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元节称为鬼节,是有什么说法吗?
其实,中元节,鬼节和盂兰盆节是三个几乎一样的节日,就是叫的“人群”不一样而已。
“中元节”,是道教对于鬼节的称呼。在道教的理念中,世界由三个基本元素:天、地、水构成,即“三元”,三者称“官”,这三官是三个巨牛的大神,分别于三个时间段降临人间来视察:
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很明显,这“中元节”就是地官巡游人间的时间,那地官来干嘛呢?其实地官主要是去阴间,超度孤魂野鬼。
而“鬼节”主要是汉族的传统民间信仰,传说阎罗王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这时在坟墓里蜗居了一整个春夏的孤魂野鬼们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享受人间亲人的香火供奉,而到了七月半时(也有说是最後一天),鬼门关就会重新关闭,而这批孤魂野鬼又得重新返回又闷又潮的坟墓之中。
“盂兰盆节”主要是佛教对于鬼节的称呼。“盂兰”不是指兰花,而是“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非常痛苦的样子,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用此器皿来供奉可以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传说佛祖的一个弟子目犍连有了神通之后,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在饿鬼道受苦,饿的是皮包骨头,结果拥有仙力的他用法力将食物送到阴间去给母亲吃,可没想到这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犍连非常无奈,于是请求佛祖帮忙。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犍连照着佛祖的方法做,果真救出了自己的母亲。
于是,七月十五日就被佛教定为盂兰盆节,据说在这一天如果能设斋供佛及僧,其功德能超度七世父母之罪业,或者令在世的父母延年益寿。
不管是民间传说还是道、佛对于鬼节的解释,我们都可以发现,其实“鬼节”并不是一个恐怖的节日,并不只有鬼片,它代表着对已逝亲人的一种追思和悼念。
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才有了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