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动脑筋的人比一般人聪明?
动脑筋”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之一。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双手只用来做功课和玩电子游戏机,其他事情一概靠大人。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不仅双手闲置,灵气也丧失殆尽。笨手笨脚、懒散怠惰,当然也就谈不上伶俐了。孩子不爱动脑筋,父母该怎么办呢?一个双手被闲置、灵气丧失殆尽的孩子,往往是无责任心、无生存能力的孩子,他离开了父母怎么办呢?更为重要的是,灵巧的双手还代表着自觉劳动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去做他能做的一切事情,而不能只学书本知识,也不能做一个机械的、呆板的听课和写作业的“机器”。孩子们还必须会自己动脑、动手,通过亲身实践去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创造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那些双手灵巧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出色,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人格发展比较健康,反之,不爱动手、懒惰、被动的孩子,常常学习成绩很差,意志薄弱,对学习和其他活动无责任心。所以动手与动脑是相互促进的。很多父母的生活中可能都会有这样很温馨的情景:抱着牙牙学语的孩子观赏一朵花,你指着那盆花说那是“一朵花”,这时“一朵花”的语词与花的形象就发生了联结。如果重复说几次,孩子听到“一朵花”这个声音,脑子里就会浮现一朵花的影像。这就是记忆,是孩子们赖以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运作。许多人对孩子的教导,往往停留在这个记忆的阶段,未做深一层次的启发与指导。例如一朵花的性质很多,包括形状、颜色、香味等等,如果不从分辨与归纳中教孩子思考,他的学习活动就没有机会从记忆提升到对事物的分辨、整理与分析。人本来就有思考的潜能。父母亲不教孩子思考和处理所接触的事物,他也能从分辨和整理中自行学会思考。