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助词及用法
助词通常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之上,以突出句子的结构或者某种功能。助词若位于句子的前、中、后,通常表示某种语气;若用于句子中间或词与词之间,则表示提示某种结构上的关系。
助词通常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种。白话文中常见的助词包括:的、了、著、吧、啊等等;文言文中则有:之、乎、者、也、矣等。
语气助词(语气词)通常位于在句中或者句末,表示描述(说话)时的语气或者状态。在表示复杂语气的时候,可以使用多种语气词来表示,如“啊,你真聪明呀!”。相同的语气词有时根据前后文、语境的不同,也有各种不同的意思,如“你真厉害啊!”(赞扬),“你真是厉害啊!”(批评,反语)。所以,语气词没有实义,也不能单独使用。
常见的语气词有以下这些分类: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肯定语气和停顿语气。 疑问语气:“吗(么)、吧、呢”或文言中的“也、者、乎、哉、与、欤、邪(耶)、为”等等。某些情况下,当“啊”读升调时,也表疑问语气。不同的疑问语气词,表示的疑问程度也不尽相同,“呢”和“吧”疑问程序较“吗”来的要小,通常表示(推测出答案)征求意见。 祈使语气:“吧、罢、呀、啊、啦”或文言中的“矣、焉、哉”等等,表示命令、请求、劝告、督促等语气,例如:“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吧”。
感叹语气:“啊、呀、哇、哪”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焉、哉、与、欤、已”,表示输出主观的感情色彩。注意,感叹语气词和叹词不同,叹词通常用于句首,而感叹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且不能独立使用。
肯定语气:“的、了、嘛、呢、啦、罢了、而已”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然、焉、耳、而已、云、尔”。有些肯定语气词,如“罢了”、“而已”,有时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注意,肯定语气词与结构助词不同,结构助词若去掉便会影响句子的结构,而语气词去掉则无伤大雅。 停顿语气:“啊、吧、呢、么”或文言中的“也、矣、乎、焉、兮”,一般用于句中,有停顿、强调突出前方词语的功能。
时态助词也称动态助词,通常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可与时间副词连用。白话文中常见的时态助词有“著、了、过”,文言文中有“矣”。但“矣”字通常兼有语气助词的功用。
结构助词附着在词、词组的前面或后面,用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常见的结构助词有前缀的“所”,以及后附的“的、地、得、似的”等等。而文言中则有“之、者、所、然、夫、所以、乎、焉、等、且”等等。
20200817_202456
2011-03-15
助词,又称为语助词。文法术语,指的是一种词类,属于虚词,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上,作为辅助之用。通常用于句子前、中、后,表示各种语气;或是用于语句中间,表示结构上的关系。必须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后面或前面,凡是后附的都读轻声,前附的不读轻声。
助词“给”主要出现在把字句和被字句及其相关的句式里。
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词语或句子后面,表一定附加意义的词语。
助词包括三小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状语、补语跟中心语之间,表示一定的语法(结构)关系。主要的结构助词有:的、地、得、所、似的等;
动态助词,用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时态。动态助词有三个: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的进行态)、了(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完成态)、过(表示动作已经成为过去经历的经历态)。
语气助词,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句子的语气。如:吗呢(疑问语气)、吧(祈使语气感叹语气)、了(陈述语气)等。
扩展资料:
前缀的结构助词,有时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这件事早就被大家所知道了”。此处的“所”,就表示“大家”和“知道”之间的从属关系。
“的、地、得”三个字在五四运动之前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在旧时文学作品中常有混用的现象。五四后,通常依序作为标示“定语、状语、补语”的作用。
结构助词附着在词、词组的前面或后面,用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常见的结构助词有前缀的“所”,以及后附的“的、地、得、似的”等等。而文言中则有“之、者、所、然、夫、所以、乎、焉、等、且”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