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手抄报,初三水平!!!

 我来答
珍妮jennyJ
2011-03-08 · TA获得超过11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4万
展开全部

一、教法 

采用专题研究课型,即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布置的探究课题,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学法 

通过教师提出的探究课题——学生在课下从广泛的信息资源特别是网上资源中,独立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学生协助、交流、讨论——学生汇报探究结果——学生提问、探究——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布置下一轮探究的问题。 

1.什么是免疫?人类免疫有几道防线? 

2.我国传染病的概况; 

3.“超级癌症”——艾滋病; 

4.令人恐慌的SARS病毒。 

师:同学们,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除了战争以外,就是各种传染病,像伤寒、鼠疫等,它们一次次地扑向人类,造成大量的死亡。如今在21世纪刚刚揭开大幕之时,SARS病毒又逼近到我们国人的头上,目前虽然疫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SARS给我们每一个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重新审视我们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人类的免疫和传染病。 

什么是免疫?当人体受到侵害时,人类的免疫系统为我们设置了几道防线呢?下面由我们的第一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他们一周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向大家进行汇报和展示。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共同探讨的结果是这样的:人类的免疫系统为我们设置了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展示课件) 

以皮肤为代表的第一道防线是没有特异性的,但它的抵御力度也是比较小的。存在于人体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的侵袭。如果这两道防线被突破,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就发挥作用了,这就是特异性免疫。下面我主要讲一下我们小组所查到的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内容。(展示课件,通过课件展示人体B效应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吞噬侵入人体的抗原的体液免疫的过程)但当抗原冲破了人体抗体的防御,进入了人体细胞时,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便开始发挥作用。(展示课件,分析人体的效应T淋巴细胞消灭被病原体侵害的癌细胞的过程。) 

师:通过第一组同学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类免疫的基本方式,同时通过他们的分析,大家也了解到了各类传染病是人类免疫系统的主要抵御对象。那么我国的传染病的总体状况是怎样的呢?它给我们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请我们第二探究小组的同学,大家看看他们的探究结果是怎么样的?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通过上网等多种方式的查找,了解到我国的传染病状况主要是依据我国卫生部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党和国家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将我国现有的各种传染病分为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为了讲解方便,人们又将这些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分为四类,这就是: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流行性非典型性肺炎 

消化道传染病:霍乱、细菌性痢疾、脊髓灰质炎、血吸虫病、病毒性肝炎 

血液传染病: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 

体表传染病:急性结膜炎、沙眼 

举例: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中的尘埃传播。得病后,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身体消瘦,咳嗽,午后低热,睡觉时常盗汗,严重时会发生咯血。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因进食或饮用受霍乱菌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引起感染。由于霍乱弧菌在咸水和淡水中均能生存,而且生存时间长,因此海产品特别容易染有病菌。 

病毒性肝炎:是一类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范围广泛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分别由各自的病毒引起。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只要切实做到以上三点,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也是能够预防的。 

师:在各类传染病中对我们人类威胁最大的是哪一种呢? 

生:艾滋病。 

师:在它被发现至今的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造成全球2 500万人的死亡,人们称之为“超级癌症”。下面欢迎第三探究小组的同学对这个问题向大家进行介绍。 

生:关于艾滋病,我们小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 

1.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于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2.HIV侵害对象: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而使肌体丧失免疫能力。 

3.症状:急性,6~7天。通常类似感冒,表现有2~10年潜伏期,其间无症状。 

发病前期:持续或间歇性全身症状轻微的机会性感染。 

发病后期:出现一种或多种艾滋病指症性疾病,常见的有呼吸系统和卡氏肺孢子肺炎。 

4.感染者和患者现状:2001年底全球有患者4 000万,有2 500万死亡,当年新增500万,死亡300万,其中非洲340万(死亡230万),亚洲100万(死亡43万)。截止到2002年4月25日,全国共有感染者85万,患者20万,患者生存者8万~10万。其传播速度和死亡率都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种传染病,因此称之为“超级癌症”。 

