人一起称奴才,乃弄出这种"一体称臣,以昭画一"的上谕,这显然是以满就汉、我迁就你之意。--宁让自己人称臣,也不要汉家郎称奴才啊!《初学阶梯》有"满汉官民称呼"一条,说:"大清国朝例:凡居官者,在 *** ,则称帝曰皇上、自称曰臣;在满洲,则称帝亦曰皇上、自称曰奴才。" 其实在应对口语上,奴才自称,却是极普通的。清代,八旗官员对皇帝一般自称『奴才』,以反映他们与皇帝间特殊的民族情感及政治隶属关系,具有满族传统主奴之间的亲近色彩。但在汉族官员看来,『奴才』含有卑贱的含意,不如『臣』更能反映君臣间明确的政治等级与义务。雍正整顿旗务,对旗官予以规范,称谓让他们称『臣』,对称『奴才』者多次改正。乾隆却不是这样,他的文治武功使他十分蔑视臣僚,强化臣僚的奴化意识,对汉族官僚也是这样。
……满汉臣僚虽取得了称臣的资格,但其奴才本质却一再强化下去。清朝入关之前,奴才本来是满族属下对上级的自我称呼,属于民族专用辞汇,后来清朝入关,一开始是有些 *** 为了表示与清朝是一家人,而自称奴才。但是随后,鉴于奴才在汉族语言中是贬义词,很受反感,所以清朝曾下令规定 *** 不许自称奴才,后来辗转定下规则,汉臣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满臣四品以上也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