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的几道赏析题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学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5."只是朱颜改",哪些东西发生了改变?
6.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以比喻写愁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试举几例吗?
8.总结全诗,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发挥想象,试着翻译这首诗,尽量的把这首诗的感情表现出来.
展开
 我来答
dymm2006
2011-03-31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耐信弊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昌族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坦首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追问
我是说上面那九个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