5.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6.预防:消毒60 ℃以上病毒可被杀死。 

7.治疗措施:无特效药,也没有疫苗。 

师:艾滋病从它的传染力、死亡率上看,称它是“超级癌症”是当之无愧的,但我想我们在坐的同学最担心的还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非典”,那它的发病机理、现状和死亡率是怎么样的呢?有请我们的第四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 

生:我们组的探究课题是:令人恐惧的SARS病毒。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因SARS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它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首先我们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本时期最常用的两个名词:临床病例、疑似病例。

SARS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我们也不要对它过分的恐慌,而是要了解它, 预防它。下面我代表我们小组把我们了解的有关知识向大家作一介绍: 

1.传播: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呼吸道分泌物及通过患者粪便和尿液的传播。 

2.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症状,2~7天后干咳、少痰、呼吸困难,胸部X光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炎改变。 

3.治疗手段: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手段以支持疗法为主,主要包括:抗生素、干扰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如血清治疗等)。 

4.死亡率:5%左右。 

5.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注意开窗通风、勤洗手等基本卫生习惯的培养。 

6.目标:疫苗、单克隆抗体。 

在这两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因此对于SARS我们在重视预防的同时,也相信它将很快被我们征服。 

师:刚才各组通过本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对自己组的探究问题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大大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但是有没有同学与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呢?或者说对他们的阐述有什么疑问呢?下面就是我们大家自由提问、发言的时间。欢迎大家举手提问! 

提问举例一:我向第一组的同学提个问题:刚才你们组向同学展示了,当人体被病原体侵害时,人体将通过我们的免疫系统进行抵御,可是我们被病菌感染到医院看病时,医生总是要化验我们的白细胞,请问白细胞是免疫细胞吗?它和免疫细胞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我们第一小组在课下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经过查看我们知道,白细胞的组成如下: 

即前白细胞共分成四类,其中前两类主要是吞噬作用,即参与第二、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后两类是免疫细胞,即可完成人类的特异性免疫。所以到医院医生当然要看你白细胞的情况了。 

问题举例二:请问第三组的同学,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HIV是用什么样的机理破坏人体的T细胞的? 

答:有关资料认为,HIV破坏T细胞的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激活T细胞凋亡的基因,从而使T细胞自行凋亡;第二是T细胞蛋白质合成被抑制而导致细胞的死亡。当然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这只是两个较为主要的原因。 

问题举例三:我国只有两种甲类传染病,刚才第二组的同学向我们介绍了,其中之一的霍乱,希望能给我们再简单介绍另一种的甲类传染病鼠疫的情况。 

答:刚才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向大家介绍,现在给大家补上。鼠疫以它的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而著称。 

1.传染源:主要为鼠类。 

2.传播途径:一般由野鼠传家鼠,由鼠蚤吮吸血液后,再通过粪便、皮肤或呼吸道传播。可见它的传播途径很多,因此传染性极强。 

3.临床上表现:发热、严重中毒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 

4.病死率:10%以上。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 

问题举例四:请问第二组的同学,“非典”属于哪类传染病? 

答:党和国家深深地关心着我们每一位国民的安全,在“非典”疫情爆发后,立刻将它列入传染病防治法之中,但具体是哪类还没公布,有关资料显示是乙类,这是因为“非典”的传染性强而死亡率并不是很高。 

问题举例五:请问第三组的同学,既然艾滋病没有特效药,那么现在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是怎么样进行的?现在所用的药物,一般是起什么作用的? 

答:虽现有针对HIV感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许多药物,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无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药物问世。现有的药物大多处于实验研究或临床试用阶段,据我们在网上查找的结果显示,美国已批准临床应用的药物有三种,即叠氮胸苷、二脱氧肌苷和二脱氧胞苷,均为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延长生存期,但不能完全抑制病情。 

问题举例六:请问第四组的同学,医学界为什么把研究“非典”疫苗和单克隆抗体作为研究目标?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答:大家都知道疫苗是减过毒性的抗原,注入人体后可在不得病的情况下使人产生抗体,从而在病原体侵害我们时,人体可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对于单克隆抗体,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人体的B淋巴细胞能为我们产生抗体。人体有数以万计的抗体,但一个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科学家们把能产生人们需要的抗体的B淋巴细胞取出,让它和骨髓瘤细胞杂交,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在体外繁殖,这样就可以在体外产生出大量人们想要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 

大家现在应该知道了,如果这两项技术的成功,我们就可以对“非典”进行预防接种和免疫治疗了。当然因为“非典”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容易变异,这给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但科学工作者们克服困难,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相信成功的那天很快就会到来的。 

师:今天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了解了人类的免疫系统,了解了人类是怎样抵抗各种传染病侵袭的。相信“非典”一定会像天花、霍乱一样成为历史。但就在随着人类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的不断增大,使各种传染性疾病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的时候,在我们周围,另一类疾病的比例正在悄悄的增长,这就是以癌症为代表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据有关资料统计,这类疾病在人类疾病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那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是怎么样来抵御这样的病原体侵袭的呢?有关医学领域在这方面有什么最近的进展呢?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个探究课题——人类的免疫系统是怎样抵御非传染疾病的? 

点评: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目标明确,分工有序,协作默契。把“人类免疫与传染病”的各项内容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和课堂讨论紧密结合,达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一节生动活泼、务实求新的示范课。课后听课教师和学生反响热烈,感觉受益无穷。这种教学方法值得老师们去思考和学习。

冬春季节是各种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近两年来,非典型肺炎(包括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都在此季节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给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但是专家认为,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勤于锻炼身体,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本报记者特邀沪上权威感染病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缪晓辉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卢洪洲博士,就冬春季节常见的麻疹、风疹、流脑、猩红热、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结核和非典型肺炎等传染性疾病为读者一一解析。

专家认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来传播,因此,日常生活中是有对策来避免它的。以下八大对策供参考。 

1、避免受凉 

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细菌和病毒容易侵入。 

2、化环境 

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 

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3、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冬季气候干燥,空气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注意多喝水。 

4、生活规律 

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6、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出门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尽量少到拥挤的场所。 

7、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别不当回事,更不要胡乱吃药。 

盘点8种冬春常见传染病 

[麻疹病毒]袭击5岁以下幼儿 

麻疹俗称“出麻”,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颊粘膜有麻疹粘膜斑,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为主要表现。多见于8个月以上到5岁的婴幼儿。自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总发病率已经显著下降了。 

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麻疹病毒存活在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内,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可随空气进行传染,不过麻疹病毒比较脆弱,在空气中不能存活很长的时间。该病毒在公共场所的传染性很强,建议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少带婴幼儿到公共场所去。

转角遇见真爱
2011-03-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由国际园艺花卉行业组织一一国际园艺者协会(AIPH)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迄今为止,“世园会”共举办了20多次,基本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举办,发展中国家只举办过两次,是“1999年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06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由于“世园会”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和综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积极申办。 博览会简介 2003年10月,沈阳市市长陈政高访问日本期间,日本JCOM公司(就是帮助日本静冈县成功申办2003年日本静冈国际园艺博览会的公司)向陈市长建议沈阳市申请举办“世园会”,并愿意提供帮助。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西安举办。在英国布莱顿举行的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第59届大会上,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杜克·法博博士宣布,西安为“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组织机构 1939年,负责协调管理世界博览会事务的国际组织--国际展览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xposition.简写为:BIE)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现任主席为丹麦人奥尔·菲利普森(Ole Philipson)先生,今年66岁,于1993年12月当选主席职务。国际展览局的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为主持日常工作的主要领导,现任秘书长为西班牙人文森特·洛瑟泰尔(V·G·Loscertales)先生,今年50岁,于1993年12月起担任此职。 国际展览局的职责是负责《国际展览公约》的运用管理;制订国际博览会的举办计划并加以认可;对博览会的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等。 成员国 国际展览局现有正式成员国47个,其中:亚洲有中国、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和黎巴嫩6个国家;欧洲有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丹麦、西班牙、芬兰、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摩纳哥、挪威、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和乌克兰25 个国家;非洲有摩洛哥、尼日利亚、突尼斯和南非4个国家;美洲有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海地、墨西哥、尼加拉瓜、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11个国家;大洋洲有澳大利亚1个国家。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producteurs de l'Horticulure.简写为:AIPH)是随着国际化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互相协作关系日趋紧密,为了保持园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由专业人员构成的各加盟国组织成立的国际协会。该协会的总部设在荷兰海牙,其工作语言为英语、法语和德语。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的最高执行者是协会主席,现任主席是荷兰人杜克·法博(Doeke·Faber)先生;主持日常事务的是秘书长,现任秘书长是荷兰人本·洛特维尔(Ben·Rotteveel)先生。该协会的内设功能组织有: (1)代表委员会,是AIPH组织的最高执行机关; (2)审议会,由各成员国的分会领导及代表组成,负责审议入盟会员的种别和与园艺事业相关的国际活动事宜; (3)理事会,由协会的主席、副主席等组成,是AIPH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 AIPH组织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各种会议的召开、广告宣传活动和举办国际性的征文比赛以及各种展示会,同所在国家以及国际性的各种团体或有关当局接触,奖励在专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传播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员或组织,促进观赏植物、蔬菜、水果、各种生物种子以及整个国际园艺事业的发展,代表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园艺生产者的共同利益等。根据规定,具有商业性质的各有关机构或组织均有资格加盟,在本国内无专管部门的商业园艺机构或在不同地域、使用不同语言、代表园艺界利益的组织亦可申请加入;在一个国家内,也可有多个组织加盟。加盟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准会员和客员会员,会员种别由审议会根据相关规定研究决定。 世园会的起源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活动,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当时文明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和憧憬。 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集市。当时,集市的主要功能是初级商品的现场交易,人们注重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物资交换或单一商品买卖。进入十九世纪,集市规模逐渐扩大,入市交易的商品种类和参加的人员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集市期间的人文气氛越来越浓。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就把规模较大的定期集市称作世界园艺博览会,并将其单一的商品买卖功能逐步扩展为物资的交流和文明成果的展示,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随之从简单的商品交换、买卖关系演变为对生产技术的交流、文明进程展示和对理想的企盼。 十九世纪中叶,是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殖民主义的扩展,使英国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头等强国。为了显示其伟大和自豪,英帝国于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内,一改当时盛行的石头建筑风格,动用了整个英国工业界的技术和力量,耗用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建成了一座长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这是一座新颖而独特的建筑,它向人们展示了纲结构、玻璃装饰的大空间,预示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维多利亚女王始创了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各国参展的传统,接受邀请参展的10个国家,集中了1400余件各类艺术珍品和时尚产品向世人展示,最令观众瞩目的是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产品。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贸人员、社会名流和旅游观光人士约630万人次观赏。英国人自豪地把这次盛况空前的“集市”取名为Great Exhibition.意为“伟大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自此,人类社会的交流形式完成了从低级阶段初级产品的简单交易到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和文明成果展示的重大转变。因为这一划时代的创举,伦敦世园会被世人确认为首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随着美国的崛起,新大陆的主人们不甘示弱,为了向全世界展示其风采和辉煌成就,于1853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参展国家增至23个,展示内容也有较大突破,开辟了伦敦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没有的农业部分,展出了农机产品和优良品种;特别是附有安全装置的电梯首次亮相并进行实地演示,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喝彩。这些最新文明成果的展示,代表着当时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855年、路易·波拿巴统治下的法国在巴黎举办了第三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建造了XY轴构筑的网型和拱型会场,首次展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而最具新意的是本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创了艺术展览的先河,展出了名家名画;第一次邀请外国首脑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形成了后来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沿袭传统。 到1900年4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冠名为“世纪总结”的万国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是巴黎第三次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十九世纪内全世界共举办过8届世界园艺博览会。 进入二十世纪,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仍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